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自动售检票移动支付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浅谈地铁自动售检票移动支付应用

吴凡 王嘉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4

摘要:在地铁交通方面,传统的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传统的地铁自动售检票支付方式存在排队人数多,支付方式单一等问题,移动支付作为当下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完全可以解决传统地铁自动售检票支付问题,提高乘客进出站效率和运营质量。本文对移动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技术手段为乘客提供更大的便利,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地铁;自动售检票;移动支付;二维码

引言

移动支付一般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等)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方式。客户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企业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和资金转移,实现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的融合,完成货币支付、缴费等业务。

二维码是按一定规则在平面(二维方向)用黑色和白色像素进行的编码,其中黑色代表二进制的“1”,白色代表二进制的“0”。二维码具有高信息含量、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优势,可表达各种不同的信息(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地铁票务系统利用二维码的信息优势进行起始站和终点站、票价、购票时间等票务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分发存储。

1一般自动售检票业务流程

票务管理传统的方式就是中心与沿线各个车站同时开展管理,组建成为两级系统进行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的是初始化和线路的管理,并且进行票务费用的核算;车站则是进行票务管理。车票购置结束后,应该进行初始化布置后然后乘车,并且使用“一卡通”系统进行优化,也能够实现整体管理工作。单程票销售主要是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来进行,而储值票应该在自动或者半自动设备来进行充值,以满足车票的使用服务。单程票在使用之后,车站能够直接进入到回收系统中,可以实现车站内部的循环使用,以便于后续的乘客可以购买和乘车。车票在使用阶段,只要是售检票设备拒绝受理,乘客就要按照设备的提示在半自动设备中进行处理。

2传统AFC存在的问题

2.1系统运营问题

传统AFC系统运营模式下,在运营结束后需要进行人工清算,运营成本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此外,若进行设备调试、使用不当,在采用现金购票时会造成纸币或硬币卡币,需要人工介入,影响乘客体验,造成客流拥堵,甚至将造成舆论危机给轨道交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车站购票困难

一方面车站的人流量较大,购票人群较多,即便是存在自助售票机等设备,也无法短时间内满足乘客的购票或储值需求,因为乘客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于AFC设备的应用也存在差异,造成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很容易造成人群累积,存在安全隐患。

2.3固定的支付地点

乘客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购票或者储值过程中,必须到达指定的地点才能办理。一方面容易引起乘客集中购票,排队等待时间长的情况出现,另外一方面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该种支付方式严重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

2.4既有线路系统维护问题

由于传统AFC系统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在使用过程中对TVM设备会造成损坏,使用终端设备会出现故障,而模块维护成本较高,也将增加运营成本。

3应用二维码的移动售检票需求

3.1票务处理

通常来说车站自动售票机会将单程票交易,主要是通过现金来完成票务交易,而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就能够选择更加先进的支付方式,LCC、SC系统能够统计不同方式的交易状况,有以下两个部分要进行对账:1)与外部单位的收款要进行对账,比如微信、支付宝、银联等,通过购票系统形成的对账单进行对账;2)LCC要按照单程票交易方式计算出不同支付方式的数据信息,网络检票系统能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实时对账单,审核人员要对于各个方面的审核。3)(直接)自助过闸。一般车站闸机(AGM)中的读写器中数据信息处理时都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复杂性比较高,而在应用了移动终端服务系统后,就能够在平台中开展各项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2自助购取票

与以往的售票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互联网的方式就是利用网络完成各项操作,可以进行单程车票的售出和使用。该方式就是利用移动支付来开展工作,能够完成现金交易和找零等工作,该售票系统就是ITVM。虽然能够减少单程票的使用次数,但是其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方式,应用效果还要进行长期观察。ITVM安装主要是将其直接设置到非付费区域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单程票。ITVM可以使用地铁通信系统,与后台支付系统联系起来。乘客进站时,要将二维码展示出来让设备进行扫描,ITVM设备能够直接获取二维码的信息,检查确认之后能够出票,同时核对系统内存留的票根,就能够将购票结果直接显示到票务平台上,单程票出票数据能够直接传输到SC、LCC及ACC系统。在乘客购票阶段,ITVM可以按照乘客的票务金额,利用二维码的扫描装置能直接读取乘客在第三方支付之后所形成的二维码,然后与后台支付系统直接反应到支付平台上,或者通过使用银联的非接POS模块来完成线下支付。

4移动支付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

4.1系统流程

而二维码移动支付城市轨道交通自助售票系统功能框架结构,包括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后台管理系统,二是手机端App软件,后台管理系统,是对系统模块的建立,使其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进行对接,把乘客的信息数据、资金结算、消费等功展示,每个功能都有独立的系统。手机端App软件,乘客在进出站前进行二维码的扫描,前提是在手机端上生成轨道交通电子车票,手机客户端支持此软件,乘客根据自己想要的支持方式进行支付,可以是官方App、微信、支付宝等。当乘客通过手机App后,就会形成一个乘车码,对准进出站口的二维码扫描模块进行识别,验证成功后进出车站,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4.2系统架构设计

我们主要是以二维码移动支付方式为分析主体,在二维码移动支付的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总体架构中,有明确的内部结构与功能,而各功能的标准性与规范性,都会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二维码移动支付的轨道交通自动售票系统总体架构主要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保障体系所组成。第一,基础设施层。主要的服务内容就是用户交互服务,包含基础功能的硬件设施。第二,数据层。在整个自动售票系统中,其是主要的核心内容,对移动支付方式与流程的规划,确保各结构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各信息数据之间进行交互。第三,支撑层。为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第四,应用层。系统会根据乘客的需求,把二维码生成。第五,保障体系。是对整系统的管理,确保各系统环节运行的规范性。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地铁行业也逐步的应用移动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先进互联网支付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满足多种条件之下的应用需要,可以达到系统的运行需要,要保证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的安全、稳定,也能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GB/T20907-2007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GB50381-2010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郑在盛.NFC移动支付技术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8,(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