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朱志坚

大理州中医医院 邮编: 671000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方法:取本院2019年6月到2020年9月中入院诊治的82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和检查情况。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其检出率很高,可以及时的发现遗漏病灶,并且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情况可以为诊断心律失常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价值;检出率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活动出现异常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如果患病后不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发展到严重的地步,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医院大都以听诊心音和心电图检查来诊断心律失常。现在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也逐渐开始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在连续24h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其在诊断心律失常中,诊断检出率很高[1]。本次就主要针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进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9年6月到2020年9月中入院诊治的82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43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50.26±5.21)岁,男29例,女12例,病程0.9年到11年,平均病程(4.01±1.06)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45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0.54±5.67)岁,男27例,女14例,病程1年到11年,平均病程(4.15±1.12)年。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心律失常相关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且签署同意书;患者依从性很高。排除标准:伴有精神障碍或者意识障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中途退出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P>0.05无差异,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采用9130P心电图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提醒患者放松,调整好呼吸,保持呼吸平稳;给患者安装肢体导联;以心律失常监测情况,调整增益标准电压;调整心电图机参数;检查纸张移动速度。研究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择PI十二导动态心电监测分析仪,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检查患者体毛覆盖情况,刮掉阻碍电极粘贴位置的体毛;消毒后粘贴电极,然后使用专用胶布二次固定电极;放好记录盒,安装好电池;患者携带监测设备,注意电极位置,记录24h内活动情况和时间点;24h后拆卸设备,整理数据。

    1. 观察指标

观察房性期前收缩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的检出情况。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和检查情况。常规心电图阳性诊断标准:患者T波<同导联R波10%,ST段水平降低高于0.02mV。动态心电图阳性诊断标准:患者ST段下倾型和水平型压低>0.1%,ST段不断降低>1min,多2次出现间隔>1min。

    1. 统计学分析

结果数据以SPSS23.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以`x±s、(n,%)表示,差异性以t、c2检验;标准:P<0.05: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房性期前收缩单发、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n=41,%)

组别

房性期前收缩单发

室性期前收缩单发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

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

研究组

31(75.60)

32(78.04)

28(68.29)

25(60.97)

36(87.80)

对照组

14(34.14)

9(21.95)

12(29.26)

7(17.07)

11(26.82)

c2

14.233

25.805

12.495

16.605

31.15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导致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也更高了。心律失常会单独发生,也会和其他疾病并发生,病症比较轻的患者通常症状并不明显,严重会使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晕厥、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很重要,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提升疗效[2]。心电图检查有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在临床的应用比较广泛;有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在诊断患者一过性心律失常,无法及时发现病灶。所以应该采用更有效的心电图检查方法,提升疾病检出率。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通过国外引进的,可以有效提升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检出率均有很高的效能[3]。动态心电图可以通过动态查看患者心脏24h变化情况,可以及时的发现心律失常,记录发生时间、分布状态和数量。可以根据动态图像观察到患者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频率,发现正常情况下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为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判断依据。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疾病类型、阳性率比常规心电图检查高,动态心电图检查更加准确、全面,可以有效的减少漏诊的情况。本研究中,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房性期前收缩单发、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差异,表明,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进一步提升检出率应用价值更高。

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其检出率很高,可以及时的发现遗漏病灶,并且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情况可以为诊断心律失常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孟素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4(06):433-435.

  2. 严文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69例中的诊断效果和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27):115-115.

  3. 姜丹.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