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控视角下的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基于内控视角下的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

王琳丽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51

要:科研事业单位作为从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在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尤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对各种科研攻关项目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投入的科研经费也呈现出逐年上涨趋势,如何对科研项目经费实施有效管理与精准筹划,以提升经费利用率,确保每一个科研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已经成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将紧紧围绕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内控视角;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策略


“内控”即内部控制,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来说,内控视角主要是基于“内部会计控制”而言,通过内控机制的实施,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资产安全,确保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因此,在内控管理视角下,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也将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过渡,进而促进各个科研项目的高效实施。

1 内控视角下经费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价值体现

不同于其它类型的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广泛,资金支持部门涉及地方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以及农业管理部门等,基于对资金多样化来源渠道的考虑,项目经费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当中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对项目经费的合理规划与事先预控,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各个科研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科技研发人员也不必为经费短缺而担忧。另一方面,对增强科研财务数据的精准性与真实性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通过对项目经费的有效监管,可以大幅降低资金使用风险,避免出现人为贪腐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内控视角下,科研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得以健全,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也在悄然之间形成,在这种形势之下,科研项目经费能够既得到高效利用,同时,也能够为地方财政部门节省大量的投入资金。

2 内控视角下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内控意识薄弱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常常出现“重科研、轻管理”的现象,只关注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结果,却忽略了各项经费的使用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进而给地方财政以及上级主管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单位主管领导内控意识薄弱,导致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逐步弱化,加之管理机制的执行力严重欠缺,使得大量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大幅降低[1]

2.2 监督措施不力,评估机制欠缺

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部门监管力度缺失,或者人为操控经费现象严重,以至于部分经费被私自挪用,在这种情况之下,科研项目的实施进程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在科研事业单位接收到财政部门或者上级主管单位划拨的项目经费后,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使用评估环节,导致某一个科研项目所需的经费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而经费的去向问题则难以调查清楚,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财务风险,经费使用全过程也将失去有效控制。

2.3 工作衔接不顺畅

内控视角下,科研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都被赋予了相应的内控职责,比如财务管理部门,首先需要对内部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对不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条款内容,应当及时予以剔除,然后针对各岗位从业人员,需要编制适时可行的岗位目标责任,最后,则需要对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与结果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但是,由于部门之间、各岗位人员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机制,在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经费的具体用途,项目的实施难度,经费使用多少等信息无法反馈给相关部门或者直接责任人,这就导致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出现工作脱节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自科技强国战略提出以后,国家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投入资金逐年递增,除此之外,科研事业单位所接收的研发款项,有一部分并不属于国家财政范畴,因此,这部分资金往往在单位的财务账目上无法体现出来,甚至有的单位将这部分资金挂靠在其它单位的财务账目上,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资金监管难度,以至于个别部门为了添置科研设备,并未经过事前评估流程,而使用的经费在本单位的财务账目上也并未列支,这就造成了大量科研项目经费的过度浪费,而科研单位本身也将面临巨大的资金与财产损失[2]

3 基于内控视角下的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策略

3.1 健全内控体系,创设内控环境

项目经费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不仅能够提升项目经费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但是,如果项目经费管理绩效差强人意,经费的用途与使用性质不清晰、不明确,将极易出现资源浪费或者经费流失现象,进而给科研事业单位以及地方财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规范项目经费管理,科研事业单位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经费管理工作能够在良好的内控环境中进行,这样,财务从业人员以及各部门才能够认识到项目经理管理的重要性。比如根据单位的经营规模以及科研项目的重要程度,可以组建一个内控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分别在各部门当中选派一名管理人员担任,然后,对小组成员的监督管理职责予以划分和明确,最后,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全过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监管,以此杜绝经费使用管理死角,使项目经费的最大化价值得到切实体现。

3.2 健全风险评价机制

项目经费使用风险是时刻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于每一个科研项目本身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或者受到外界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极易中断,进而增加了项目经费的使用风险。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价机制,其内容应当涉及风险预判、风险研究、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排除措施等。比如科研事业单位在申报科研攻关项目时,首先需要考虑项目实施的主客观因素,诸如主观人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因素等,然后结合这些因素可能给科研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对项目经费数额予以确定,为了提高申报项目的成功率,当经费申请数额确定以后,科研单位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此对项目经费数额进行合理调整,在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使项目经费和相关的配套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3]

3.3 完善沟通协作机制,强化过程监管意识

预算控制是强化项目经费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在编制预算计划时,如果仅仅依靠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力量,预算计划内容也将流于形式,预算执行力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提高预算执行力,使项目经费得到高效利用,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以及各岗位人员能够针对项目经费的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对预算方案进行深度剖析,以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为了避免项目经费滥用情况的发生,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在各部门当中挑选责任心强、从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对违规人员,应当根据内部奖惩机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结束语:

内控视角下,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应当本着“高效利用、杜绝浪费”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内部组织机构职能,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养,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控制,在确保科研攻关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为地方财政以及上级主管单位节省更多的资金与资源。

参考文献:

[1] 蔡丹静. 基于内控视角的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J]. 管理观察,2018(9):126-128.

[2] 李冲. 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研究-从资金内控视角出发[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9(6):20.

[3] 邱子蕊,耿广猛,雷娟. "放管服"视角下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目标构建和优化措施[J]. 财经界,2020(21):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