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救急方案简要介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高血压的中医救急方案简要介绍

李兰

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 622761

高血压是当下的一种常见病、流行病,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一旦患病只能终身服药。其实高血压的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与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但西方国家也不是没有成功治愈高血压的案例,比如通过调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对治疗高血压就有着积极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有的高血压患者因练气功而治愈,还有用中医中药治愈,临床上中医曾用补中益气汤、小续命汤等辨证治疗高血压,且疗效不错。可见高血压不能治愈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而如今,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接轨,有着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投身于中医研究,且通过中医找寻到了多类疾病的治愈方法,以下就主要为大家详细科普高血压知识以及有关高血压的中医救急方案。

一、什么是高血压?其症状包括?

高血压这一疾病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是这个病是什么引起的,其症状又有哪些,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

通俗的来说,高血压就是心脏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血压超出正常值,人的正常血压范围:高压不超过140mmHg且低压不超过90mmHg。一旦血压超过这个正常值就说明患有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包括本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症)与直系亲属遗传、年龄、肥胖、运动量少、应激反应、过度嗜烟嗜酒、饮食方式不科学、生活作息不规律、高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等等有关。

有的人说,在血压方面有时候符合正常标准,有时候又不符合正常标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是不是没有高血压呢?这种情况下,大家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多关注一些,如果有头晕脑疼、颈项板发紧、委顿、惊悸等症状,最好去医院进行相关的体检,因为这些症状都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

二、高血压急性发作的因素

高血压就像是一颗潜伏在人类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一旦高血压急性发作,将对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甚至对患者身体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按时吃药是控制血压最常见、有效的方法,但是,仍不能完全避免急性发作的可能。除了遗传基因这不可抗拒因素以外,引起高血压急性发作的因素可能是作息习惯中的小问题,也可能是患者日常情绪的波动。

三、高血压的中医救急方案

中医通过对多次临床病患救治的案例研究,发现中医的针灸、耳针等手段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均有较好的疗效。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方便紧急降压,更显得格外可贵。对突发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急救时,尽量保证施救环境空旷,以免影响患者呼吸。

(一)耳后的降压沟与耳尖放血

耳后从上至下1/3的位置就是降压沟,此处有明显的静脉,然后执针点刺,有血珠出现即可,点刺降压沟以三棱针为最佳;也可以用火柴棒头按压降压点,时间控制在2~5分钟,有一定紧急降压效果。

另外,给患者耳尖放血也可以降低血压,血压降低的程度因人而异。也有临床报道称:耳尖放血降压与服用西药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二)曲池穴

在中医关于经络穴位的典籍中说,曲池穴有抗过敏、祛风、止痒、降压的疗效。针灸大家耿恩广先生介绍,曲池穴降血压一般直刺,患者有针感后再提、插、捻转多次,待患者头脑清爽,便可出针。一般选择右侧曲池穴进行针刺,降压效果更佳。通过多年临床的病例分析、总结,发现应用曲池穴治疗这一医疗手段,对血压急升等情况的患者针刺时,不适感都有显著地减少、甚至消失,血压也有大幅下降。一般直刺l~1.5寸,有针感后提、插、轻轻捻转毫针,此时患者会感觉酸胀感逐步加重,高血压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并让针停留15~20分钟,直至症状几近消失。

(三)足三里

中医常使用足三里穴降压,对于日本人也常用艾灸足三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方式,也就很容易理解。

病人若出现面部充血、血压上升过快的情况,可在足三里穴往下五分的部位,斜刺至足三里穴,泻阳明之热,血压即可下降。如果不会针刺,艾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效果。在艾灸时很容易口干舌燥,灸足三里就可以引血下行,把火气往下导,所以也可以降血压。多艾灸足三里保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有道理的。

在无药时,可有急救迅速降压之用。若是患者血压极高,配合没有操作难度的必杀技:十指尖放血可迅速降低颅内压,避免中风,更为稳妥。

(四)吴茱萸外敷足心——紧急降压

还有一种方法无论哪种病患都可以使用,这就牵涉到中医一个有名的治法“引火下行”。《中医单药奇效真传》报道:用吴茱萸研末(可以用颗粒剂或吴茱萸打粉),每次20~30g,醋调后敷两足心涌泉穴,睡前外敷,第二天早晨取下,数次后可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头晕等症。经过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采用此方可以救急,对于一些急性发作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有着积极的治疗效果。此外,这个方子也可以治疗口腔溃疡等疾病。

中医博大精深,中药各味药物之间经过君、臣、佐、使的配伍和医师的巧妙配合,可以发挥更好的降压作用,但必须辨病、辨证相结合,才会取得好的疗效。

四、关于高血压的误区

生活中,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专家访谈”,对于一些专家的建议,普通群众往往难以查证其真实性,又怀着一丝侥幸心理,就会尝试所谓的“秘方”,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如:柚子、橘子等柑橘类水果果肉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对肝脏的正常运作有极大影响,因此,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食用!食用红酒泡洋葱或完全素食能改善高血压也只是个别案例,并不可信,高血压患者不可盲目尝试。

现代社会的人们出现越来越多的体重超标、饮食口味过重、喜爱烟酒的情况,而这些则是高血压入侵人体的快速通道,这些问题都是高血压患者或者普通大众需要引起重视对的。

五、降压、稳压小妙招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有食疗、食补一说,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降压食疗的方子。

首先是降压汤,以夏枯草20克、天麻20克、瘦猪肉50克一并炖汤,因为夏枯草和天麻都具有降压的作用,故对降压有明显效果。其次是降压茶,将罗布麻6克、菊花3克泡茶饮用,特别适合春天饮用,每天喝2杯左右,不宜过多。

除了食疗外,还可配以按摩辅助降压。一个是曲池穴,将肘关节曲起,找到最高点即为曲池穴。每天双臂各按揉50次,酸胀感扩散,可预防高血压。此外,临床上也有很多人用于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另一个是率谷穴,其位置在耳尖之上1.5寸的地方,用拇指适度按压,与此同时按住百会穴,进行小幅度的前后摆动,约50次,此方法可平肝止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