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办法

曹素英 姜波

莘县华祥盐化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429


摘要:本文研究了水质化验分析技术,并总结了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化验分析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开展了氯离子和总磷的测定与分析,对其作业条件、试剂、材料准备和测定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说明,其次在人员操作、方法设备控制和检测环境方面,对质量控制方法展开了描述,最后水质化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各项检测指标准确,符合国家和行业最新标准。

关键词:水质化验;质量控制;技术方法


前言:新时期,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开展水质化验分析势在必行。以往水质检测中,有关质量控制方法存在落实不到位问题,影响检测工作有序开展。为改善上述问题,相关人员应结合水质化验分析实际项目,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完善,以全面提高水质检测能力,保证水质化验结果准确。

一、水质化验分析项目

(一)氯离子测定

对水质中氯离子进行测定十分重要,为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应对具体的作业条件进行说明,有关氯离子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描述如下:

1.作业条件

准备橡胶手套、白大褂等劳保用品,检查仪器工具,确保齐全完好。

2.试剂和材料

硝酸银标准测定溶液:1ml=1mgCL-、铬酸钾溶液:50g/L;硝酸溶液:1:300、氢氧化钠溶液:2g/L、酚酞指示液:10g/L。

3.具体步骤

选取25ml待检测水样,将水样置于250ml的锥形瓶内,在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液。待上述混合液体放置5min后,使用硝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对水样中的pH值进行调节,此时,红色水样变为无色状。

随后,在其中加入了0.5ml的铬酸钾溶液,并均匀摇晃溶液,促使其充分混合,此时使用硝酸银标准测定溶液执行了滴定作业,此时溶液会逐渐显露出砖红色,此时,操作人员应立即记录硝酸溶液体积。其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式:

617f5ed76b52d_html_c559a8a12b85c926.gif

公式中,C为硝酸银标液的浓度,1ml=1mgCL-、V1—水样中硝酸银标液体积(ml)、V—所取水样体积(ml)。

(二)总磷的化验

本次水质检验中,也对总磷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应用的工具和仪器如下:

2.1作业条件

胶手套1副、白大褂1件、绒手套1副、250ml锥形瓶、25ml移液管、50ml酸式滴定管、清洗瓶、分光光度计、电炉。

2.2试剂与材料

磷酸二氢钾、硫酸:1+35、过硫酸钾溶液:40g/L。为确保其质量满足检验用标准,需要将其精确到0.5g,并溶解在500ml的水中,将其摇晃均匀,有效期标记为30天。抗坏血酸溶液:20g/L,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到0.5g,与200ml水溶解。钼酸铵溶液:26g/L,称取13g钼酸铵,同样精确到0.5g,并取酒石酸锑钾0.5g,精确到0.01g,溶解在200ml水中。磷标准溶液1ml中需要含有0.02mg617f5ed76b52d_html_8be67ee4f440a7be.gif .选取20ml0.5g的上述标准溶液,将其倒入500ml的溶液瓶中,使用300ml水稀释,并摇晃均匀[1]。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使用1nm吸收池,侧吸光度,获取相关参数。将测得的吸光度作为纵坐标,对应的617f5ed76b52d_html_8be67ee4f440a7be.gif (μg)作为横坐标,对测定结果进行描述。

5.2总磷的测定步骤

选取20ml的水样,将其倒入到250ml的椎形瓶中,在溶液中加入2.0ml的硫酸溶液。随后,在其中加入10ml的过硫酸钾溶液,使用水调整溶液体积,确保其体积达到50ml。

将上述混合液放置在电炉上煮沸。随后取出冷却,并使用定量转移法,将其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此时需要向其中加入4.0ml的钼酸铵溶液、6.0ml的抗坏血酸溶液。使用水稀释、摇晃均匀,并在室温下放置10min。有关总磷的计算方式如下:

617f5ed76b52d_html_c88015c32f578fb9.gif

式中A表示被测液体吸光度、A0为空白吸光度、k为标准曲线斜率、V表示水样体积。

二、化验质量控制方法总结

(一)化验人员培训工作

为提升水质化验质量控制能力,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其操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是否得当。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水质化验分析技术,并其中的操作流程进行控制,以达到理想的检验效果。同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树立责任意识,对化验结果准确性负责。

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是对化验人员开展培训,做好其责任意识培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以达到控制化验质量的有效目标。在开展水质化验分析中,也应对具体检测项目注意事项进行明确,对常见的错误操作类型进行控制,并总结经验,使得水质项目检测更加准确科学。

例如,在开展水质中总磷的测定时,相关人员应对水样本体积进行控制,并对操作步骤进行规范,明确试剂所用标准,并对测试步骤进行反复校验,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水平,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二)方法与设备的控制

水质化验分析的方法较多,不同的方法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不同。为确保检测结果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确保其检测方法应用更加高效。一般情况下,对水质开展的化学检验均需要在国家标准下进行。当相关技术与方法无法满足国家检测标准要求后,则可选择在行业标准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控制,严把质量关。

在对水质进行分析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较多,其中包括各种分析仪器、玻璃器皿。检测前,相人员应对仪器和设备进行反复校准,并对标准物质进行控制,以确保整个水质测定过程和化验结果准确。例如,在本次开展的氯离子测定时,检测人员对相关的仪器工具进行了检查,其中包括250ml锥形瓶、25ml移液管、50ml酸式滴定管与清洗瓶,对上述物品的型号、规格和质量进行了仔细核对,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此外,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对各项数据进行复核,并提供专业的数据报告。

(三)营造严格检测环境

水质化验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开展具体检验中,尤其是对氯离子和总磷的化验中,应重视对检测环境进行优化,控制环境条件,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要求,并确保各项操作在无菌下进行。例如,某水质微生物含量的检测中,应将检测区域安排在无菌室或缓冲间,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反复校验,防止结果出现严重偏差,对检测人员造成一定误导。

此外,在水质化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相对活跃化学试剂的存放进行选择,对其存放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提出规范摆放、并分类管理,预防实化学试剂性质发生转变。同时,在具体检测中,也应根据检测内容对环境作出明确要求,以达到理想的质量控制目标[2]

在检测环境控制中,化验检测人员应对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做好化验数据的对比工作,其对照标准为历史数据,并做好相关整理和记录工作。同时,在开展水质化验检测中,能够对水质化验仪器的简单故障进行处理,掌握仪器构造、安装使用、维护等基础知识,积极营造良好的检验工作环境,使得水质化验工作有序开展。

结束语:综上,本文以水质化验分析为研究出发点,对相关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做好检测人员培训、控制检测方法与设备,并注重营造科学严谨的检测环境,使得水质检测工作满足预期要求。在开展水质化验检测中,相关人员应明确水质检测技术要点,对相关流程进行优化,使得水质化验结果更加科学精准,为相关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尹宝全,曹闪闪,傅泽田,等.水产养殖水质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9,050(002):1-13.

[2]梁业恒,邓孺孺,黄靖岚,等.典型重金属污染水体光谱特征分析——以广东省大宝山尾矿水为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