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7
/ 2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赵贺滢 李梅

邢台市第九往医院 河北省 邢台市 05525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母婴床旁护理的问题,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得出产妇对医院产科护理满意度,同时在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是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将在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100例产妇为研究的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100位产妇分为实验组(50人)和常规组(50人),并且分配的方式是随机的。对常规组(50人)的产妇实施封闭式常规护理,对实验组(50人)的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住院记录进行对比,将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50人)的产妇在第1-3d的母乳有效吸吮次数方面明显的高于常规组(50人)的产妇,并且常规组(50人)产妇出现的吸吮障碍率为42%,而实验组(50人)的产妇未出现吸吮障碍,吸吮障碍率为0。此外,实验组(50人)的产妇在产科护理满意度方面(92%)要远高于常规组(50人)产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并且在产科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母乳喂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将在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100例产妇为研究的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100位产妇分为实验组(50人)和常规组(50人),并且分配的方式是随机的。实验组(50人)产妇的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在(30.67±2.21)岁;孕周期在32-41周之间,平均(34.2±0.9)周;生产次数为1-3次,平均的生产次数是(1.06±0.67)次。常规组(50人)产妇的年龄在23-39岁,平均年龄在(32.17±0.69)岁;孕周期在32-41周之间,平均(35.4±0.8)周;生产次数为1-3次,平均的生产次数是(1.12±0.28)次。实验组(50人)和常规组(50人)产妇在年龄、孕周期以及生产次数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第一,此次研究中的产妇和家属都是自愿参加的,并签订了实验告知书。同时本次研究已经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第二,本次研究中的产妇身体均为健康无其他病症。

1.2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50人)产妇在生产过后实施封闭式护理。50例新生儿由10名护士进行分管,每位护士要负责5名新生儿的护理,在同一时间将新生儿进行集中洗澡、游泳和抚触等护理。同时护士要对产妇进行产后知识宣导,其中的内容包括对母乳的喂养优势、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以及如何进行6个月母乳喂养等内容。

实验组(50人)产妇在生产过后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在每天上午对新生儿进行沐浴和抚触,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均由责任护士来进行,保证每次护理均为一对一护理。在进行母婴知识宣讲的过程中也是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的,其中包括母乳喂养有关的知识、新生儿的护理等等,当护理结束后要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进行一对一指导,一直到产妇能够熟练掌握新生儿喂养的技巧为止。

1.3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50人)和常规组(50人)产妇在第一天到第三天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记录新生儿有效吸吮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次数,并统计产妇和家属对我院的产后护理的满意度,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研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

表1 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统计表

组别

例数

第1d有效吸吮次数

第2d有效吸吮次数

第3d有效吸吮次数

吸吮障碍率

实验组

50

11.23±7.66

10.37±2.69

9.21±8.15

0(0)

常规组

50

6.29±2.63

6.78±1.29

5.96±4.57

21(42%)

通过表1看出,实验组(50人)在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要高于常规组(50人);实验组(50人)未出现的吸吮障碍,要高于常规组(50人)的吸吮障碍率(42%)。

2.2两组产妇对产科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 两组产妇对产科护理满意度对比统计表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常规组

50

13(26%)

21(42%)

16(32%)

34(68%)

实验组

50

18(36%)

28(56%)

4(8%)

46(92%)

通过表2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50人)对产科护理的总满意程度(92%)要高于常规组(50人)对产科护理的总满意程度(68%)。

3.讨论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大众对产后护理方面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产科护理的不断完善和改革[1]。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医院在产科护理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新生儿沐浴、抚触以及相应的护理等等。在进行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产妇和家属会对新生儿的离开产生担忧的心理,担心护理人员报错了新生儿,担心新生儿在护理的过程中是否会得到细心的照顾等等。因此,本次研究通过采纳母婴床旁护理改善这个问题,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工作在床旁完成,产妇和家属能够直接观察护理的过程,甚至还能够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来。产妇每天和新生儿进行多次接触,能够很好地增进亲自感情,并进行及时的母乳喂养,从而能够增强新生儿的吸吮欲望和吸吮能力[2]

由于很多初产妇缺乏自身的护理和新生儿喂养等方面的经验,所以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母婴床旁护理内容包括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进行新生儿第一次吸吮、母乳喂养的姿势、每天吸吮的次数以及乳头护理等等。母婴床旁护理不仅仅明显的提高了产妇和家属对医院产后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加强产妇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信任感[3]。通过调查发现,实验组(50人)产妇在产后第一天到第三天中新生儿的有效吮吸次数要高于常规组(50人)产妇,出现的吸吮障碍次数也明显的低于常规组(50人),并且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50人)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组(50人),由此可见实验组(50人)中的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方面的成功率要高于常规组(50人)。

总之,母婴床旁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能够得到更好的满意程度,应当在临床中进行大理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鲸西,马玉燕,章朋,王晓文.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层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7):38-42.

[2]周艳,李月华,戴丽芬.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联合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后康复的作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7):110-112.

[3]承胜群.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