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有关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基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有关思考

田静

西安市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陕西 西安 710000


要:我国康复医学模式在历经近些年来的发展、深入下,已经形成系统的康复规模,且康复医学在创新发展中,患者得到了更为良好的照顾。基于此,本文通过综述形式,记录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和思考方向,从而为康复医学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康复医学;发展现状;思考研究


前言

康复医学,其实就是临床中通过不同方面的科学性干预,达到减轻患者疼痛感,帮助其早日康复的一种医学对策,让患者能够以更为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治疗中,达到早日出院的目的[1]。康复医学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各个国家统一发展起来后,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根据以往数据的分析,在西方国家中,通过以骨科和物理医学为根基,形成一系列包含物理干预、作业治疗、语言改善、心理调节、康复干预等一系列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康复效果[2]。所以对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思考改善,可创新康复医学,从而为临床提供发展方向。


1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1.1 康复医学,如日方升

目前康复医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均朝向多元化的形式发展。目前外国的康复医学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和相对完善,无论是结构体系,干预规模上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欧洲的康复医学也正在朝向于一体化模式发展,我国目前康复医学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1.2 康复医学理念延伸和创新

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3]中,将医学类型分为保健、预防、临床和康复。目前康复医学主要是对,生病或者受到伤害的病患,进行康复干预,康复指导和治疗,从而起到对身体、心理恢复的目的,这也是目前现代康复医学的最终原则。当前对康复医学的研究中认为,康复医学实施中,始终应该将患者作为主导,从而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需求,且功能性训练应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相互联系,不可以不切实际为前提,导致患者需求不被满足;另外功能性干预应该和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作业活动相互联系,不可同化;应及时鼓励患者,经常开展功能性干预,且不仅仅局限于白日的活动,也应该通过治疗师的原则练习,尽可能让患者在一种技能学习的氛围中。

1.3 功能康复理念的进展

目前功能康复理念的实践证实,采用康复治疗可以记录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结果为:中枢神经系统一方面已经被损伤,另一方面又可以自行修复;同时中枢神经系统残留的内容存在较大的代偿效果;采用运动干预,可以提高运动行为能力;采用训练干预可以让一个系统承载着另外身体的功能;采用训练模式不仅仅可以对功能恢复,同时在脑部的相应位置也可以发生相应的形态结构变化。

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神经营养因子:不仅仅具有因子的特征,同时也能促进轴突的再生效果;神经生长因子[4]:不仅仅能够对交感神经刺激,同时也会让神经元体积增大;有相关人员报道,采用神经节苷脂能够对神经发芽进行增强,进一步促进肌肉神经的调节。

康复治疗情况:依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通过应用特殊性的运动方式,反射性的活动情况,机体本身以及皮肤的刺激,可以阻碍异常性运动;遵照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特征,从而治疗神经肌肉,尤其是中枢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神经生理疗法等,在目前康复实践的长期研究中,相应理论以及方式较为成熟,应用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5]

2 康复医学的管理对策

2.1 完善康复机构和服务的建设

当前,康复机构以及服务体系不完善,覆盖面相对狭窄,所以需要强化康复部门和服务的网络化管理特征,因此完善的主要方法为:①对工作管理结构和技术队伍进行综合性培养,建立资格验证部门;②达成社会化康复网络系统,包含组织网络,技术网络和康复服务网络等;③有条理的实施康复规划,对康复结果评定。

2.2 对服务对象扩张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主要通过三个阶段进展,第一个阶段为:康复医学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多是针对意外事故等患者;第二个阶段为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朝向慢性疾病,中老年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第三个阶段则为社会发展,康复医学发展对象逐步转变为亚健康患者。

康复服务的社会化特征:目前社区康复医疗服务对象,不仅仅包括伤残人士,同时也包含心血管疾病,脑部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在社区医疗人文关怀的趋势下,将社区康复,保健指导,医疗以及预防模式融合为一体,承担着家庭康复,康复干预,生活干预等,这也成为目前社区康复医疗发展的创新点。

康复服务的人性化特征:康复医学服务的人性化内容主要包含:将患者作为中心点,从患者的机体质量出发,达到提升生存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个性化全程康复追踪服务以及相应管理。康复医学包含危重症管理,临床干预,关怀人文,也要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坚决以知情同意为准则,从而做到保护隐私,达成康复的要求。目前我国康复医学以人和自然、社会以及环境和谐,协调发展作为主线路,关注生命健康以及疾病,强调人文性因素,全面考虑预防、预测以及个体化医疗服务。

一言以蔽之,在21世纪临床医学将以防病治病为主,进一步调整为增强健康,提升生命质量。在未来康复医学中,康复预防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未来康复预防体系中,将应用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开发出潜在的技能,调动主动康复的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方园,徐江,陆敏,等.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康复医学启蒙见习课程建设探索[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2):181-183.

[2] 顾文钦,周鹏,薛斌,等.以社区康复医学为代表的社区特色专科与全科融合式发展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3):370-373.

[3] 邹积华,陈淑萍,黄国志.康复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8):88-91.

[4] 张海娜,刘忠良,郭丽新,等.基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高等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以综合康复中心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69-70.

[5] 黄丹,袁光洪,黄云霞,等.任务驱动教学在全科医学生康复医学见习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4):4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