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分析

黄剑锋

南通化学环境监测站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现阶段,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积极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可以做好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升环境保护行为的规范性,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下面本文就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保护;

1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意义

1.1有利于更加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管理工作内容是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提升环境管理工作有效性,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实际的污染物排放量,制定完善的方案,同时发放相关的排污许可证,为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目前,为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相关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才有资格获得排污许可证书。但是实际上,很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特别是污染物排放浓度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这会严重阻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全面、准确的了解各个企业和部门污染物排放数量和信息,并将其与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有效结合,进而深入分析和研究污染物排放数据,最终制定完善的排污许可证发放方案,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工作的积极作用,保证环境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1.2有利于打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在环境污染地区提取有力的环境违法证据,进而为司法部门案件的审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而在具体环境监测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规范自身的监测行为,提升检测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有效打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同时环境监测部门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全面采集环境犯罪现场数据信息,并从中获得关键证据,为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提供重要证明。

2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急需优化改进传统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等来实现监测质量的提升。但是,从实际应用方面来说,必须要严格确保这项引进来并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指标体系是切实可行的,是有效的,是安全的,要确保其能够完成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流程、标准、要求、技术、手段等的规范和统一的规划,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目标,以及全国范围内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同时,由于国家所出台的相应政策制度、技术规范、执行标准等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系统化、规范化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旧比较大。就各地区格局来看,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重点,还是以城市人居环境监测为主,重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监测、工业污染监测等。但是,对于广义上的生态环境监测,却较为忽视。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等与国际社会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工作侧重点也在慢慢转移向监测方面,也逐步探索并实施了一些生态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方式手段等。但是,由于各种自然条件或者资金、技术、人员等的原因限制,导致仍有很多的先进技术或者现代化手段,虽然有引进,但是在应用方面还是没能得到广泛推广。加之,很多技术手段都还是刚引进来,处在摸索阶段,未能全面应用开来,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有全面放开,全面接受。

3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实践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部门要针对不同环境区域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原则,积极出台与当地气候特点相符的,适合实际地理位置的环保政策。最关键的是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按照足够的、专项的资金为环保监管部门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管理体系,赋予环境管理部门独立执法的权力。通常情况下,环境监测体系的法律法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对应的法律法规不同,因此无法实现统一指挥和处理。为此相关部门要将这三个部门有效整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框架,以此提升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其实际监测能力,从而为所属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保护。

3.2优化和完善环境监测手段

除了要优化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外,要完善环境监督管理手段,改变落后的监测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和调整环境监测管理结构,积极管理环保部门,优化环境监测方式,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环境监测制度。严格整顿和惩罚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以及下属部门的违法违规现象,比如恶意制造假数据,阻碍数据的收集等问题。及时奖励那些在环境监测管理中表现较好的工作人员,以此提升他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3.3积极培养专业化的环境监测人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体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近阶段得到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普遍存在着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现象,为此目前环境监管部门要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环境监测人员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环境监测行业往往会存在着工作任务重、从业人员工作待遇低等问题,并且环境监测技术涉及的范围广,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为此环境保护部门要高度重视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环境监测人员的培养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为年轻的环境监测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晋升机会,分层次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待遇,建立完善的监测人员转岗培训制度。比如某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为年轻的环境监测人员提供到发达地区参与业务培训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环境监测工作具体管理流程,掌握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需求、工作内容等,这样不仅有利于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提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数据发生错误的概率以及误测问题发生的几率。

3.4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预警

在具体监测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为了保证整体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建立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如果环境监测部门完全采用人工开展工作,那么将会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并且会大大增加成本支出。环境监测预警网络主要是指在区域上布置环境自动监测仪器,设置主站数据处理中心。这种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可以实时、自动的监测地区内实际的土壤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情况和水资源污染情况等,并专门监测有高污染的企业,避免数据遗失。当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后,环境监测仪器就会利用传输线路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人们创建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此,环保部门要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用科学的方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增强环境保护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文娟.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v.38;No.398(01):135-137.

[2]邓生杙,黄豪,陶光彪,等.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华东科技(综合),2019,000(002):426-426.

[3]王虹宇,马晓军.浅析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化工管理,2019,000(021):161-162.

[4]赵少华,刘思含,刘芹芹,等.中国城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环境学报,2019,028(006):1261-1271.

[5]宋静康、韦蜀龚.基于生态环境的农业产业园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9 (04) : 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