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STEAMI)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心肌梗死患者( STEAMI) 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的价值研究

易姗姗 张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401120

摘要目的:探究对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接收心肌梗死急诊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1:1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另外30例为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就抢救结果来看,试验组较参照组明显各项结果更优(p<0.05);就患者护理满意度来看,试验组较参照组比例更高(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治疗时应用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性,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诊治疗;综合护理;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发病速度快,致死率极高[1],一经确认要立即就医,否则会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缺氧窒息[2]。急诊救治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把握黄金时间,而在急诊中应用正确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加快抢救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3]。本文对我院急诊室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急诊室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参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2.38±0.65)岁;试验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2.64±0.82)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可以作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辅助主治医生手术等工作。

试验组应用细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护理人员要主动帮助患者家属走绿色通道,避免由于挂号等耽误治疗的黄金期;在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第一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立刻进行吸氧、心电图监测等措施,向家属询问患病史并及时将监测报告汇报给主治医生,由医护人员共同商议救治方案;为患者注射抢救药物,保证患者在主治医生抢救之前维持生命体征。第二,保证每一名患者有至少两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一名在左侧负责帮助患者吸氧,另一名在右侧帮助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心室除颤等;对需要抢救的患者及时帮助医生进行心肺复苏及按压等工作。第三,患者治疗后还未脱离危险期,要持续关注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情况,转运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电情况,如果出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报告给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中的抢救结果,主要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分,10分为非常满意,6-9分为比较满意,5分及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抢救结果与护理满意度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主,计数用n %表示,x2检验,计量用61b1bc3a4f360_html_3e5842810d5b31dd.gif ±s表示,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结果对比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较参照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用药时间和抢救时间明显更短(p<0.05),有统计学差异。

1两组患者抢救结果对比(61b1bc3a4f360_html_27eb16cee4de8e27.gif±smin


试验组(n=30)

参照组(n=30)

t

p

分诊评估时间

1.01±0.12

2.35±1.15

6.347

0.000

心电图监测时间

3.98±1.24

8.95±2.35

10.244

0.000

建立静脉通道时间

3.51±0.38

7.92±1.35

17.222

0.000

用药时间

4.25±1.62

8.64±2.62

7.805

0.000

抢救时间

41.38±7.06

68.29±6.52

15.337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00%,试验组较参照组患者总满意度更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试验组

30

19(63.33)

9(30.00)

2(6.67)

28(93.33)

参照组

30

15(50.00)

6(20.00)

9(30.00)

21(70.00)

t





5.454

p





0.019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老年病,患病人群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4],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如果错过治疗的黄金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急性病症的治疗不仅要求有专业的医疗手段,更离不开专业的护理干预,常规的护理干预速度慢,抢救时浪费了很多身体检查的时间,导致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细节护理手段通过对患者从接诊到进入急诊整个过程全程陪伴,节省了急救前的时间,为抢救提供了保障[5],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对我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参照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用药时间和抢救时间明显更短;试验组较参照组患者总满意度更高。以上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在急诊中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发展,对治疗心肌梗死有很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丹. 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205-206.

[2] 代晓丽.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3):154.

[3] 周阿姣.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干预综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1(7):140.

[4] 熊亚莉,王平,谭莉. 优质护理在绕行急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7):102-105.

[5] 李凌. 三维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4):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