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

赖永钦 通讯作者: 封妍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针对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研究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同时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视觉素养内容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措施, 以期能够对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献上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视觉素养;混合式


1前言

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认识、应用、创作能力的概括, 人类借助视觉感官系统, 对这个世界进行了解,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但是本能不代表能力, 能力是后天培养的, 要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获得, 而这个通过视觉进一步认识、开发和了解外部世界, 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 就是视觉素养。在当代, 网络技术高度发达, 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视觉信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对视觉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正是因为如此, 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研究才显得更加重要。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视觉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2.1 培养视觉素养能够满足大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需求

在以往的印刷时代当中, 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为书面文字交流, 这也就意味着那个时代中的学习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读写素养。然而, 在正式进入到信息时代以后, 高校中的大学生则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来获得图像与图形等视觉信息, 进而让当代大学生的素养要求发生了悄然的改变。为此, 教育者有必要去教会学生对视觉语言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在日后获得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更为准确和及时地思考和处理。

视觉信息本身具有着较强的隐喻性特征, 在画像中可以蕴藏着大量的信息与思想内涵。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加入视觉素养的教学内容则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敏锐地捕捉各种类型的视觉信息, 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有益知识。除此之外, 在增加学生知识获取渠道的同时, 大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储备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利用计算机软件来任意地调节图像的对比度、颜色、视觉以及维度等, 在无形当中拓宽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发展空间。

2.2视觉素养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视觉素养同人类的右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培养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可以充分地开发他们的右脑。通过科学研究表明, 人类的情感变化、形象经验都是受到右脑支配的, 教育者通过对大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右脑的灵活性, 同时还能够全面激发出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3培养视觉素养能够让大学生参与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类型的高校艺术设计课堂中, 教育者最多采用的就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事实上, 针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视觉能力是他们轻松学习的一项重要法宝, 其不仅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各种符号与图像信息来获取知识,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趣味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视觉对象特征的实践观察以及图式思考的课堂小游戏等等。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视觉素养培养的措施

3.1营造良好艺术氛围, 调动学生对艺术的主观认知性

艺术专业的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重点, 学生艺术素养的高低, 与其主观能动性有直接联系, 但是目前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汲取专业艺术知识的过程中, 缺乏学习主动性,并且对于混合式的学习方式不了解,实践次数少或者是没有实践。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对艺术缺乏主观认同感, 当然也体会不到艺术素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一部分学生则是认为自己缺少艺术细胞, 艺术素养也得不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应该懂得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 充分调动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学习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简单的设计知识与软件操作技能是无法满足其专业要求的, 学生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教师要明确这一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同时, 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 通过奖励优胜者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艺术认识能动性, 以及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使学生能够获得长期的熏陶和感染。

3.2增设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 指导学生构筑基础艺术知识体系。

大学生艺术培养的关键途径就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积累,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生活只是以及人文科学知识与艺术理论知识等等。以广告专业为例, 该专业的学生就必须要包括PS, 3DMAX和Flash等软件的操作。与艺术专业课程相比, 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 则是从基础教育开始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 获得相关的知识积累, 而艺术方面, 与美术相关的素描、色彩等设计, 都有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及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只有艺术类相关的专业课程, 尚不完善,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发展, 也抑制了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

由于每个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的数量有限, 广告设计专业不能与艺术相关的全部理论课程保持一致, 但是可以选择与广告设计相关的美术理论课程。包括美术概论、书画鉴定以及中华画论概要等等, 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构筑基础艺术知识体系, 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 并不断促进其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以及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而仅仅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当然是不够的, 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开设与音乐相关的课程, 包括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鉴赏等等。在现代媒体广告中, 配乐对广告的影响很大, 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对其未来的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 使其能够不仅仅局限于平面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动态设计中。

3.3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 参与艺术活动和实践训练

学习理论知识是培育艺术素养的基础, 其后需要在艺术活动中升华, 在实践训练中展现。在组织和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中, 学生的情操可以深受陶冶, 艺术素养得以升华。广告设计的实践训练, 既能在作品中展现学生的艺术素养, 又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艺术素养在广告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并帮助其认识自身的不足, 推动学生自觉提升艺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必然要紧紧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媒体平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的学习。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写作,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进而逐渐完善其艺术审美结构, 提高其专业修养。比如: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 接收更多的实时设计推送, 随时掌握设计方面的最新消息等等。在学校中, 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设计交流会, 将自己的设计理念, 相关素材和作品分享出来, 大家互相交流看法, 在分享心得中共同进步。在学习纷业知识和艺术知识之后, 实践训练是全面展示学习成果的最好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报名参加广告设计大赛, 寻找与纷业相关的实习, 努力参与优秀作品学期展览, 甚至可以在兼职网站为他人提供设计服务等方式获得实践机会, 增强学生广告设计的实践演练能力, 提高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唐若梅,汤俊冰,媒介融合下的艺术设计——试论跨界设计的发展前景[J].创意与设计,2011(2)

[2]李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279-280


作者简介:赖永钦,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2001年7月21日,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封妍,女,汉族,山东日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室内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