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海军首次无人作战演习透视其“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从美海军首次无人作战演习透视其“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发展

程明磊 梁金龙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 100091

美海军于4月19日至26日在加州圣迭戈海岸附近举行“无人系统综合作战问题-21”(Unmanned Integrated Battle Problem 21,UxS IBP 21)演习。此次演习由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领导、美国第3舰队执行,演习装备有人无人一体,作战概念迭代升级,这是美国海军首次聚焦无人作战系统的演习,也是其“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综合演练, 其“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运用和发展情况值得深入研究。

  1. 美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提出

“分布式杀伤”(Distributed Lethality)概念是美军在“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为应对假象敌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以下简称A2/AD)威胁,针对自身反舰能力不足而做出的重大部署。

“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于2014年经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根据濒海战斗舰编队对海上、陆上目标打击的兵棋推演的结果首次提出,历经三年多时间其影响力和内涵不断扩大丰富,于2017年正式写入美国海军水面战战略,概念表述为“通过增加单舰的进攻和防御能力,在广阔的海域以分散的编队部署,形成分布式火力”,简述为“凡船皆战”(If it floats, it fights)。由此可见美军对分布式杀伤概念的重视,目前,该作战概念已成为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美海军未来建设的一大方向。

“分布式杀伤”的理论的核心内容即通过为全种类的舰船加装进攻武器,达成“凡船皆战”的目的,通过将舰船分散部署、灵活编组,达成拓展战场空间、形成分布火力的目的,从而增大敌方侦测和打击的成本和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抵消对手的A2/AD能力。

二、美海军首次无人作战演习中“分布式杀伤”的相关特征

无人化”侦搜再露锋芒。“无人”侦搜是美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加无人系统搜索“量”的积累来实现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体系的增强,为其火力打击提供“前端”信息支撑。本次演习中,空中、水面和水下无人系统是参演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猎人(Sea Hunter)、海鹰(Sea Hawk)水面中大型无人艇,MQ-8火力侦察无人机,MQ-9B海洋卫士无人机以及Vanilla超长飞行耐力无人机等无人系统赫然在列。近年,美军大力发展低成本、长航时、可消耗无人作战力量,大量部署在重要对手周边海域,平时搜集空中、海上、海下战场环境信息,战时作为侦察节点引导火力打击,确保其驱逐舰、航母等高价值目标避免受到重创。2020年4月,其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侦察威慑:无人机在大国对抗中的关键角色》报告,目标直指中俄,挑衅意味不言而喻。实际上,美海军自2014年起就开始在西太地区部署大量水下潜航器(AUV),这种装备声音小,体积小,完全自主运行,每隔1小时左右短暂浮出水面,通过卫星回传数据,续航时间可达近一年时间,对世界海洋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分布式”防御若隐若现。“分布式”防御概念是“分布式”杀伤概念的解析和拓展,在2018年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提出,概念源动力在自身防空体系难以应对对手打击能力,拟采取增强小型作战单元火力强度并分散部署与对手展开对抗。本次演习中,其“约翰·芬恩号”驱逐舰关闭自身主动探测传感器,依靠无人舰艇回传靶舰的位置信息,目的就是避敌锋芒,隐蔽待发,增加战场生存时间。另外,其海面兵力分散部署,看似逆“集中兵力”原则,实则是利用其强大的全球信息栅格作战系统形成的体系优势,以及小编队机动灵活、单舰艇火力强大特性,扩大海域控制,使得各作战单元互联互通,实施基于网系的前端威慑和火力集中,达到“形散神聚”的作战效果。这种“以守为攻”的作战样式,既是为隐藏自身实力,混淆作战企图,避免提前被对手设置为“战场靶子”,也是其海洋战略重心由大型、多编队的综合性舰队向小而精、火力强、体系分布、能量集中的“分布式”舰队转型的具体体现。

三、美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发展展望

多维空间,立体侦搜。近些年,美军无人系统参加过不少作战实践,从阿富汗战争击毙塔利班成员到去年初击毙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但是这些作战基本都是同种机型或者同在空中作战,指挥控制难度相对较小。这次演练,美海军动用了两艘中等排水量无人水面舰艇、MQ-8“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以及“海洋卫士”无人机,这是分布式海上作战主要作战形式,一体化防空、“猎人-射手”式引导打击等成为有效协同方式。通常由无人机、无人艇前出部署或者预置在特定区域建立侦察情报网,实时侦听对手作战信息,引导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航器实现多层次、超视距打击以及防空反导任务。另外,无人机或无人艇也可抵近评估打击效果,为火力校射和后续打击行动提供信息支撑。

兵力分布,火力集中。传统作战理论认为,用兵应该集中兵力。而“分布式杀伤”恰反其道行之,其实不然。如上所述,美军依网用兵,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分布行动,实际上在火力打击过程中则又集中。试想,在面对各个方向舰船同步攻击拦截难度之大,还是面临同一方向舰船攻击拦截难度大?另外,令美军最为担忧的还是其侦察、情报与监视(ISR)能力建设,“分布式杀伤”将ISR分布部署,更加有利于搜集更多战场信息,增加对手“杀伤链”前端压力。同时,避免自身受到精准打击而毁灭。

多点布势,体系协同。美军作战过程中,比较注重发挥作战体系效果,这也是美海军提出“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基础之一。依靠先进的作战体系,美军不仅能将各作战单元联结为有机整体,还可以给对手造成静时“化整为零”、动时“万箭齐发”的作战效果,在本次作战演习中也得以充分体现。美海军“约翰·芬恩号”驱逐舰在完全不打开主动探测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前线无人舰艇的被动传感器传回的信号定位靶舰,随后使用“标准-6”防空导弹走弹道导弹弹道打击模拟舰船目标。这种作战方式,既避免了自身雷达开机而被对手发现和攻击的危险,也有利于更加精准、在更远识别距离上探测到打击目标。

依网互通,同步作战。实际上,“分布式杀伤”概念的提出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尤其美军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依托网络体系可实现指挥信息全球快速高保密传播,在水下、水面、空中、太空全域联通,以此建立灵敏态势感知能力、精准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迅捷指挥控制能力。不仅如此,“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还将下放指挥权限,提高作战独立性和自主性,为独立作战单元提高指挥效能、保障效能提供能力支撑。美海军专家认为,需打破美海军指挥框架,围绕“猎杀”任务进行框架设计,尽量减少对上级指挥观或协调员的依赖,使指挥官更加具备独立自主完成指挥任务能力。

多装共用,互相支撑。本次演练充分展现了无人作战平台的巨大价值,同时也发挥了现有武器装备的重要作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迈克尔·蒙苏尔”号担任“海上猎人”无人艇、“海鹰”号无人艇、MQ-9无人机等的母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一方面,无人平台续航能力和防护能力相对较小,采用传统大型装备运输可以“提高”无人平台续航能力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在遇有危险时,无人平台能够采取类似“忠诚僚机”手段,通过“牺牲”自身来保护母舰安全。


作者信息:

程明磊,少校军衔,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六队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