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优化

张德龙

身份证号: 41090119871012****

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安装越来越常见。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建立健全机电设备设计体系和质量鉴别标准,重视从业人员的培养,推动建筑工程朝着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1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的主要安装内容

1.1可重构处理单元的安装

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范围较广,但空调机组尤为关键,在布设可重构处理单元RPU时,较适宜的是将其置于机房或周边位置,在切实满足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分配剩余的接口,将其用于水流量计、照明控制等方面。不宜过度使用接口,宜预留20%~30%,以满足后续的拓展要求。

1.2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布线具有复杂性,应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选择专门的导线,再以规范化的方式将其有序布设到位。例如,通信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等均是关键的作业对象,在布设时需考虑到各自屏蔽线的设置要求。控制电缆以及电源线等宜遵循分槽、分段的布设原则。对于计算机、网关等各类电子设备,着重考虑其接地工作,较适宜的是将其连至弱电工程共用的接地干线上。

1.3输入设备的安装

输入设备所处位置应合理,以满足后续的调试以及维护工作需求。以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为例,不宜将其布设在管道焊缝部位;风管型湿度传感器所处位置应远离蒸汽放空口。于合适的位置布设输入设备后,可以减小周边因素对其的干扰,由此维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1.4输出设备的安装

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相关说明为立足点,合理完成输出设备的安装作业。例如,在控制电动阀门的箭头时,应当参照水流方向,要求两者具有一致性。为全面保证设备安装位置的合理性以及安装方法的可行性,在正式操作前宜模拟动作,对电动阀门的口径做出判断,若与管道口径不同,则适配减缩管件,以起到紧密连接的效果。

2智能化系统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要点分析

2.1合理预埋

①预埋过程中应适当增加预埋管道和预留洞口的数量,除了满足现阶段建筑机电设备的运行需求外,还要给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以便根据实际需求扩展线缆。尽管该预埋方式在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欠佳,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可以有效规避因扩展性不足而导致扩容成本增加的问题。

②智能化系统安装并非独立的工作,往往要与土建专业配合施工,此时需高度注重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前期做可行性验证,以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例如,专业管道穿主梁的情况容易影响结构的应力状态,随之破坏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可采用转接箱或地面线槽等方法,规避该问题;卫生间以及厨房对防水性能要求较高,需要加强防水设计并定期检查。

③智能化系统安装还有可能与排水、暖通等交叉施工,此时应加强屏蔽措施,规避受潮等问题。充分考虑建筑内部其他管道的布设情况,合理调整智能化管道的布设方式,两类管道保持足够距离,在条件允许时,智能化管道应尽可能布设在上方,使各管道独立运行,且形成的保护层厚度达到15mm及以上,发挥出全面防护的作用。

2.2线槽的安装

智能化系统普遍采用的是弱电电缆,在相应线槽的安装过程中需兼顾其与电气、给排水等其他管道线槽的位置关系,两者的间距达到30cm及以上。若因空间或其他因素的限制而需交叉敷设时,则优先将智能化系统的线槽布设在上方,其与梁底距离不可小于50mm,安装固定间距可按0.5m~1m控制。部分情况下,智能化系统的线槽将穿越楼板、墙体,此时对安装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做好接地工作。

2.3线缆的敷设

①线缆应具有完整性,中间不可存在接头,否则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信号大幅度衰减的情况。②在线缆两端分别设置标签,内容应完整且清晰可见,在实际施工中做好标记。③以设计要求以及规范为准合理控制线缆终结的余量。

2.4设备的安装

①智能化建筑系统含丰富的子系统,包含但不限于通信网络系统、自动化系统。因此,安装前工作人员要详细阅读各类子系统对应的说明书,准确掌握工作要点,按照要求将系统内各类设备安装到位。②在设备安装工作中,位置和标高为重点控制内容,需加强检查、及时纠偏,确保水平偏差不超过2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③安装时加强防护,避免设备磕碰;将设备安装至指定位置后予以固定,并采取接地连接措施。

2.5系统的调试

调试是判断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要途径。调试时,需有序测试系统的各线路,检查接地情况以及线缆的布设情况等;核对导线上的标志,判断其是否与施工图的内容保持一致;核对接线端子的压线,将其与接线端子表展开对比分析,确保两者具有一致性。

3加强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的建议

3.1加强保护建筑自动化设备线路

在安装建筑工程机电设备时,如果不重视建筑自动化设备线路的设置,会引发短路现象,一旦线路出现短路问题,电流值就会飙升到原来电力常值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进而导致火灾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尽可能消除短路现象,可采用短路保护措施,加强保护建筑自动化设备线路,在熔断器上增设自动化开关并限定额定电流,如果电流超出额定电流,自动化开关将自动关闭电源,实现保护机电设备、消除火灾等安全隐患。

3.2核心设备安装

在智能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核心设备的安装,现阶段应用的核心设备主要有远程处理机和输入设备。

3.2.1远程处理机

在智能建筑工程机电设备中,被监控的主要对象是空调机组。如果空调机组出现任何问题,业主的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巨大影响。远程处理机通过在一条线路上设置多个RPU,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具体来讲,远程控制机可以将整个建筑物上不同位置处的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然后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机组并予以控制,防止空调机组出现问题。

3.2.2输入设备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智能化,需要将具有自动化技术的机电设备及各种功能类型不同的传感器安装在建筑中。应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入设备,并对输入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确保所安装的各类传感器能够进行正常地数据采集和传递。

3.3搭建自动化的总系统架构

在智能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中使用的安装技术与其他常用的系统技术相同,均需要一个总系统作为整个设备控制的总指挥,通过电子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各个系统进行统一调度与管理。所以,为了提升智能建筑的使用性,需要构建一个自动化的总系统架构。这个总系统架构主要包括远程交换机设备、控制总线设备和中央处理器设备等。为了将上述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还需要针对每一个设备构建一个模块单元,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架构,由此实现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所有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置身于建筑智能化工程背景下,机电设备安装的重要性凸显,作为一项复杂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在主观上形成准确认识,做好规划,切实提高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房海萍.现代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J].湖北农机化,2020,(18):165-166.

[2]林国.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要点之我见[J].智能建筑,2020,(09):18-20+24.

[3]林祖涵.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现状及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20,(07):138+140.

[4]吴世明,乔兵锋.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现状及优化措施[J].地产,2019,(2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