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背六法联合悬吊训练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4

脊背六法联合悬吊训练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临床观察

闫江涛 成 秋 姚 娜 樵 成 *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710032

摘要目的:观察脊背六法推拿联合悬吊训练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10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脊背六法推拿疗法联合悬吊训练,两组均治疗1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采用粗大运动测试量表(GMFM)进行各能区评分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脊背六法推拿联合悬吊训练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脊背六法推拿 悬吊训练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脑性瘫痪(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或姿势异常[1]。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脑瘫发病率为2.48‰ 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2]。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特点是躯体控制能力差,不自主运动增多,运动姿势及肌张力的波动性也是该型脑瘫的特点之一,由于不稳定肌张力和部分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患儿出现较多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严重影响患儿的粗大及精细运动功能,临床康复较难。笔者近2年来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脊背六法推拿联合悬吊训练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50例,主要观察该疗法对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来源 100例患儿均为我院确诊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住院患儿,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岁—6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1例、观察组2例在观察过程中脱落,疗效总结对照时排除该3例,即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1-5.5岁,平均年龄(3.63±1.44)岁,病程0.5-5年,平均(2.12±1.14);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5±1.27)岁,病程0.5-5年,平均(2.05±1.07)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指标项

治疗组

对照组

统计量

P

性别




Chisq=0.273

0.375


例数(缺失)

50(2)

50(1)




男(%)

28(56%)

26(52%)




女(%)

20(40%)

23(46%)



年龄(岁)




t=0.683

0.496


例数(缺失)

50(2)

50(1)




均数(标准差)

3.63(1.44)

3.55(1.27)



病程(年)




t=0.383

0.562


例数(缺失)

50(2)

50(1)




均数(标准差)

2.12(1.14)

2.05(1.07)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学脑性瘫痪诊断;②以躯干或肢体不随意运动为主要特征,临床分型属于不随意运动型的脑瘫患儿;③年龄6个月一6岁,男女不限;④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脑性瘫痪定义和诊断标准者;②证型诊断不符合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者;③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评估者;④患者及或家属执行医嘱不完整的或间断的;⑤合并严重造血系统疾病、肾脏、肝脏、心脏疾病患儿。

1.4病例脱落 ①虽符合纳入标准而执行本方案治疗≤90%者;②受试患儿依从性差、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等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③家属要求终止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两组患儿均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方案根据患儿评定结果,依据临床实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2.2观察组在综合康复方案基础上增加脊背六法推拿治疗联合悬吊训练。

2.2.1脊背六法推拿 以患儿背部督脉、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及华佗夹脊穴(颈、腰、骶)为中心,在脊背部采用推脊法、一指弹法、穴位按压法、捏脊法、拍脊法和收脊法,六种手法顺次施术,所有操作均由后发际起始,沿脊柱至龟尾穴处,具体操作:①推脊法,采用八字推法分别作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力度根据患儿体质灵活掌握,反复操作5至10遍,以被治疗部位皮肤微微泛红为度;②一指弹法,分别作用于督脉、夹脊穴沿线、膀胱经第一、二侧线,反复进行5至10遍,手法柔和、均匀、渗透,移动缓慢,至被操作部位皮肤微热泛红为度;③穴位按压法,以夹脊穴及背腧穴为主,分别以双手拇指指腹点压夹脊穴及背腧穴,双手按压力度、时间相同,每穴30秒,反复进行2遍;④捏脊法,双手拇指、食指交替提捏患儿脊柱表面皮肉,自下而上,捏三提一,反复进行3至5遍;⑤拍脊法,以一手掌面拍击患儿背部,自上而下,要求微屈手指,保持掌心空心,拍击力度适宜;⑥收脊法,以小鱼际或掌跟按揉患儿背部从上至下2遍,后用小鱼际自上而下轻推脊柱两侧,反复进行3至5次,结束手法。 疗程:每天一次,每次30min,每周六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2.2.2悬吊训练: 主要以增加核心肌群肌力,提高核心稳定控制能力为主,并促进了本体感觉的系统恢复。

核心控制力训练:①平板支撑训练,悬吊点:双下肢大腿→踝关节,肘支撑或手支撑,5组,每次持续20秒,1次/天;②仰卧位躯干控制训练,悬吊点:双下肢大腿→踝关节,躯干抬起训练,5组,每次持续20秒,1次/天;核心姿势控制训练:①站立位控制训练:站立于悬吊鞋,站立于悬吊鞋,在小腿处给予小量帮助,进行双下肢有控制的开合,5组,每组20个;②多功能棒跪位姿势控制训练,适当高度患儿双腿跪位,双手紧握功能棒,悬吊向前摆动,使躯干、骨盆、髋关节保持中立位伸展状态,缓慢返回起始位,5组,每次持续时间20秒,1次/天;③坐位控制训练,骑跨悬吊桶上,双手抓握悬吊绳,腰部以腹带辅助固定悬吊绳上,双足平方地面,保持姿势并与患儿进行抛接游戏训练。疗程:每天训练一次,每次30min,每周六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2.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采用 88 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 及 Berg 平衡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

2.4疗效标准按照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定中5项能区评定运动功能。显效:GMFM评定5项能区总分值提高15分以上或恢复正常; 有效: GMFM评定5项能区总分值提高5—15分; 无效: GMFM评定的5项能区总分值提高不到5分或降低。

2.5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² 检验。以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6结果

2.6.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 GMFM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 GMFM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 GMFM 评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2。

表2: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结果比较(`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P

观察组

48

66.08±12.95

77.44±10.94

<0.01

对照组

449

66.31±13.68

72.73±11.61

<0.01

t值


0.082

-2.051

-

P


0.935>0.05

0.043<0.05

-


2.6.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 Berg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 Berg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Berg评分均明显提高( P < 0. 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3。

表3:两组治疗前、后Berg评分结果比较(`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P

观察组

50

31.25±12.61

42.60±10.47

<0.01

对照组

50

31.27±12.61

37.69±10.82

<0.01

t值


0.006

-2.270

-

P


0.995>0.05

0.025<0.05

-


2.6.3两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50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n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8

17(35)

29(60)

2(4)

95

对照组

49

10(20)

28(57)

11(22)

78

c2

-

-

-

-

-4.27

P

-

-

-

-

<0.01


3讨论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为锥体外系损害,临床以躯体不自主运动为核心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目前治疗及康复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取效甚微,多以药物、手术、康复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应用较多的方法以运动、作业、感觉统合、水疗、理疗、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软组织结扎术、盐酸苯海索口服等。虽然该型脑瘫较痉挛型脑瘫发病率低,但也占脑瘫总数的20%-30%,占据脑瘫类型的第二位,目前国内外对改型脑瘫的研究仍然较少,临床研究不够深入[3]

中医药技术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临床针对中医药技术治疗该型脑瘫研究增多,冯兆才等[4]认为:腹部推拿结合四肢推拿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李芳[5]认为:中医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马丙祥等[6-7]认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康复较难,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传统疗法,如推拿、针灸、熏洗等,能有效的提升康复效果。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因为病程日久,临床症状复杂,伴有认知、吞咽、不自主扭动等功能障碍,临床常规康复训练往往疗效欠佳,且患儿的依从性不高,也无法训练感觉运动控制能力、核心肌群的肌力,所以在康复治疗中,要从不同角度着手,以提升疗效8。悬吊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在康复训练中广泛应用,通过神经肌肉激活技术使平时难以训练到的肌肉得到锻炼,通过主动运动,恢复其正常功能,建立正常的功能模式,提高整体的运动协调能力。同时悬吊治疗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重力对治疗的影响,由被动的关节活动转化为少量辅助下的主动运动,解放治疗师的双手,治疗过程安全、放松,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无痛体位,更容易控制身体阶段的运动[9]

“脊背六法”是以患儿背部督脉、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及华佗夹脊穴(颈、腰、骶)为中心,在脊背部采用推脊法、一指弹法、穴位按压法、捏脊法、拍脊法和收脊法,六种手法顺次施术,所有操作均由后发际起始,沿脊柱至龟尾穴处。施术部位涉及身体后侧颈、胸、腰、骶部位皮肤及浅表核心肌群,采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调节阴阳、调理气血、调和脏腑、调补元气的作用

[10]。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可以发现,“脊背六法”联合悬吊技术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康复组,经过统计分析有统计学差异。提示 “脊背六法”联合悬吊技术可以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患儿的运动平衡能力,操作安全、有效、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随着社会对残疾事业的关注和投入,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针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目前的临床观察发现,某种单一方法很难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需要多学科配合,根据患儿的功能评定,制定科学的综合康复方案,以提升整体临床康复疗效,而对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康复,还需要同行们继续总结经验,共同努力,以能形成有效的康复技术或方案,更好的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

[2]李晓捷,邱洪斌,姜志梅,等.中国十二省市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5):378-383.

[3] 周文萍,余波,刘合建,等.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5):404-407.

[4] 冯兆才,马融,李瑞仕,等.腹部推拿六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2,28(9):29-30.

[5] 李芳.中医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疗效探析[J].中医中药,2016,10(6):158-159.

[6] 马丙祥,党伟利.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95-98.

[7] 马丙祥,任燕,张建奎,等.推拿按摩督脉及夹脊穴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4):359-

362.

[8]刘志红,吴桂华.口部运动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37(2):237-238.

[9]吴亮,王涛涛,刘黎明,等.下肢机器人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 6) : 723-725.

[10]王加亮,唐文晶,王雪峰,等.“脊背六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脊背部核心肌群影响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2) : 2368-2370.

作者简介:闫江涛(1981-),男,学士学位,主管康复医学治疗技师(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康复医疗工作。

*通讯作者:樵成(1980-),男,陕西西安,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