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要点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要点及满意度分析

刘福鑫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要点及满意度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6月设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于本院门诊静脉采血行实验室检验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就常规护理(21年3月~4月,300例)、优质护理(21年5月~6月,300例)实际应用效果予以比较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期间门诊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人采血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期间采血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护理中的实施可在优质健康宣教、护理引导等措施开展基础上,有效提升静脉采血操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门诊护理;静脉采血;护理要求;护理要点;护理满意度


静脉采血是临床实验室检验中重要检验样本类型,可在经血生化、免疫检验等多类临床检验实施后,为患者病情诊断、评估提供完善临床资料,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但在门诊静脉血采集过程中,仍存在较多护理质量问题,如晕针、皮下淤血、护理配合度差,未按需完成采血准备等,可在影响实际血清学检验结果同时,引发护理纠纷,影响医患沟通健康[1] 。因此,为分析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要点及满意度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3月~6月设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于本院门诊静脉采血行实验室检验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21年3月~4月,30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1年5月~6月,300例,优质护理)。

对照组,男157例,女143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5±4.25)岁;观察组,男155例,女14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2±4.29)岁。基线资料组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研究参与者年龄均≥18岁,且具备健全思维意识及活动能力,可经护理引导或家属辅助积极完成静脉采血。(2)研究参与者均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 护理配合度极差者;(2)合并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即在受检者静脉血样本采集当日,先由护理询问受检者当日禁食禁饮情况及是否为空腹入院采集静脉血,如受检者当日为非空腹入院,则需延迟血样采集时间,并向受检者明确静脉血采集准备事项;对于,当日符合静脉血采集者,则需引导其排队等待血样采集;血样采集结束后,指导其按压静脉穿刺部位,有效止血,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

优质护理:护理实施前,需先组织护士对静脉血穿刺技术进行规范化培训,提升整体静脉穿刺水平,确保可有效选择穿刺静脉,实现一次性穿刺、采血,减少反复穿刺所致受检者不适;护理实施中,需在受检者排队等待血样采集期间,密切询问受检者有无晕针、晕血风险情况后,告知受检者静脉血样本采集中配合注意事项,以积极配合完成采血;样本采集完毕后,需在血样采集2h内送检实验室,避免长时间留置引发血样凝血、溶血,导致样本失效[2]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实际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采血质量对比

优质护理期间门诊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人采血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静脉采血质量对比

组别

n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一次性采血成功率(%)

单人采血操作时间(min)

对照组

300

95.33(286/300)

94.33(283/300)

3.02±0.57

观察组

300

98.33(295/300)

97.67(293/300)

1.85±0.23

617ba3b1476db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t


4.4026

4.3403

32.9697

P


0.0359

0.0372

0.0000


2.2护理效果对比

优质护理期间采血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

n

采血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晕针

皮下淤血

凝血

溶血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00

3(1.00)

8(2.67)

2(0.67)

2(0.67)

5.00(15/300)

95.67(287/300)

观察组

300

1(0.33)

3(1.00)

0

1(0.33)

1.67(5/300)

99.33(298/300)

617ba3b1476db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5.1724

8.2735

P






0.0229

0.0040


3讨论

静脉血实验室检验实施中,相较指尖血样本,组织液含量较少,且检验数值真实性及可参考性均较高,故静脉血样本在血生化相关检验中具有显著应用优势性,但需就静脉血样本采集中相关护理问题予以重视,提升静脉血采集质量及护理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期间门诊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人采血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期间采血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优质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护理中的实施主要具有以下优势: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提升,对受检者静脉血采集配合度的维持具有积极意义,且护理中对患者晕针、晕血情况的详细询问,对其临床静脉血样本采集安全性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而静脉血样本采集后的及时送检,可在确保样本质量合格基础上,提升实验室检验结果真实性[3]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护理中的实施可在优质健康宣教、护理引导等措施开展基础上,有效提升静脉采血操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徐德萍,周嘉燕,杨志霞,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7):165-167.

[2] 江艳颜,陈妹.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采血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140-141.

[3] 吴丽婷. 综合护理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