按时服药降低心脏病发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按时服药降低心脏病发作

周开利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641322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某人由于心脏病发作而死亡,很多人都觉得心脏病肯定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心脏病确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就不会容易得心脏病,而即使在患有了心脏病以后也不要过于害怕,其实保持良好的用药,并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调整作息,其实就是可以康复的。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时,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而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养护对于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心脏病患者的整体病症较为反复,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家庭护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使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改善,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用药管理?

其实心脏病并不是指某一种疾病,心脏病其实所指的是所有心脏疾病的总称,其中包含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以及心肌炎等,而且这一些疾病一旦发生,对于患者就十分危险,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和猝死的情况,医务人员在患者用药时就一定要指导患者按时服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用药,虽然有一部分患者一次在治疗时就需要服用10来种药物,但患者家属一定要提醒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的进行用药,患者在用药时不可擅自停药,甚至更换药物,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在近年来,我国所研制的各种新型中成药物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中成药物与西药联合应用与治疗中能够对心脏病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脏病状况,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控制,这种治疗也受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证实。具体的用药方式可以按照患者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保障患者的康复。


合理应用药物剂量

心脏病治疗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整体,有效剂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的个体差异较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开始需要选择较小的剂量对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1/3治疗量。随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疗效状况,逐渐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来说患者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调整,直至患者出现用药效果而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还可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通过这种方式来对药物浓度进行调整。在对患者进行复诊时,医生不仅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状况,还需要咨询患者的一般生活问题,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用药剂量和用药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保护。


治疗时不可突然换药和停药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治疗过程中某一种药物的药效并不理想,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更换时,一定要加以重视,可以选择逐渐过度的方式来对用药进行调整,在药物的更换期间,新旧药物需要重叠进行使用,原有的使用药物应当逐渐减少,而新更换的药物在应用时用药剂量需要逐渐增加,直至药物能够完全替代,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换药操作,患者不可以骤患或者骤停,避免癫痫出现发作的情况。使用心脏病治疗药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心脏病出现发作,所以一般情况下来说,用药时间较长,而在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患者应当继续用药,4~5年才需要考虑逐渐减少用药量或者完全停药,并且在整个停药的过程中,患者的持续时间也需要超过一年以上患者切不可短期停药或者忽然停药,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发作进一步加剧,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的情况。

心脏病患者该怎么调整自己的饮食?

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其实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清淡的饮食。患者每日所选择的饮食应该易消化并且富含营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不可超过2g,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酱菜或者腌肉等隐性高盐食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尽量限制水分的摄入,患者每日的水分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汗液和尿液排泄状况来进行调整,应当尽量量入而出。患者每日进行补水时,也尽量不要一口气喝太多的水,患者需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进行补水,但患者不可以饮用浓茶或者汽水等具有刺激性的饮料,更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并且戒烟戒酒。患者在进行食物的选择时,应当尽量选择各种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例如牛奶和瘦肉等,应该多食用新鲜蔬菜以及豆制品患者每日的主食摄入量,例如面条或者米饭等,需要尽量控制在150~300g,,而患者的食物需要尽量粗细搭配,保证排泄功能,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患者每日需要少吃多餐,尤其不要暴饮暴食,在摄入晚餐时不要吃得太饱,避免增加心脏的负担,而引发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的情况。

情绪会对心脏病患者造成怎样的影响?

心脏病在日常生活中的病情较为持久,患者的病情痛苦,并且病程较长,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的不良情绪,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患者的病情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其实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来说大有裨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家属一定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重视患者在家中的生活管理,一定要重视患者,但也不要过度关注患者,避免引发患者病情紧张,除此之外在家中一些不愉快的事也尽量不要告诉患者,避免出现患者生气或者难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