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伤口造口延续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5
/ 2

互联网 + 护理服务在伤口造口延续护理中的作用

刘桂梅

溧水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伤口造口延续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44例伤口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对B组患者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实施延续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出院后持续治疗的相关数据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伤口造口患者的病情相对特殊,即便是出院后依然需要接受后续治疗,将互联网+手段与延续护理服务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可介入性,对于推动患者治疗的持续进展,提高治疗整体质量具有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伤口造口;延续护理


造口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医疗手段,能够起到对直肠癌、膀胱癌等患者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的作用,甚至能够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挽救患者生命。长期以来临床方面都提倡对伤口造口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生活逐步正常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技术逐渐被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研究指出可以将互联网+手段与延续护理工作相结合开展针对伤口造口患者的后续康复护理。临床上多数的伤口造口患者都以老年人为主,这类患者通常行动不便,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的基层医疗资源愈发紧张,互联网+延续护理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伤口造口患者的后续治疗,同时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因此以下就将结合我院一段时间内收治的实际病例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表随机发将44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2人,其中A组平均年龄为(49.32±5.27)岁,B组平均年龄为(46.37±5.28)岁。将上述两组患者包括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在内的研究相关信息收集比对后发现无显著差异,研究对象分组方式符合随机性原则。

纳入标准:患者对本研究目的方法无异议自愿接受临床研究;患者拥有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且拥有使用能力;患者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患者精神认知正常;患者一般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患者不满足上述标准;患者配合度低;患者合并有严重的代谢等功能异常;患者研究过程中死亡、失访或是因主观因素主动中断研究。

1.2方法

对A组中的患者出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历资料定期通过上门或者是电话的形式进行沟通,同时指导患者定期来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康复措施的正常推进。

对B组中的患者在互联网+护理模式下开展延续护理,着重优化患者护理流程,推动后续治疗的持续进展,具体方法如下:

1.2.1组建互联网+护理团队

一是在护理部和医务处的牵头下组建专门的伤口造口延续护理团队,开展就互联网+护理的培训的工作,制定工作目标,落实个人任务。同时在团队组建完毕后召开团队会议,就不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个体化分析,确定延续护理的具体方案[2]。二是就互联网+护理工作开展指导,开展对护理人员和患者在微信以及“云随访”APP的使用培训。三是对患者、设备和信息进行同质化管理,建立专项档案。

1.2.2落实互联网+线上问诊

患者在临近出院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下载微信及“云随访”APP,并对其使用进行培训[3]。患者出院后由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定期确定随访时间,引导患者通过APP进行线上问诊,评估患者的持续治疗效果以及造口情况,从而方便医生确定患者后续康复治疗方案。

1.2.3互联网+阶段性护理

在每次随访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更新和记录,并根据新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通过微信和“云随访”APP开展健康指导,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近况,对其提供健康宣教和情绪引导[4]。对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和饮食情况进行评估,并为其提供个体化生活、饮食、排便指导。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

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包括心理功能在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每小项满分为25分。

2、结果

表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619f4e58d7912_html_c47c5976dfc6cb4c.gif ±s)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A组

22

16.34±2.68

15.27±2.35

16.73±2.19

17.28±2.33

B组

22

21.38±2.71

22.15±2.63

21.33±3.07

22.64±2.82

t


7.635

7.382

7.641

7.683

P


<0.05

<0.05

<0.05

<0.05

根据表2—1中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体高于A组。

3、讨论

通常情况下伤口患者的后续康复措施大多是在家中开展,但是由于患者生理结构发生改变以及患者在健康知识方面的匮乏往往导致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难以开展[5]。本研究发现将互联网+技术与延续护理服务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后续治疗的开展,结果显示B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推动后续治疗进展,提高治疗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宗轩.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67-168.

[2]雷晓平,叶小丽,查海燕.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1):159-161.

[3]王宏禄,张利珍,虞畅,张荣,张旖旎.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53+155.

[4]陈美,张灿芝.在伤口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与价值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12-113.

[5]吕秋燕.小儿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名医,2020(12):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