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管理对供应室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2

目视管理对供应室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刘永芝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 , 贵州 乌当 550018

摘要:目的:研究目视管理对供应室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7月收集的供应室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目视管理,对比实施管理方法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手术器械相关质量和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经比较发现,管理后的医源性感染率和手术器械污染率明显更低于管理前;管理后物品包装合格率及器械有效验收率等分别明显高于管理前(均P<0.05),工作人员对管理后的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目视管理有助于防止院内发生医源性感染及手术外来器械的感染,且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目视管理;供应室;医院感染

引言:

伴随侵入性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敷料、以及器械等致使医院感染情况出现率持续升高,无菌物品特别是重复运用的器械、敷料等的存放、清洗与包装等和感染情况产生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在此情况下,强化进行消毒供应室规范质量管理则显得至关重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工作内容包括消毒处理各类污染物、使用过的敷料、手术室外来器械等。一般而言,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医院的整体质量,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针对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控制主要为清洁度、微生物数量和无菌控制,上述各环节为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旦缺乏对某一环节的严格质控,即会使管理人员的灭菌意识薄弱、清洗质量低、消毒效果差及达不到灭菌要求等。故而,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是医院预防院感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实施了目视管理,并对管理前后的整体质量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07月我院收集的供应室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其中消毒供应室包括工作人员6名,均是女性,平均(48.1±8)岁,平均工作年限(26.83±10)年。上述人员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1)组建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与护士共同组成管理小组,根据科内仪器、器械质量及感染控制进行分类,针对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制定管理方法,对科室人员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估。(2)定期培训:邀请有关专家采取现场图解讲述的方式进行定期目视管理培训,内容包括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内容、器械包组成和质量管理等。(3)颜色分类应用: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标识为污区、包装区和发放区,促使工作人员可直观的了解不同区域的分布和平面结构;采取不同颜色区分不同性质的工作,其中针对污染区指导工作人员穿戴黑色防水围裙;仪器设备管理:在设备旁标识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指导工作人员谨遵操作规程使用。将新增设备的相关信息和交接班注意事项标识在记事板,由科室专人建立管理并建立台账,定期检查仪器是否处状态于功能。针对特殊仪器需在醒目位置摆放特殊仪器的相关说明书和注意事项,采取不同颜色的标签纸予以区分,归类摆放。应将仪器相关事项落实到位,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纰漏。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管理方法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手术器械相关质量和工作人员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消毒供应室管理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比较

经比较发现,管理后的医源性感染率和手术器械污染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消毒供应室管理前后的手术器械相关质量比较

管理后物品包装合格率及器械有效验收率等分别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

2.3消毒供应室管理前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工作人员对管理后的满意度更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供应室,需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加以贯彻和执行,这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重复运用的敷料以及器械等处在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的状态之中,进而保障其整体质量,从而为各个科室提供更为安全的敷料和器械等,以在此层面切断细菌感染的途径。强化培训管理人员,为进行规范性质量管理的一项关键任务,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来说,其质量控制意识,专业技能以及知识储备等,均会直接影响到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质量管理效果,也会影响到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率。所以说,还务必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等,让其能够更为高质量的开展规范管理工作,以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感染情况。除此之外,还应针对于医院的真实状况,有的放矢的制定管理制度和质量规范等,严格控制重复运用的敷料以及器械,切实贯彻良好的管理理念,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质量管理成效[1]

。在进行规范质量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检验合格率,也相较于从前获得了大幅提升,这更能够说明规范质量管理对于医院具备积极的作用。消毒供应室主要是为医院提供无菌医疗物品,目的是保证工作治疗和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区域、人员管理等多环节,一旦缺乏对各个环节的严格质控,即可能导致管理人员的灭菌意识薄弱、清洗质量低、消毒效果差而达不到灭菌要求等[2]。这些不良因素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患者的感染风险,可致院感出现,严重者可致命,故而尽可能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各个工作人员一目了然显得尤为重要。目视管理是经视觉致人意识改变的一种方法,其主要采取颜色、标识等管理工具。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消毒供应室中心采取了目视管理模式,即首先通过颜色的差异性设置区分相关物品,帮助工作人员可显著了解到不同区域的分布和平面结构,进而严格把关各区域环节质量管理,降低工作人员的错误概率[3]。其次设置责任看板,将操作区规章制度贴上墙作为操作指南,将工作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方法公布,使之及时了解三区工作状态,并针对此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在各种重要设备旁标识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引导工作人员完成供应室的规范操作[4]。经过目视管理可帮助供应室工作人员直观的接收信息,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进行自我纠正与控制。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的医源性感染率和手术器械污染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说明,目视管理可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综合减少了感染发生。数据统计发现,目视管理后的手术器械相关质量及工作人员满意度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这可能是由于目视管理可清晰为工作人员提供仪器设备的参数、操作指引及设备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即可及时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质量,并获得工作人员的认可[5]

综上所述,目视管理有助于防止院内发生医源性感染及手术外来器械的感染,且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具备推广优势。

参考文献

[1]余佩.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8):120-121.

[2]田玉芹.完善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8):42-44.

[3]王曼维,郭榕晨,龚雪涛.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干预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4):731-735.

[4]段春莲.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86-1687.

[5]李燕燕.完善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