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新时期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优化路径

冯永建

14263419940305****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上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扩展,成为城市基建的重心。招标阶段作为建筑工程实施周期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建筑工程的招标阶段既审查了设计阶段的不足,又为之后的施工阶段提供了成本控制、工期保障、质量监管,能够提前规避项目问题,是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管控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优化路径

引言

招标工作一般包含三个环节,准备环节、管控环节和服务保障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很重要,都应该认真做好。但在实际开展招标工作的过程中,这几个环节的开展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将严重影响招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探讨提高招标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义。

1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准备环节

招标准备环节是整个招标工作的开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招标准备环节经常会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包含技术要求不完善且带有偏向性,也包含了供应商自身的问题、时间的问题和分包问题等等。首先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开标前常常会存在技术要求不完善且带有偏向性的现象。倘若技术要求不完善,那么相对应的投标单位对于技术的要求就不明确,进而影响后期对于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技术要求带有偏向性,相对应的有些投标单位就不愿参与,从而增加了后期投诉的风险。其次是对于相对应的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不明确,另外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招标单位都会存在招标时间不够充分的现象,对于交货期或完成期的设置也不够科学,进而影响了整个施工的过程和施工的质量,同时还会存在一定的分包问题。这些都是准备环节很容易产生的几个问题。

1.2招标人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招标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招标结果。但是对当前阶段的招标工作展开观察可以发现,目前招标人在工程招标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招标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建筑招标活动缺乏实际意义,往往就是走个形式和过场,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关系户和权钱交易等问题。例如有的招标企业在私下展开沟通和交流,利用自身的权利和资源,暗中内定招标单位,并从中攫取经济利益。

2新时期建筑工程招标管理的优化路径

2.1加强招标准备环节的管理

在招标准备环节,相对应的工作单位开展各项工作一定要打好提前量。首先,对于相关的招标管理部门来说,要提前介入项目管理,及时地收集相关的材料信息,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其次,针对方案的编写要十分的严格,且要不断地进行方案的调整。要建立相关的方案编写小组,方案编写完成之后,要建立方案审核组,审核组的人员对方案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意见,编写组的成员要按照审核组成员的意见来进行修改乃至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最终形成一份相对严谨的、细致的招标方案。另外,一定要加强与相关的价格管理部门的沟通工作,如此一来,便不会出现价格差异过高的现象,利于成本的管理。

2.2对招标人的行为进行规范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因此在建筑招标过程中需要重视质量和管理,从而提升招标活动的合理性。从招标人的角度来说,由于招标人是整个招标过程中的主体,在活动措施上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招标人违规问责制度,制度的内容和执行方法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开展实际,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如果存在违法乱纪行为政府部门需要对其展开严厉的惩罚,例如可以在社会中公开通报内容等。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结合建筑招投标活动打造完善的诚信档案系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这样能够实现对招标人的有效管理。招标人之前的违纪信息都会记录在这个系统中,这个诚信档案政府部门可以向全社会进行公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投标人出现违法乱纪行为。面对现阶段混乱的招标市场,政府部门需要及时的出台相关政策,对代理机构的资质展开全面的审查,对于资质不完善的机构需要取消他们的代理权,从而提升招标程序的合理性。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结合市场环境对其展开有效地监督管理。

2.3搭建投标人的信用评价体系

在招标采购阶段要给投标人的行为分类,哪些属于欺骗性、不诚信的行为,编制相关文件进行市场公示。各个投标人参与项目都会有市场备案记录,以其经济、经营能力,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低价中标后的合同履行情况,工人工资结算情况等因素入手,整体搭建投标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形成市场诚信档案。在招标采购阶段首先大数据筛选投标人,选择信用良好的投标人,剔除严重失信的投标企业。搭建投标人的信用评价体系系统,可以从源头处扼杀招投标阶段所发生的一系列不合规的操作行为,有利于建设单位开展招标工作,有利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可以成为投标人项目中标的敲门砖。

2.4制定可行评标办法

评标办法是评标专家评标的首要依据,作为招标活动的工作规则,也让投标人知晓招标人希望招到何种标准的中标人,投标人也可以据此来评估投标成本及中标的可能性。按照法律相关规定,设备招标时可以选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招标人可结合项目特点进行选择。考虑到目前大多数设备的技术参数对其报价都有很大影响,供货后都涉及到安装、培训、售后维保,投标人大部分为经销商,有可能还涉及到进行二次设计,因此推荐采用综合评估法,可以综合评估考察投标人的实力。

2.5加强服务保障,提升招标管理质量

若想提升招标工作的管理水平,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加强服务保障。评标工作完成之后,会确定入选的投标单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招标工作已经结束,接下来,还会涉及到合同的签订、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调整等各种各样的工作流程,对于这些工作的管理也十分的重要。首先,一定要保证合同签订的及时性,进而做到不影响交货期。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招标工作管理流程和工作职责,确保招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尤其是对于价格的管理要做到非常的严格化和细致化。另外,还要建立详细的招标异议投诉处理流程,相关的单位倘若有任何的异议,可以通过完善的流程来进行异义的投诉处理,进而保证供应商可以合理地反映诉求,对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有效保障招标的管理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对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展开优化能够有效地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并对项目建设成本展开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招标方和投标方来说都是共赢的举措,因此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管理优化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保障工程流程能够顺利开展,重视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在工作中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基层建筑开发项目工程招标的优化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2020(02):109-110.

[2]吴永芳.加强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105.

[3]许静雯.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优化管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166-167.

[4]宁曙伟.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8):162-163.

[5]马祖洁.基于新时期下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