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利青

国药一机医院 内蒙古包头市 01403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参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mg/d,对研究组的2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40mg/d,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TC、LDL-C、HDL-C指标。结果: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与研究组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TC、LDL-C、HDL-C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但不同剂量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需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使得冠心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这主要受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影响,使得患者表现出胸口持续闷痛、呼吸困难、恶心大汗等症状[1]。严重情况下可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不仅经常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性威胁,目前临床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阿托伐他汀能够帮助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对于冠心病治疗有着重要作用[2]。由此我院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用以分析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治疗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0例我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的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9,平均年龄(61.43±5.23)岁,平均病程(4.35±1.21)年;研究组的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2:8,平均年龄(61.24±5.12)岁,平均病程(4.32±1.17)年,组间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冠心病常用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同时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进行对症处理。参照组的20例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研究组的20例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连续治疗28d,对比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治疗28d后对患者进行血脂检查,指标包括血清胆固醇指数(TC)、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三项;同时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记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618097f818f38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期间参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研究组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173,P=0.677)。

2.2血脂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TC为(4.03±0.21)mmol/L、LDL-C为(2.47±0.57)mmol/L、HDL-C为(0.97±0.02)mmol/L,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86±1.02)mmol/L、(4.98±0.38)mmol/L、(3.26±0.52)mmol/L,(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618097f818f38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n=20)

TC(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

参照组

6.86±1.02

4.98±0.38

3.26±0.52

研究组

4.03±0.21

2.47±0.57

0.97±0.02

t值

12.153

16.386

19.680

P值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冠心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高,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当患者发病时,心肌耗氧量会迅速增加,从而心室充盈量降低,这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的成病原因皆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进而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机制,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是重中之重

[3]。而阿托伐他汀这种他汀类药物具有很优秀的调脂功能,通过阻断羟甲戊酸在细胞内的代谢以降低胆固醇合成量,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含量的目的,预防冠心病与粥样动脉硬化,除此之外还具有抑制肝脏内的载脂蛋白的作用,帮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肝脏细胞完成代谢,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有很强的适用性[4]。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这种药物长期使用会有依赖性,并且过度依靠肝脏代谢容易加重患者肝脏受损程度,还会带来腹胀、肌肉酸痛、便秘等不良反应[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与研究组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TC、LDL-C、HDL-C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调脂效果,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不会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引发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但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避免长期大量服药给患者机体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霞.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79-80.

[2] 郭崇高.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5):81.

[3] 鲁霞.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8(15):58.

[4] 贺伟,屈改艳,蔚彩艳.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67-168.

[5] 李明屿.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