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覃东华

佛山三龙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工程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关乎建筑工程的完工质量能否达到设计标准,所有参建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把控。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提高建设质量,从而为建设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质量;人员管理;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上下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管理给予了格外的重视[1]。一方面是因为有序的工程管理,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因为提高工程管理,有利于降低建筑的造价,提高项目的收益。因此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问题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安全管理的问题就愈发突出。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总体较低,个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时有违规操作。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管理,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施工安全的必要投入,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及提供必须的劳保用品,没有制定高效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致使施工人员在施工安全上得不到保障,工程无法顺利完成。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经济利益时也应兼顾安全,安全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施工过程不能只追求速度,忽视施工质量,更不顾安全管理,这会给建筑的建设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成本与质量的问题

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内容十分复杂,但是承包方要求的工期短,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工程建设的任务,否则就容易出现成本损失,甚至重大亏损。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检查流程不严格,使用劣质材料,而使用劣质材料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若竣工验收环节检测出问题,还会导致返工,严重拖慢了工程进度,甚至增加了项目的造价,造成成本损失。

(三)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大型机械不断涌入建筑领域,不仅大幅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平,还提升了建筑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实际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却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问题,如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未进行职业培训,设备操作不规范,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调配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还造成成本增加,因此,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四)监督力度不足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对于施工单位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由于环境、人员、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建筑工程承包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项目执行责任由项目经理承担,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向分包商提交报告,总承包单位将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有的项目单位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使用了劣质材料,如果相关的监督机制和激励不健全,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网,并加强施工设备材料的管理,避免材料和设备掉落,对施工现场人员造成伤害。二是严格控制施工的时长,高温天气避免施工人员高温作业,防止施工人员出现中暑。以及禁止盲目追赶工期,让工人过渡加班。三是在搬运和材料堆放环节,如果材料堆放不当,操作有误,有可能引起材料坍塌伤人的问题,现场的材料应当合理绑扎,有序堆放。四是加强用电管理,管理人员及时检查现场的用电情况,避免出现违规用电。

(二)加强成本与质量的控制

基于建设单位监督体制漏洞的问题,要完善成本量控制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沟通协调,尤其是是以下方面需要重点改进。一是施工单位在开工期间应当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比如人工劳动成本包含了管理人员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费用以及生产工人劳动的直接费用,费用计算十分复杂,需要进一步优化预算的计费结构,使得预算费用结构能够简单化。二是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还需要完善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激励制度,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筑工程包含的施工项目较多,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较多,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因缺乏协调造成交叉施工部份的反工,延误工程的工期,同时通过协调还可使施工单位及时解决突发问题等。

(三)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力度

由于大型建筑项目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需要有关部门加强设备的管控,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严格按照相关保养规范和标准进行。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需要检查设备性能以及安全证书,并且要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必须持证上岗。因此要落实如下工作,一是当项目施工中需要应用新设备时,施工单位需要组织岗前训练工作,保证员工能够懂得正确使用设备及设备的禁忌事项。二是提升维修员的维修技能,对于一些频繁使用的工程设备,出现故障难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三是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调配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设备出现闲置和浪费。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体系

随着大型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施工项目越来越复杂,因此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系,可以为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在建立监督体系时,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情,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督管理的实际水平,当工程项目中出现了施工质量问题,通过监督管理体系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要求工程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各个部门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监督管理体系的要求稳步推进施工进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结语

总体而言,加强施工管理对于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还能够降低建筑的成本,提高施工单位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管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人员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制定质量控制体系,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更快更有效的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 2014, 000(014):106-106.

[2]王延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7(3).

[3]白晓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6(12):147-148.

[4]陈刚.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000(012):2219.

[5]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旬刊,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