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浅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教学

吴柏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改的重点和核心任务,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情感教学个性发展


计算机应用是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是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是计算机学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是对在社会活动中的如何参与和实施给予方针指导的活动。

计算机应用分为数值计算和非数值应用两大领域。非数值应用又包括数据处理、知识处理 ,例如信息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 、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主要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技能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了专业技术能外还应具有与本专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理论两种途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现在,计算和模拟已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三条途径。


计算机与有关的实验观测仪器相结合,可对实验数据进行现场记录、整理、加工、分析和绘制图表,显著地提高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优质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在理论研究方面,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可代替人脑的若干功能并加以强化。古老的数学靠纸和笔运算,现在计算机成了新的工具,数学定理证明之类的繁重脑力劳动,已可能由计算机来完成或部分完成。


计算和模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常使一些学科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空气动力学、气象学、弹性结构力学和应用分析等所面临的“计算障碍”,在有了高速计算机和有关的计算方法之后开始有所突破,并衍生出计算空气动力学、气象数值预报等边缘分支学科。利用计算机进行定量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是如此。例如,在人口普查、社会调查和自然语言研究方面,计算机就是一种很得力的工具。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常常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产业结构中已出观了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知识产业等新的行业。计算机应用,具备计算机硬件技术能力、软件技术能力、8位、32位嵌入式微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 C系列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可视化编程技术、Linux操作系统、接口技术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测控装置制造企业,民用电子制造各类企业从事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工业测控装置,民用各类智能电器的维修工作。计算机还是人们的学习工具和生活工具。借助家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网、数据库系统和各种终端设备,人们可以学习各种课程,获取各种情报和知识,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如订票、购物、存取款等),甚至可以居家办公。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与计算机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技术现象而且是一种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现象。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培育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意识较为薄弱

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习心态不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只是通过教师传授这一途径接受知识,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因此,很多进入学校的学生抱着一种学习一技之长的心态,并且将其作为将来谋生的手段,这样的想法很难在学习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而且功利性太强不利于提升其他能力,他们认为计算机素养的高低与否与将来的职业并没有关系。这些片面的认识和想法导致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降低,且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二)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即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但是他们大多用来进行网络聊天、购物或者玩游戏等,很少有人充分运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即便有,也只是在任务的驱使下机械地去完成,并没有浏览各种学习网站和平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懂如何检索和加工信息,利用计算机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的讲解局限在了课堂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本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边讲边练的方式,将课本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感性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到专业的教室去上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结构以及功能在头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训练方面,教学的思路首先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展开实践性的练习和训练,走的是理论——实践——理论的路子,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起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实践——理论——实践的新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动手实践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理论课程,从理论课程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海东《基础教育参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2006,8。

[2]王云飞《世界教育信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2008,8。

[3]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第二版).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

[4]程庆梅刘天华《计算机网络实训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5]柳青《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