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渗透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绿色建筑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渗透路径

邓 闰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不仅强调在生产和使用中提倡环境保护和节能,而且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做到绿色和节能。在建筑设计中落实绿色建筑的概念是当前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生态建筑

1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的作用

1.1有助于改善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

在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下进行建筑的设计就需要对于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材料的类型进行创新,为了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就可以采用绿色材料。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之后,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都已经开始对新型的绿色材料进行广泛的使用,这也是绿色建筑当中的基础前提条件。同时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还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的具有内涵和艺术性,进而可以不断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的性能。

1.2降低运输生产中的能源消耗

在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下,对于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运输还有生产环节当中的能源消耗可以有效的降低,对于人员、材料还有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安排还有规划,对于配置的资源进行优化,进而不断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材料运输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就近运输的方式,对于运输的路线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有助于对运输中的成本进行降低,有效的节省能源的消耗。

1.3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升

在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之下,可以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细节进行深入的设计,这样可以提高整体建筑结构性能,进而使得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同时,可以对于建筑空间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对于建筑的视觉效果可以有效的拓展,进而使得人们的居住舒适度有效的增强。

2绿色建筑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渗透措施

2.1居住建筑的风环境设计

风环境设计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在2019年最新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引入了健康建筑的评价内容。内容指出,在设计中应注重热舒适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鼓励少用空调,尽量通过开窗或风扇解决热舒适性问题,让人们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这样有利于维持人体对热环境的应激能力,改善热适应性与身体健康,减少“空调病”。自然通风设计是满足绿色节能同时经济有效地方式,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考虑影响自然通风的多种因素,如建筑户型平面、开窗形式及面积、建筑朝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建筑组群布局等。通过合理的风环境设计,可以给居住者创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拥有自然舒适的体感。

2.2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技术进行改进

在建设绿色建筑的时候,采用了许多的和普通建筑不同的技术,究其原因是由于对选用技术上各自的目的不一样。例如,节能节水等技术。而且许多的技术还处于运用的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有着比较大的改进空间。存在这样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许多的技术并不是由我国来进行自主研发的,所以对于概念的了解时间也比较晚,在发展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还有阻碍。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对国外的先进理念、技术进行借鉴,并且对于这些借鉴的技术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这同样也是提高建筑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2.3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来进行绿色建筑的管理工作,就需要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这样才可以使得每一位管理者对于自己的责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特别是有关权责分配的内容,应该要做到将权责落实到个人,这样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才可以做到严谨认真,就算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找到与之相对的管理人员,使得责任模糊的问题有效减少,对于管理工作来说,这点是非常的重要。

2.4透水性铺装

传统的不透水铺装存在诸多负面问题,如:阻断降水补充城市地下水,影响地表植物生长;道路易积水,当短期内降水增多时易加重排水设施负担;地面难以与空气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透水性铺装内部骨架为多孔结构,可与外部空气相连通,在满足地面水快速透过的同时具有地面铺装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1]。透水性铺装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如:平衡人们对硬化地面的使用需求与地下动植物等对生态环境的需求;缓解地下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具有良好的吸音作用,可降低居住环境中的噪声污染;可结合景观自由设计颜色、图案、铺装方式等,摆脱以往的单一色调,满足不同的景观需求。透水性铺装的材料包括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混凝土铺装以及透水性地砖等。根据不同的承载能力使用不同的材料。透水性沥青路面通常用于基层入口和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消防环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通常用于人们休息和活动的风景区,而透水地砖则用于人行道。

2.5雨水花园

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停滞层用于保持雨水,沉淀和去除雨水中的一些污染物;覆盖层用于减轻雨水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影响,确保高渗透性,同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促进有机物的降解;种植土壤层通过根系吸收污染物;人造填料层有助于促进雨水渗透到下层;砾石排水层是设置排水管以排出雨水

[2]。与普通花园相比,雨水花园可以净化雨水减少径流污染;收集雨水,建立水循环系统;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雨水花园还可以结合景观设计营造更丰富的景观效果,在满足绿色生态环保的前提下给居住者带来新的景观感受和视觉体验。

2.6居住建筑的采光、遮阳设计

住宅建筑物对照明和遮光有很高的要求。在冬天必须确保室内有足够的阳光,在夏天将直射阳光引起的热量降至最低。因此,在设计中要从整体布局上考虑住宅建筑布局与各栋建筑之间的相对关系,在建筑群的日照、采光和遮阴方面做好研究,确定方案并计算是否满足采光和遮光的要求[3]。平面设计应着重于阳台的形式,如开放式阳台、半封闭式阳台、封闭式阳台等;形体的凹凸,避免突出部分遮挡其他房间的光线;窗户的形式,例如窗户与地板的比例、玻璃透光率、窗台高度、平面窗和角窗等。

2.7居住建筑的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居住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减小能耗。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等,利用自然可再生资源,在保证建筑物安全与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对于居住建筑来说,墙体的保温也是影响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4]。保温方式有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外墙外保温与外墙内保温结合的形式。保温材料形式多样,有传统的EPS、XPS、保温砂浆、岩棉板,也有新型的保温一体板、改进型的保温材料等。在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确定材料的适用范围,选择最合适的保温方式及材料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结束语:

总之,为了使得建筑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建筑的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这样可以使得能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助于能源的利用。同时还可以对于现场的材料、资源还有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适当的调整,进而有助于建筑行业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亚君.分析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J].砖瓦,2020(12):86-87.

[2]王海麦.试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0(26):102-103.

[3]许泽凤.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8):51-53.

[4]宋迪.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