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 CT 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叶彪 李学洪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市綦江区 401420

摘要:本次的调研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选取近两年来在我院进行诊断为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0例,对于所有的患者都采用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之后对于患者都采用穿刺病理检查作为最终检查的金标准进行判断。同时对于采用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果、病症分类以及用时时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都高于CT检查。但核磁共振诊断需要的时间较长,费用昂贵,在临床中应该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对于患者采用合适的检查方法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胰腺囊性病变

囊性胰腺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病变发展的类型较多,可以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非肿瘤性的最常见的是胰腺假性囊肿;肿瘤性分类较多,发生癌变的风险较大,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对于该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才能进行后续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在当前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主要采用核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两种诊断方式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都有各自的特性,因此需要对于这两种诊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33∶27,年龄在4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3±5.63)岁,患者先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病变直径为1.41~7.23cm,平均直径为(3.86±1.56)cm,所有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同时伴有呕吐、纳差、黄疸及高热等症状,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胰腺部位存在肿块;对于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发现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升高,所有的患者年龄在25岁以上。排除标准:排除患者中存在其他病变组织;患者中存在肝肾功能实质性损伤;患者中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3检查方法 虽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自述和生化检查、超声检查进行初步确诊,对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内应当进行核磁共振以及多层螺旋CT的检查。

1.4观察指标 核磁共振需要将综合序列图像的特点进行综合,多层螺旋CT需要将曲面以及容积进行重建,对于患者的病灶进行扫描诊断,诊断结果需要影像科主任医生进行阅片,进行最终诊断结果的判断,对于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进行判断。

1.5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616e8468c5a74_html_a826e784ab148074.gif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测方式最终结果比较 核磁共振在特异度中优于多层螺旋CT,而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却微微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测方式最终结果的比较(n,%)

组别

n

特异性

灵敏度

准确性

核磁共振

60

58(96.67)

45(75.00)

49(81.67)

多层螺旋CT

60

40(66.67)

54(90.00)

48(80.00)


2.2两组检测方式的病症分类比较 三种不同的检查方式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不同类型进行检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病症分类比较(n,%)

组别

n

胰腺假性肿瘤

胰腺真性肿瘤


浆液性囊性肿瘤


黏液性恶性肿瘤

其他类型

穿刺病理检查

60

18(30.00)

6(10.00)

7(11.67)

15(25.00)

16(26.67)

核磁共振

60

17(28.33)

6(10.00)

7(11.67)

14(23.33)

16(26.67)

多层螺旋CT

60

16(26.33)

6(10.00)

7(11.67)

15(25.00)

14(23.33)


2.3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长比较 多层螺旋CT检查时长优于核磁共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检测方式时长比较(分,616e8468c5a74_html_a826e784ab148074.gif ±s)

组别

n

检查时长

核磁共振

60

58(96.67)

多层螺旋CT

60

40(66.67)


3讨论

胰腺囊性病变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同时还会感受到一定的刺激,主要与胰腺的病变有关,在临床中多数是发生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肿物等疾病,但是不同的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因此需要对于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变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病情较轻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病情较重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否则没有进行准确的诊断就会延误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对于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诊断方式来进行确诊。

本研究中通过对于患者采用核磁共振以及多层螺旋CT两种方式来进行诊断,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了满意的效果。核磁共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之中发生共振工作,通过反馈的信号完成图像的重建,是利用物理方法进行检测,从不同角度将患者内部病灶的实况完成图像展示,所得的图像极为清晰,为后期诊治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影像学支持,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对于人体的辐射极少,尤其常用于早期肿瘤的诊断效果极为显著凹。多层螺旋CT是常规CT的延伸与发展,在急速的扫描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同性成像,但是仍然容易受到呼吸以及体动的影响,具有检查速度快、费用便宜的优点。有专家学者对于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来进行确诊分析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诊断的诊断价值,发现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患者而言,进行成本和经济的考虑虑到CT诊断的性价比更高。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两种方式都能确诊胰腺囊性病变,核磁共振在特异度中优于多层螺旋CT,而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却微微低于多层螺旋CT,但MRI检查时间较长,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病理信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经济情况来进行检查方法的选择。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耗时更少,检测快速,核磁共振诊断的更为全面,临床医师需要对于患者的情况适时选择,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华.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19-121+125.

[2]王淑静.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8):1294-1296.

[3]李韶林.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5):114-115.

[4]谢锦新.分析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2):270-272.

[5]贾永,赵玲玲,肖红.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5):103-106.

[6]蒋蕾.MScT、MRI观察胰腺囊性肿瘤血供情况及病理形态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7):986-990.

[7]程想生.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诊断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9):28-29.

[8]张明,黄玉霞.血清肿瘤标志物、多层螺旋CT及核磁共振在诊断胆管癌中的应用比较[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2):2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