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心理危险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1

自杀的心理危险因素

钟声

汉源万隆康宁专科医院(四川 汉源 625300)

自杀指的就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人群往往患有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包括矛盾心理、偏差认知、冲动行为、关系失调、死亡概念模糊等,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自杀死亡,自杀也成为了我国人群的第五位死因。

1 自杀的心理危险因素

1.1内因

不管外部环境有多恶劣,内因都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躯体的折磨。很多人群自杀主要是因为难以忍受肉体上的疼痛,或是自理能力严重不足,为其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例如残疾人群、重症人群、患有不治之症的人群,这部分人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感觉没有未来,于是选择自杀;(2)性格上的问题。部分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在世界观、价值观还并未成熟时,对事物的认知十分片面,遇到挫折就想要逃避,很容易选择极端的手段。部分人群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他人交流,有抑郁的倾向,在遇到小问题时,很容易陷入自己的世界中,当部分问题得不到解决时,自杀会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选择之一;(3)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自杀者在自杀之前,大多情绪起伏很大;有接近40%的自杀者在生前都有轻度或重度的精神疾病,这可能是导致其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4)有不良行为或者是违法行为,包括吸毒、杀人、抢劫等,在走投无路之际,只能选择自杀解脱。

1.2外因

除了自身心理因素之外,外部环境也会成为诱导自杀的主要原因。(1)人际关系僵化。情绪得不到发泄、有问题不知道找谁沟通,是很多自杀者在生前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如果其人际关系融洽,可倾诉的对象较多,就会大大降低其自杀的可能性。(2)家庭不幸福,父母并未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家中争吵不断,没有对孩子给予关心,在长期不健康的家庭关系之下,青少年心理也会变得十分扭曲,不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久而久之产生厌世心理;(3)意外的挫折。感情不顺、学习成绩不好、事业受到挫折等,或是收到了来自坏人的恐吓,亲人去世,丢失了大笔财产等,都会让自杀者承受不住生活压力;(4)环境变动。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在出现较大变化时,人们难以及时调整生活节奏,就会以自杀作为逃避的方式。

1.3自杀者的人格特点

主要特点如下:(1)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抱有深刻的敌意,具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习惯从消极面看待问题;(2)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遇到事情犹豫不决,没有周全的解决办法;(3)社交能力不强,不管是从情感还是从思想的角度来看,都会把自己和社会分割开来,在特定的环境中没有归属感、认同感,例如无法融入班级和家庭;(4)生活态度不够积极,看待问题的方式十分不全面,容易以偏概全,看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喜欢逃避。

61c9862fbe412_html_849ad20566f74891.png

2 自杀者常见的动机

2.1应激

这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系统的一部分,指的就是当个体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不能满足环境需要时,个体出现的特异或非特异的反应,包括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的改变。

2.2心理危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应激和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者挫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发生严重的心理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就被称为危机。常见的危机类型包括升学、就业、遭遇突发性意外等。

2.3精神卫生问题

受到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自杀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中,对生活十分悲观,不管是在行为还是在意识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障碍,包括冲动伤人、自残自杀等。

3 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

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受和担忧,在情感上认可他们的情绪,不要批判,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当他们提出自杀的想法时,不能透露出鄙夷的态度,而是要细心开导,在情绪上给予关怀,认真对待,不要答应对他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而是要邀请其他亲戚、朋友一起帮助他们,让他们相信可以获得帮助。避免让有自杀倾向的人独处,要立刻陪他们去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精神科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对已经出现了自残行为的人群,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对于学校而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卫生的干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学生的心里环境,让青少年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家长和教师都要加强干预,让学生和正直、善良、心理健康的人群接触,这有助于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绪;要为学生提供发泄情绪的机会,避免负面情绪在心理过多堆积;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赞扬,以免长期遭受挫折和内心冲突,增强其自我认同感。不仅如此,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负面情绪和挫折的方法,让其知道逃避并不是唯一选择,而是要用于克服困难,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提升心理耐挫能力,这样才能够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自残、自杀行为会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要深入分析引起自杀的心理危险因素,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群,要加强干预和引导,耐心倾听其诉求,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要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用于面对,积极应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