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化检索系统解决漏检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浅谈智能化检索系统解决漏检的问题

武衡科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摘要:众所周知,检索是审查员的必备技能之一,良好的检索习惯和思维能够有助于更快、更准地寻找到目标文献。随着科技进步,审查员的检索方式也在随之改变,未来人工智能检索将会成为审查员的主流检索模式,目前全局正在推广使用新的智能化检索系统,如何利用该系统进行有效检索是目前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解决智能化检索系统如何进行检索策略构造避免漏检。

1.智能检索系统VS传统S系统(以下统称S系统)

智能检索系统基本涵盖了S系统所有重要功能,智能检索系统相比于S系统的不同点:

1.1整合的数据库

CNABS补入港澳台地区数据以及WO中文权利要求信息;WPABS补入缺损的摘要信息,并按照申请进行整合以减少重复数据项;多个外文数据库翻译为中文,目前已翻译的外文库为USTXT、WPABS。

1.2检索模式

语义/布尔检索,其中检索顺序可以是先语义后布尔或先布尔后语义。

1.3多样化浏览方式

列表模式、图文混排、单视图、多视图。

2.检索策略的构造

传统的检索策略:理解发明,准确把握发明构思,确定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找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了解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根据权利要求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寻找可检索的基本要素(体现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的可检索的要素),利用上述可检索的基本要素构造检索式。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确定一个或多个基本检索要素,从发明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的技术特征中确定一个或多个基本检索要素,通过扩展各检索要素并动态调整各检索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来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检索,然而这种传统结构化检索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会出现较多的漏检,主要体现为:发明构思理解不清楚或不准确,导致检索要素提取偏差;领域性不强偏简单的技术方案,基本检索要素提取难度会增大,检索噪音太大;另外,因为不断的动态调整使得传统S系统检索效率偏低。

造成上述漏检的两个问题主要是:(1)未把握核心构思;(2)检索噪音太大。对于第(1)种漏检问题,不管是S系统还是智能检索系统都不能弥补这种情况带来的漏检风险,当然对于个别案件在智能检索系统中能够直接通过语义检索命中目标文献的例外,这种情况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对于第(2)中漏检问题,智能检索系统能够最大范围的规避,以下通过两个案例分别对新系统解决漏检以及检索效率偏低的问题进行解析。

2.1案例

申请号:2020106618003,分类号:B66F13/00

1. 一种安全型曲臂回转装置,包括固定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左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左侧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3),所述固定臂(1)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位于固定臂(1)靠近右端的位置,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所述固定臂(1)上侧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6),所述驱动轴(5)通过固定孔(6)贯穿固定臂(1),所述驱动轴(5)外套设有转动臂(7),所述转动臂(7)上侧的侧壁开设有插孔(8),所述插孔(8)位于转动臂(7)靠近左端的位置,所述驱动轴(5)通过插孔(8)贯穿转动臂(7),所述插孔(8)的孔壁与驱动轴(5)的轴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外螺纹套设有螺母(9),所述螺母(9)位于转动臂(7)的下方,所述螺母(9)与转动臂(7)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固定臂(1)右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板(10),所述转动臂(7)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板(11),所述L型板(11)的水平部位位于卡板(10)的上方,所述L型板(11)的水平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卡板(10)上侧的侧壁开设有弧形滑孔(13),所述转轴(12)通过弧形滑孔(13)贯穿卡板(10),所述L型板(11)的水平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板(1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外活动套设有滚珠(16),所述滚珠(16)左侧的侧壁开设有轴孔(17),所述固定轴(15)通过轴孔(17)贯穿滚珠(16)。

理解发明:【背景技术】记载:现有的外曲臂回转结构是通过电机与进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曲臂连接,在曲臂承受的负载较大时,曲臂承载的负载全部作用在电机上,长时间会导致电机受损,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回转装置的两个曲臂之间经常产生滑动摩擦,导致磨损速度较快,降低回转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置了一种L型板,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转动臂转动,转动臂带动L型板转动,L型板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在弧形滑孔内滑动,L型板带动固定板转动,固定板带动滚珠在卡板上滚动,滚珠能够对L型板进行支撑,从而使L型板能够分担转动臂承受的负载,使卡板能够分担转动臂承受的负载,从而降低转动臂对驱动电机的下拉力,有效的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承受的负载,提高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检索策略:

领域:曲臂回转装置;B66F13/00(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卷扬、提升、牵引或推动,如把提升力或推动力直接作用于载荷表面的装置的一般结构特征或附件),显然分类号不准确。

发明点:L型板

对于曲臂回转装置,常规扩展为:曲臂 s 转、臂 s (回转 or 旋转 or 转动)。

对于L型板,扩展方向并不多,板和杆也属于相似部件,往技术特征本身出发扩展方向不好确定,从技术效果出发,可以扩展为加强、加固、稳定、磨损、摩擦。

然而在S系统中通过各种动态调整均未检索到有效的目标文献,这个案例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领域性不强、关键词提取难、检索噪音极大。

智能检索系统加入语义检索,对于案例一这种情况,可以先通过布尔检索锁定一个较大的范围,再通过语义检索优先浏览与本案更为相关的文献,提高检索效率。

在锁定一个大范围的同时,首先得保证智能检索系统的检索策略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我们构造的检索策略命中的范围必然包含了本申请的目标文献,通过进一步分析,目标文献中需要具备“臂”式结构,另外,该臂式结构中必然存在与L型板相当的部件,有可能是L型杆、弧形板、弧形杆等等,然而这些结构都是为了能够对转臂形成辅助支撑,起到加强臂架强度的目的,间接地保护电机,在发明点中提取“加强”与领域“臂”进行组合,在智能检索系统中的CNTXT进行布尔检索“加强 s 臂”得到45354个结果,再点击语义排序,在第9页得到本申请的目标文献。

X:(CN209936462U),分类号:B23Q7/04(专门组合于,或配置于,或专门适用于,机床有关的工件操纵装置,如用于运送,加料,定位,卸下,分级用夹爪)。

目标文献的分类号与曲臂回转装置并不相关,一般情况难以扩展至该分类号,另外,目标文献中与本发明相关的可检索的要素为:转 s 臂、加强,然而通过这两个检索要素组合检索噪音过大,使用S系统根据无法命中该目标文献,因此,使用智能检索系统弥补了噪音大的问题,大大降低检索难度,防止了本案的漏检。

3.结论

智能检索系统相对于传统的S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检索效率,避免通用技术领域的明显漏检问题,合理的构造检索策略能够增加审查员的检索效能。


作者简介:武衡科(1987-09),男,汉族,籍贯:湖南省衡阳市,当前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籍贯:湖南省衡阳市,研究方向: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