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3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李婷

烟台爱士津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能显著改善色谱峰的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同时大大缩短分析周期,因此特别适用于微量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高通量研究。目前药物分析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本文对比介绍HPLC和UPLC在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HPLC和U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药物质量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

1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是将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形成的重要分离分析方法。在色谱法中,HPLC可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其中流动相的主要成分是液体,因此能利用压力的作用将其挤压到固定相中。HPLC有多种类型,在使用之前应当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样品的各种性质,才能正确选择出适合的分离方法。一般我们通过样品在有机溶剂中的极性与非极性、溶解度等性质来选择分离方法,也可通过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物理方法进行判断。HPLC在药物鉴别、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方面都具有杰出的贡献,为人类研究药物提供了重大意义。这种方法在世界其他各个领域中都是极其重要的,扮演着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的角色。

HPLC具有“四高一广”的美称,所谓“四高一广”指的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征,分别为:高速度、高压强、高效率、高灵敏度和应用范围广。此外,HPLC技术在药品处理上操作简单,组分也易回收。因此人们将其作为药物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2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的简介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采用的是小型颗粒填料色谱柱和超高压系统,是分离学科中的一种薪型液相色谱技术。它以较高的分离率、超强的灵敏度和极快的分析速度等优势,在如今药物分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该项技术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和检验手段。在1996年,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首次生产并运用于试验研究中,其实验结果得到显著提高。UPLC与HPLC的实验原理雷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色谱柱粒径的差异,UPLC的粒径极小,大约是1.7/tm,从而使得柱子压力大,增强了分析过程的通量,灵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UPLC在药物研究领域是一个刚出世的研究手段,相比HPLC法,其速度、灵敏度和分离度方面都有极为可观的改进,分别是HPLC技术的9.3和1.7倍。

目前,UPLC已广泛应用于某些天然产物、生化药物和中药研究领域,为研究人员进行药物分析提供了高效能、高速率、高灵敏度的研究基础。

3HPLC和UPLC在药物鉴别中的研究应用

3.1HPLC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在进行药物鉴别时,HPLC方法要按照供试品含量来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样品组分的性质和结构都能影响药物保留时间,性质和结构的差异致使不同药物的出峰顺序不一致,是一个定性的重要参数。孙艳妮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及测定中药吴茱萸中的生物胺试验时,有较好的分离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成功鉴别出吴茱萸中的生物胺类成分。麦结萍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试验中发现,氯酚类化合物的最佳洗脱时间是5min,而最佳萃取时间是1h。该试验的线性效果好,精密度及回收率高,且检测具有极高的准确率。此外,像头孢拉定等大多数头孢类药物和帕珠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和鉴别。

3.2UPLC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STORBECK、KOLAR等于2008年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一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UPLC—AP—CI—MS),对来自异源表达媒体的肾上腺类固醇代谢物进行定量分离。该实验中的类固醇采用液一液萃取法提取,采用WatersUPLCBEHC18色谱柱分离,用APCI电离,并在APCI正单离子监测模式下使用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进行检波。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联合使用能检测5~40ng/ml的七个结构密切相关的类固醇,运行时间为11min。对比HPLC法后,UPLC法在更短的时间内鉴别了药物,实验方法快速、精准,结果显示七种肾上腺类固醇激素的结构非常相似。比起目前的方法,UPLC的联合应用能接受更高的吞吐量和较小的样本量。而MS的使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性以及更好的检测限和定量限。

3.3HPLC和UPLC在药物鉴别中的研究对比

2014年吴世斌等用HPLC和UPLC法比较测定重组人胰岛素、猪胰岛素和重组赖脯胰岛素,结果94min完成HPLC法检测,三种胰岛素类似物的分离度分别是1.31、1.53和1.42。但是UPLC检测只需要38min,其分离度分别为1.49、1.30和1.50。通过对比实验所用时间及结果可见,在相同情况下UPLC法能大大缩短实验时间,且检测UPLC结果更精准,可以有效降低分析成本。

HPLC和UPLC在中药方面的研究极其重要。张敏娟等采用两种方法对复方黄连素片中的吴茱萸碱和次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此做出了结果分析和比较。

HPLC法在1h内完成了对复方黄连素中吴茱萸碱和次碱的测定,而UPLC仅需10rain,分析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加快了实验速率,并提高了实验效率。HPLC法测定下,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分别在0.409~5.110咎g和0.425~5.30Ft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在UPLC测定下,两者分别在0.102~0.715ttg和0.106n0.743tL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此外,通过两种方法检测所得的回收率都极高,均达到98%以上。由此可见,在确保有较准确的含量测定结果情况下,UPLC法提高了检测速率,有机溶剂的消耗明显减少,分析成本也得到有效的降低。

4HPLC和UPLC在含量测定中的研究应用

4.1HPLC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在药物分析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凭借自身具有专一性、操作简单快捷和灵敏度高等优势,在药物定量分析领域创造了很大的影响力,有较多干扰素存在的情况下愈是表现其优越性。在采用HPLC对合成药及其制剂进行测定时,可以消除药物中残有的杂质、共存药物和添加在制剂中的附加剂等的干扰。张咪咪等建立准确、便捷和快速的HPLC方法,依次对五种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可观。郭石金等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瘟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其中薄层色谱定量方法有较多手工操作环节,使用起来费时费力,导致较差的再现性。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快、准、精等优点,在制备制剂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2UPLC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在药物分析中,UPLC法能大大缩短样品的分析周期,同时能明显增强色谱峰检测时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李京峰等于2014年采用UPLC法测定了紫杉肽注射剂中紫杉醇的含量,结果显示在紫杉醇浓度为0.31~5.0mg/mL之间的线性关系最好。本实验只花费3min,在时间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分析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UPLC法的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特异性好、方法新颖。ZHoU等对比采用HPLC和UPLC法测定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10-HAD和作为内标的羟基苯甲酸甲酯的色谱分离在HPLC的@Nova-PakC18色谱柱和UPLC的ACQUITYBEHC18色谱柱下进行。在HPLC检测下,蜂王浆的回收率为95%~99.2%,RSD值为1.1%~2.1%,而冻干粉的回收率为98%~100%,RSD为1.6%~3%,蜂王浆和冻干粉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mg/kg和1.5mg/kg;在UPLC系统中,其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mg/kg和1.0mg/kg。UPLC法在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在此区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3HPLC和UPLC在含量测定中的研究对比

在药物含量测定研究中HPLC和UPLC方法都极其重要。傅晓燕等采用HPLC和UPLC方法比较测定了两种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可见两者测定加样回收率的RSD分别为1.6%和1.2%,结果基本一致。与HPLC相比,UPLC具备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强的色谱峰分离度和较快的分析速度等优势。它能成功替代HPLC法对川芎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并为此提供更进一步研究。

陈佳等于2008年也采用UPLC和HPLC法,测定了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含量。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根茎,它能活血通经、养血安神和强心健心等。在UPLC法测定下,29.16~204.12ng范围内的丹酚酸B线性关系最佳。对比HPLC法测定结果,两者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n“。UPLC法速度更快,分离度更高,且能减少费用消耗,可有效代替HPLC法运用于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中。

5展望

近年来,HPLC依旧是一个具有高度活力的领域。它在色谱技术、检测器、仪器和固定相等方面有许多创新,为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很多契机,大大促进了药物分析的应用。与较常规的HPLC技术相比,在分离色谱峰时UPLC的分离度高出HPLC一倍,甚至更多,分析时间也缩短为HPLC的1/3,分辨率和灵敏度更是有效提高。UPLC虽能成功替代HPLC方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高分离度目前还不能离开流动相,系统适应性也有待考察,故还未能在各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许多应用基础也需要各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与考查。

UPLC技术的应用发展,为中药复杂体系的分离提供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平台。中药是一个相当繁杂的系统,不仅各药物的含量差异极大,而且其化合物种类复杂、数目不清。目前,常规HPLC法作为药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手段比UPLC法要广泛得多。陈佳等用UPLC法替换HPLC法对丹参药材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运用于测定药物有效成分中。UPLC除了可作为常规的检验方法,还能运用于中药化学物质和指纹图谱的研究,是一种超高效、高精细度、高准确率的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1]余小青.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008(002):120-120.

[2]张爱芳.药物检验分析中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21):43-45.

[3]袁文彬.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利福平药物检验效果及价值分析[J].药品评价,2019,016(020):74-75.

[4]付永超.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000(03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