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全产程陪护的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一对一全产程陪护的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李媚 唐小燕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4月中我院60例产妇,利用随机数字法的原则来划分成不同组别,各组均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护护理,最终从两组产妇心理状况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整体心理状况更佳P<0.05。结论:结合一对一全程陪护的护理工作,能够全面提升常规下的服务工作质量,明显地改善了产妇心理状态,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产妇;分娩;产房

如今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女性孕产各阶段中的护理保健工作要求愈发提高。产房属于各大医疗机构的中重要且特殊的部门,在其中的护理质量往往关系到产妇本身及新生儿的健康[1]。产妇分娩时会经历宫缩疼痛、应激反应等,常给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但会延长产程,还可能加大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危及到母婴安全。由此可知,强化产房内的护理工作非常关键。因此,本次特针对我院98例产妇的护理内容为例展开研究,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探究此课题,本次从2020年12月~2021年4月中的产科资料中选出60例产妇作为样本研究。结合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划分组别,各组均30人,所选中的产妇均为初次生产,且并不存在精神类疾病和妊娠期合并疾病,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如产前出血、难产)[2]。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在21.4~36.7岁,均龄为(26.1±4.3)岁。实验组中,年龄在22.4~34.7岁,均龄为(27.0±4.0)岁。对照其他资料P>0.05。上述过程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产妇家属全程知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如体征监测、心理干预等。实验组则强调要落实一对一全产程陪护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①全面护理。首先对产妇饮食方面进行指导,叮嘱产妇饮食上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并保持良好休息质量;其次落实运动方面的指导工作。产妇可每天保持简单的运动,并循序渐进,劳逸结合。同时要详细为其说明产前可能所用药物相关注意事项。②心理疏导。产妇刚入院时对科室环境比较陌生,可能有不安排斥的感受,此时护理人员要带领产妇了解环境,并为其讲解分娩知识[3]。可结合趣味的科普文章、视频来对产妇加以指导,使其在分娩前保持良好心态,也能掌握到正确呼气、吸气方法。③全程护理。从产妇入住后开始安排护理人员在旁进行一对一的陪伴,直到其分娩结束顺利出院。当产妇分娩时,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其体征数据、胎心波动、宫缩等多项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紧急处理。当分娩结束后为产妇擦拭身体,并将新生儿进行擦洗,为其穿好整洁衣服后送出产房。随后开始对产妇实施多方面的指导讲解工作,如产后饮食内容、如何母乳喂养、产后运动等。在不同产程中,护理人员都需站在其身旁做好鼓励和陪伴。如第一产程时,让产妇保持舒适自由体位,并协助其调整,以更好地帮助胎头下降。在此过程中叮嘱产妇积极配合助产士工作,以便于后续产程中的生产。第二产程中疼痛会加剧,且产妇体力消耗过多,此时护理人员要在旁进行鼓舞,并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少其紧张情绪,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分娩上,并指导产妇呼吸。④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于分娩后2d开始进行。通过对盆底功能进行康复,能够避免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情况[4]。同时为产妇制定科学化的饮食方案,以保障其机体充分的营养。另外则是针对产妇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母乳喂养的有效建议和方法。⑤健康知识宣教。由于产妇存在文化程度、学习能力上的个体化差异,因而在宣教工作上要具有针对性,可通过发放科室宣教手册、一对一辅助、主题知识讲座、产妇交流沟通会等,从而提升产妇对于分娩后自我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呵护等方面的正确认知。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分数越低越有优势[5]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0软件处理,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统计:两组SDS、SAS评分对比,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对比(分;X±S)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

实验组

30

30.10±6.20

31.10±6.25

对照组

30

35.60±7.50

39.20±8.52

t值


4.580

5.212

P值


<0.05

<0.05

3结论

如今,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医疗服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各护理工作中的质量强化也逐步受到重视。在产房护理中,由于许多产妇对于分娩都具有强烈的畏惧感。若还是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仅仅将重点落实在产妇顺利生产,而忽略其心理感受必然无法满足产妇需求。在此条件下,一对一的全程陪伴护理模式便应运而生。有研究指出,此模式的出现能够提升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生理上的健康度,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也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创造出有利条件。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产妇SDS、SAS评分明显更低,P<0.05,证明此护理模式的可行性。由此可知,在产房分娩护理工作中,可结合更为优质化的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工作,一方面能够改进护理细节,另外还能改善产妇身心健康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结合了以人为本、细节化护理等多项护理工作的优点,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永记,白艳瑞.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8):1007-1008.

[2]罗华英.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干预对经阴道分娩单胎、足月初产妇总产程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2):3833-3835.

[3]王宇波,高娟.一对一全产程陪护的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2):169-171.

[4]王昭懿.一对一陪护助产护理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3-4+6.

[5]耿丽丽,周慧.产前宣教与责任制陪产的护理模式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