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李霖娜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061001

摘要目的研讨对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此研究抽取我院2019.8-2021.4内6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均给予膝关节镜术治疗,后遵从“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程序化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疼痛较轻,膝关节活动度较大,且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同时促使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关键词膝关节镜术;半月板损伤;程序化护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


全身最大的屈戌关节即为膝关节,可在屈伸活动的同时进行轻度旋转,而在体育运动、关节磨损等多因素的作用下,膝关节极易出现扭伤和骨折,其中以半月板损伤最为常见[1]。医疗技术的发展,致使关节镜手术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而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需在治疗期间辅以相关护理干预。为研讨对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特行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研究抽取我院2019.8-2021.4内6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均给予膝关节镜术治疗,后遵从“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男、女分别为14、16例;年龄22-53(38.11±6.25)岁;病程3-9(6.02±3.15)个月。观察组(33例):男、女分别为18、15例;年龄22-54(38.56±6.88)岁;病程3-8(5.56±3.41)个月。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详细登记其年龄、病情发展等基本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具体评估术后风险,做好风险预防措施。

观察组:程序化护理干预:(1)第一阶段: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重点关注患肢肿胀、血液供应。将治疗方案、围术期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消除其内心疑虑,缓解不良情绪,确保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术前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病床训练措施详细介绍给患者,运动一般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训练为主。(2)第二阶段:引导患者正确面对自身疾病,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术后 6h取平卧体位,弹力绷带包扎膝关节,伸直抬高体位,可将软枕垫在膝下来预防关节挛缩。冰敷膝关节48h,可预防关节腔渗血、渗液。(3)第三阶段: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讲解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将术后尽早活动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可促进血液循环并加速关节液分泌。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节奏及幅度,切勿过度训练。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用VAS评分[2]进行评价,分值0-10分,其中0分记录无痛,疼痛轻度记录1-3分,疼痛中度记录4-6分,疼痛重度记录7-9分,疼痛剧烈则为10分。膝关节活动度借助骨科关节量角器进行测量,以膝关节屈伸(主动)最大角度为准。膝关节功能借助Lysholm 膝关节功能量表(0-100分)进行,分值和膝关节功能呈正比。

1.4统计学内容

此研究所用数据均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设计表格并整理,后借助SPSS 22.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资料并展开分析。文中计量资料借助(x ±s)表示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借助%表示且用x2检验,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数据可见,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疼痛较轻,膝关节活动度较大,且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两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干预前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

组别

VAS(分)

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s(分)

时间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n=33)

5.56±1.232

2.02±0.14

78.22±5.23

96.52±8.36

19.12±0.41

62.23±8.52

对照组

(n=30)

5.41±1.36

3.63±1.12

78.41±5.33

82.23±5.66

19.63±0.52

55.23±5.12

t

0.5245

6.5674

0.3374

8.4511

0.1044

11.5589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通常由外伤、退行性病变以及炎症引起,会造成半月板破损,而患者多见“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疾病的进一步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病,多以关节镜手术为主,可控制临床症状并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但手术属于创伤,部分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会受限制,因此为确保后期的康复效果,手术常规治疗期间需辅以相关护理干预。

程序化护理以循证医学为原则,围术期将治疗、检查以及护理措施标准化,确保从患者入院起便为其提供护理服务直至出院,整个过程中通过高质量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确保让患者享受到优质且标准的医疗服务,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其预后[3]。此研究结果示: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疼痛较轻,膝关节活动度较大,且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两组数据对比,P<0.05。证实了对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镜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其护理依从性的同时确保后续康复措施顺利开展,继而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鞠晓杰, 李娜, 董杰,等. 探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8, 02(24):168-170.

[2]罗冬枚, 陈晓惠. 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10(20):103-105.

[3]刘雪希, 黄雪平, 陆泉. 程序化护理措施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镜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8, 31(1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