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吴明寿

贵州省福泉市高石卫生院 550508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下我国三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抓手。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就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体系的发展逐步健全,农村医学领域的发展也对医学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医学专业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水平,在自身专业化的指引下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在进行本次调研之前,课题组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对100名受访者进行了调研,有效回收问卷数量为98,2份问卷为无效问卷。通过对问卷中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我们对于当前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留住医学人才可实施的办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问卷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进行适当补充。此次调研为我们了解当下农村医学人才队伍现状提供了一扇窗口,也为未来实施医学教学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1产业协同集聚促进医疗卫生发展

机理分析产业集聚一词源于德国,既包括特定区域内产业的萌芽、成长和集中,也包括跨区域间产业的汇流和聚合,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产业协同集聚是Ellison和Glaeser,他们认为产业关联推动了产业在空间上集聚,既包括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垂直关联,也包括劳动力、知识、技术、资本等横向关联,二者相互融合和依赖。分工理论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产业协同集聚正是分工理论下不同产业的专业集聚,最终形成产业协同集聚,为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带来外部经济和集聚效益。基于外部性视角。马歇尔外部性理论认为,一方的经济行为会对另一方的经济行为带来负面或正面影响,Diodato等(2018)从产业历史变迁的角度认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成产业链协同联动,而产业链协同联动对于提升城市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具有溢出效应。产业协同集聚所构筑的产业链联动不仅包括单一的产业垂直整合,也包括不同产业的横向重塑,崔书会等(2019)认为不同产业协同集聚会提高资源错配效益,这种错配效益加剧了知识技术在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既作为参与者分享技术知识等要素,也获得资本劳力等资源。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充分体现。Gabe和Abel(2013)认为产业集聚会带来人口规模的增加,进而引致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层次化、差异化、矛盾化,且由于空间异质性,不同规模城市的集聚效应具有较大差异性。随着产业集聚的协同提效,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供求失衡关系得到缓解,伍先福(2018)认为产业集聚在短期抑制了生产要素、公共服务的发展,但随着专业化提升,这种影响由负转正,可见产业协同集聚对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影响表现为一种倒U关系,而突破关键转折点在于产业协同。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新经济地理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与产业空间布局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协同集聚推动规模报酬递增,周奕(2020)认为产业协同集聚构建出“空间-产业-制度”三位一体的格局,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受到城乡二次元结构以及市场取向的影响,我国目前优质的卫生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相对应的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获得的医疗卫生资源也比较稀少,这便导致大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面临较大的压力,城市医院呈现资源紧缺的现状,百姓就医难、看病难,而城乡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连基本的生存发展都成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在分配上始终保持一种“倒三角”的不均衡状态,即地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职域不均衡。这种背景下,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倾向于偏向发达城市,而疏远农村地区,尤其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基本都会选择发展条件更好的城市地区,这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大城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会越来越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会越来越差,资源重置与资源稀缺并行,人才浪费与人才空白共存。

2.2自身能力与任职岗位的匹配度有待提高

对于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来说,他们需要具备基本的临床技能:诊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紧急事故处理、协调问题应对等能力,同时也要求对所从事的职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待病人要有足够的耐心。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路径

3.1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即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专业为新医改第二个十年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导。基于这一方向,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实现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最终目标,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质量。首先,要提高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均衡性,补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的短板;鼓励、引导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促进城市与农村地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标准与医疗服务项目标准的统一。其次,要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从健康中国战略出发,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探索缩小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差距的有效策略。

3.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确保临床技能教学效果

动手能力较弱是此次调研中反馈的主要问题,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教学效果的硬件保障。学校应完善临床技能实训设备,同时制订结合农村对于人才现实需求实际的实训计划,扎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此外,为使人才培养机制与农村实际紧密相连,学校可以与当地医疗条件先进的医院进行合作,提高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3树立健康治理新理念

健康中国战略也是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又一战略,是乡镇振兴战略的重要补充。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不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加深其对健康治理新理念的理解。一方面,加强宣传,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死角宣传,让农村地区居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深刻认识到健康治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健康意识。

结束语

农村医学卫生条件的改善、专职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医疗发展的关键,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培养相应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这需要我们顺应新的发展趋势,结合新变化去探索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农村基层卫计工作者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珩,徐庆锋,庞震苗.我国中医医疗事业发展70年成果回顾[J].中国卫生资源,2019,22(05):346-350.

[2]夏敬.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9.

[3]潘多拉.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强起来[J].中国卫生人才,2019(10):8-9.

[4]本刊编辑部.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3)[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5):80.

[5]刘宁.卫生事业单位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分析[J].财会学习,2019(2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