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唐欢

剑阁县剑门关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广元 628306

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将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将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应用在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55%)相比对照组的(79.31%)要更高,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相比对照组的(27.59%)要低,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应用胶体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为确切,安全性高,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法;效果


幽门螺杆菌是较为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病发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胃溃疡,其会对患者消化功能、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负性影响[1]。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5:14,年龄31~67岁,平均(46.96±5.6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3,年龄32~68岁,平均(47.29±5.47)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生产企业: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名称:克拉霉素胶囊,规格:0.125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91)治疗,一次服用0.25g,一天服用两次。阿莫西林(生产企业:吉林万通药业集团梅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名称:阿莫西林胶囊,规格:0.25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0952)治疗,一次服用0.5g,一天服用三次。奥美拉唑(生产企业:山东省惠诺药业有限公司,药品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规格: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4104)治疗,一次服用20mg,一天服用1-2次。

研究组:使用胶体果胶铋(生产企业: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药品名称:胶体果胶铋胶囊,规格:10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806)治疗,一次服用一粒,一天服用三次。阿莫西林(生产企业:吉林万通药业集团梅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名称:阿莫西林胶囊,规格:0.25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0952)治疗,一次服用0.5g,一天服用三次。埃索美拉唑(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药品名称: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规格: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379)治疗,一次服用20mg,一天服用一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治愈:患者在治疗后胃部灼烧感、食欲不振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胃部灼烧感、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后胃部灼烧感、食欲不振等症状没有较大的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标准:患者服药之后会出现头晕、四肢水肿、失眠等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服药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低药物治疗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n(%)表示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x²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治疗效果

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要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n(%)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9

21(72.41%)

7(24.14%)

1(3.45%)

(28)96.55%

对照组

29

17(58.62%)

6(20.69%)

6(20.69%)

(23)79.31%

6170d93c95f19_html_27c504dd2a3e7c73.png

--

--

--

--

4.061

P

--

--

--

--

0.043

2.2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的数值相对更低,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头晕

四肢水肿

失眠

总发生率

研究组

29

1(3.45%)

1(3.45%)

0(0.00%)

(2)6.90%

对照组

29

4(13.79%)

3(10.34%)

1(3.45%)

(8)27.59%

--

--

--

--

4.350

P

--

--

--

--

0.037

3讨论

幽门螺杆菌传染的主要方式为口腔传染,诱发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2]。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胃溃疡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烧感、食欲不振等,伴随腹胀、反酸等症状。并发症包括幽门梗阻、溃疡穿孔等[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要高,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的数值相对更低,P<0.05,原因分析为:胶体果胶铋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能够通过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缓解幽门螺旋杆菌对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并且其能够促进胃溃疡的修复与愈合。阿莫西林的杀菌能力较强,其能够有效消除幽门螺旋杆菌。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的药理机制相同,两者与抗生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埃索美拉唑药效时间相对更为久远,且治疗效果更强,因此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三联药的治疗效果要更为显著。

综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应用胶体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为确切,安全性高,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沛秋. 浅析三联疗法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当代医学, 2020, 026(005):171-173.

[2]褚衍武.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15):105.

[3]董重阳.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