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建设中的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探究市政建设中的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刘志刚

赤峰市金川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政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而在市政建设当中,经常会碰见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这些地质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话,不但对于工程的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同时对于其使用寿命也存在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市政施工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建设更加顺利,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关键词:市政建设、常见地质问题、处理方法

1.岩土工程常见地质问题分析

1.1荷载过大导致基础沉降

岩土工程中,由于建筑物荷载过大而引起的沉降主要是因为欠固结土在建筑物荷载与自重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在固结过程中而导致的基础沉降。我们把天然土层在历史上长时间经受的固结压力称为前期围结压力,而当现有覆盖土层的自重压力大于前期固结压力时,则称该土层为欠固结土。比如:人工填土、新近沉积粘性土等。由于它们的沉积时间比较短,并且在岩土的自重作用下还没有完全固结,不能达到稳定,从而引起欠固结土的沉降。还有建筑物地基的附加应力也可能导致欠固结土的沉降。

1.2地下水的超量抽取引起地面沉降总结大全

地下水的超量抽取而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后,在降深范围内土层因为天然重度的变化而导致地基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土层固结,导致地面出现沉降现象,对周围的相关建筑设施设备、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实际降水时,要合理地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且在预计沉降较大时,在抽水期间要对相邻建筑物的地面水位和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分析水位沉降趋势,并提出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相关措施。

1.3坑壁土体的位移

在土质条件比较好、基坑不太深、有足够的空地并且基坑周围无相邻建筑物时可以考虑放坡开挖,而基坑的垂直开挖都需要支护,在没有支护条件下边坡土体的位移是由于坡顶堆放建材的荷载增加,还有车辆行驶和打桩等振动改变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土体中的含水量增加,降低了土的抗剪强度,由于深基坑开挖没有及时支护、支挡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回填不紧密、坑壁土体和支档构件接触不好都有可能造成边坡土体的过量位移。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处理方法

2.1设置垫层

在处理地面裂缝的时候可以采用设置垫层的方法,由于产生裂缝的地面缺乏相同的稳定性以及施工条件,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在其上面进行垫层覆盖,使其整体机构以及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但实际是施工工作中,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地震、基底断裂活动,有的是因为地面沉陷、滑坡,碰见不同的情况要灵活选择垫层。一般在施工中最常用的垫层是砂、沙砾灰土。但是考虑到裂缝裂开的程度,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也可以采用土工格栅、沙砾以及片石等对裂缝进行综合处理。具体情况的不同,往往采取不同的办法,诸如是地面沉陷的话,就可以采取一般的办法,用沙作为垫层对其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是基底断裂活动造成的裂缝的话,就需要我们采用格栅、沙砾以及片石综合的办法,这是因为其内部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结构稳定性差,单一的办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保证施工效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市政建设的时候,如果其沉降值影响到了设计目的的话,需要及时更换路线,或是采取其他的有效办法,不可麻木施工,以防止产生安全隐患。

2.2进行换填

在进行市政施工时,对于一些沉陷现象以及由于土体松散造成的地质问题,我们可以用换填的办法来解决。换填就是把土体表层的不利于施工的土层挖除,用那些有利于施工的土壤代替。这个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果是对于地质问题比较轻微的现象,换填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其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还能就地取材,又能节约成本。在市政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情况,需要我们利用换填法来解决。如果发生问题的路段是由于土体松散造成的开裂,在表层的松散土的面积不大,并且方便进行挖除的时候,利用换填法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既能节省成本,又避免了夯击、垫层等麻烦。如果一些土层受压沉降比较大的时候,这时候需要进行换填。因为这时候的土层无法保证施工效果,除了做好相应的换填准备工作,还需要进行防水排水的准备。比如公路建设的时候,就要做好边坡防护,以及相关的排水工程。对于回填材料的选择,原则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能用的材料,如果当地有充足的沙砾或者灰土等材料的话,利用当地的换填材料,这样可以减少运费以及材料的成本。

2.3表层排水

在市政建设如果遇到一些土质本身相对较好,但是包层含有大量的水的湿陷性土壤或者软土地基的时候,需要先对其进行防水处理。只有先把表层的水排干净,才能通过夯击或者其他方式来降低其土层的含水量,使其能够保证机械的正常施工。排干净表层的水后,需要将土层的表层晾干,之后再对其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测试,看其是否符合施工的条件,如果其含水量还是大的话,可以采取夯击的办法,去除其多余的水分,经过反复的测试,确保其含水量能够达到施工的要求。在施工的时候要尽量将路面进行平整紧实,这样如果遇到下雨等天气,就可以发挥很好的排水效果。随着工程的深入,还需要设立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止雨势过大,造成施工环境恶劣,浪费了先前的成果。

2.4抬高地基

在市政施工的时候,还会遇到某些地段的土层胀缩情形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其中的矿物质由于温度升降导致其水溶性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市政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诸如新疆地区的酸性土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硫酸根,这就导致其很容易产生冻胀等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裂缝或者沉陷,针对这样的土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防水处理,需要在路基的底部设置隔水层,使其免受水的影响。并且还需要抬高地基,防止水的毛细作用,这样能有效地解决土层的胀缩情况。

2.5添加剂法

我国的气候变化范围比较大,在处理由于干湿情况所导致的膨胀土以及淤泥软土层的时候,换填、垫层等方法往往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寻找其他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使市政建设更具保证。诸如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由于软土地基存在着强度比较小、承压能力比较弱,其土质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队伍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喷浆法,其主要是利用大型机器来改善土壤的构成情况,主要添加剂是水泥,每平方米只需要50kg的水泥,相对投入不是很大。在进行添加时,体层的强度增强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取得了很好的加固效果,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施工中运用比较广泛,其具有经济性、便利性、科学性、环保性等特点,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尤其适合。

结束语:在市政建设中,由于施工对岩层、土体的影响及破坏而产生了各种工程地质问题。文章通过对几种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的介绍,分析了各种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以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处理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源.探究市政建设中的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J].智能城市,2018,4(02):17-18.

[2]丁保国,殷永清.市政建设中的常见地质问题和处理方法[J].中华建设,2013(01):146-147.

[3]余贤高,凌德富.市政建设中的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