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10

我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白洪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沈阳市 110000


摘要

体育普世化,这是体育发展的最终归宿,在这一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方式选择。体育赛事的全球推广、经济渗透,体育成绩的政治服务以及体育活动的生活融入等体育多元功能发挥成为了当今体育存在的法则,同时也要求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有目的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 中国体育发展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采取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面照搬苏联的情况下,采取了以国家投入作为体育发展保证的传统体育发展方式。由于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对于体现中华民族威望,显示新中国迫切需要被尊重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体现作用,使得传统型体育发展方式的使用更是加深了体育对于国家的依赖。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的体育发展还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的渗透下发展,那么随着外界大环境的急剧变革,现在的体育发展已经和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稍有脱节,体育发展呈现出来的面貌不仅仅是体育内部系统的不协调,体育产业发展的缓慢,体育改革的滞后等问题,其实质是越来越跟不上整体社会转型的节奏和国际体育发展的速度。

关键词:体育发展;发展方式;转变

1导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中国体育发展的问题随着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得以被关注。从1986年《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的制定到1993年《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再到1998年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文件和举动均是针对传统体育中国体育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医治,对于促动计划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向市场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下的国民社会发展框架基本搭成,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恰恰是这一阶段,由于先前的体制机制更新进入临界和经济发展方式不能顺利的实现转化所导致的发展消耗过大、贫富分化、公共服务短缺、社会动荡、腐败多发等等问题同样给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中国体育总体上己经具备了按照社会需求,遵循自身规律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但是“中等收入陷阱”所带来的问题也使得中国体育的继续发展面临种种问题:体育结构失调、体育发展工具化、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不足等集中在这一时期爆发。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在2012年4月份颁布的《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里指出:体育资源的不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依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在群众体育领域的提供不足,场地设施建设、组织体系健全、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日与需求不相符合,严重制约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步伐。而在竞技体育领域则存在着非奥运项目与奥运项目之间的不均衡、基础项目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后备人才建设方面的滞后等等问题同样制约中国体育发展。在体育赛事体系、赛事纪律和反兴奋剂工作也依然任重道远。在体育产业方面,由于处于发展初期,产业结构、政策制定、市场机制引入等方面同样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因此,2003年党的16届3中全会正式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国体育的继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谐发展,在深受社会发展影响同时也作用社会发展,体现自身价值。为此,要积极的推进体育适应社会要求,实现体育社会功能的多元化,不断的推进体育改革,就是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促进体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中国体育问题已经不再是进行局部的调整所能解决,需要通过全盘通篇的考虑来改变中国体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单纯靠国家投入促进发展的体育发展方式,通过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合作来促进体育继续科学、合理、高效率同时能保证公平公正的发展的方式,同样已成为当今体育发展的理性选择。转型中的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体育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1. 2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发展一直采取的是以政府出资、政府管办、政府推动的传统方式,虽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作出了一些调整,但体育能否实现向多元投资、政府服务、市场调节,社会主办,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式转变,关系到中国体育能否科学发展。因此,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对体育发展方式问题的重新思考,能再次唤起人们对体育发展方式理论研究的重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体育发展的认识,深化对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理解,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的深入。本课题对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研究,是对体育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的有益拓展。

研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在实践上更好的解决中国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问题。研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可以明确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是一个伴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转变的过程,但同时我们还要清楚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必然要从问题着眼,要能在切实解决中国体育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为中国体育从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育向市场经济下的全民体育过度提供理论指导,为科学发展探索路径。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过程就是建设全民体育的过程,就是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过程。

1.3选题依据

历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直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最近30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发布的有关学校体育政策文件不相对应,最突出的现象就是青少年体质多年来持续下降。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学生的营养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但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却在持续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这表明学校体育没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学校体育的发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与此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暴露了学校体育发展的严重滞后,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学校体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摇摆不定,不同时期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都给予学校体育不同的定位,正如教育的发展一样,学校体育也经常表现出“钟摆现象”。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达到自身的目标,学校体育一直在不停地寻找着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模式,改革的步伐一刻也没停止。从早期的军国民主义到自然体育思想,再到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无不折射出人们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孜孜追求。每一代体育人都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弹精竭虑、任劳任怨,最突出的就是体育教学改革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茶,尽管课改的效果不那么令人满意,但也说明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迫在眉睫。对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开展学校体育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就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如何解决青少年的体质下降问题、如何更好的应对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体质不强,何谈栋梁”,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要优先发展,面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滞后性,只有从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入手,寻求解决之道,只有转变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地破解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最有力抓手。我国学校体育必须在教育制度的规范下来运行,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是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根本理论前提和基础。只有结合时代的发展从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入手,才能建立学校体育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破解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学生达到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标准,进而提高我国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总结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期以来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表现,归纳其特征和转变的影响因素,并定位其在现时期的类型,同时对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特点进行总结,结合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理想类型和其应转变趋势及思路,以期为实现计划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2文献综述

体育发展方式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1996年北京市怀柔县召开全国体委系统领导干部论文报告会暨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当时会议讨论认为中国体育应该实现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体育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转变,二是体育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提法是对当时的中国经济改革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套用,此时期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口号象征。对此研究,不论是在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进一步的挖掘和阐释的空间。随着十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再一次出现在公众眼帘,并在短期内出现了大量内容丰富的研究。较前期,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方式研究有了更为深刻和更为广泛的认识。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和内涵、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框架及路线设计、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思想等均有所涉及。但由于是处于起步阶段,大多研究还是处在一种大而全的摸索阶段,对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内容研究还比较松散,尤其是对转型中的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暂还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2. 1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缘由研究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分别从体育发展的外界环境要求、体育发展的自身要求以及体育发展与国际接轨方面进行了论述。 体育发展方式自身存有的问题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内在原因。朱建清(2010)认为:通过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以解决造就中国体育成绩的“举国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由体育内部问题的存有所决定。另外董翠香,茹佳等(2011)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提出: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少年强则国家强”,况且中国学生体质连续20年持续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遏制学生体质进一步下滑,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从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入手。王景波,马逢伯(2012 )则从足球发展角度提出中国足球发展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应从发展方式转变上着手解决,外部环境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推动力。马保生(2009 )指出中国体育发展的实现方式受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需求的制约。马德浩,季浏(2011)直接指明:“中国体育发展作为社会大系统发展的一部分,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受整个中国整体改革的影响”刘国永(2012 )从群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角度指出“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要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必须要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需要。

外部环境变化和体育自身存有问题存在共同作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这一观点的支持者马玉芳(2012)认为: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顺应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对自身发展存在问题的更正。骆先鸣(2012)也持有类似观点事物的运动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己经成为中国体育发展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关系到中国体育发展能否适应国际社会要求、能否适应人民群众要求、能否适应体育自身发展要求。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由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要综合全面的考虑,但最终可以认为是体育的发展能不能满足外需和内需。尽管相关的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缘由己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在社会的变革如何影响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内部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部关联还值得进一步讨论,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2.2关于体育发展方式概念及类型的研究

不同的标准采用则会产生不同体育发展方式的类型。朱建清(2011)认为:体育发展方式是指“那些是指那些驱动体育演化与进步的各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均可称之为体育发展的一种方式。”根据体育发展的主体功能与作用、发展动力、需求因素、数量与质量关系以及投入方式可以相应的将体育发展方式分为“社会化”和“国家化”或“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外因驱动型”和“内因驱动型’、“大众消费驱动型”和“国家投资驱动型”、“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等多种方式,并且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体育发展方式相互交错和镶嵌,反映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是特定历史阶段国家体育发展方式战略选择的结果。骆先鸣 (2011)认为:体育事业发展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范畴,要求竞技体育必然要根据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寻找合适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是一种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根据组合类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和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站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竞技体育发展的质与量与经济增长的质与量相关性较大,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采用内涵集约型和外延粗放型较为合适。体育发展方式的类型是体育发展方式作用体育发展时体现出的一种特征,体育发展方式的类型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角度,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必然是处于转型中的一种状态变化,因此,从转型角度来界定体育发展方式的类型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2.3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研究

准确把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是加快转变的基本理论依据。关于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我国体育学界有很多的论述。其中以”体育发展方式是实现体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括体育发展在量上的增长,而且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结构,城镇体育和乡村体育结构,东中西部体育结构,运行质量、社会效益等诸方面内容。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是我国体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既突出体育领域的“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体育与社会运行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包含了体育发展方式的革新和替代,是从一种符合社会需求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方式对一种不合时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自身需要的旧的发展方式的替代。199fi年后,体育发展从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就被作为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体育发展方式内涵的研究,刘兵(2004)提出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粗放型增长德浩,季浏(2011)认为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是要完成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由竞技体育向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综合发展,由国家投资向体制创新的转变侧;王杰,刘玉(2011)认为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亲开封(2012)认为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完成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竞技至上体育向均衡体育、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的转变;杨桦,任海(2013)认为中国体育发展方式应实现由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5];董传生(2013)认为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应是国家体育向公共体育的转向。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体育发展方式的概念体系下对体育发展方式在转变的内涵进行的扩充,如在体育结构调整的转变上,体育管理手段的转变上,体育支持的转变上等各个方面均有所涉及,综合来看,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盲目投入的发展方式向建立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转变。其二,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转变。即处理体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消除单纯的以金牌数量、场馆数量形象工程的政绩概念,建立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体育发展方式。

其三,从倾斜型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即处理好竞群之间、地区之间、项目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彻底改变因“政策倾向”形成的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状况,建立竞群、地区、项目、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态势。综上,上述研究分别从体育发展的投入规模、产出质量、发展参与主体、体育发展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对体育发展方式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借鉴研究。其中在体育发展方式的概念上,大多均认为体育发展方式是“要素的不同组合”,这是借鉴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而在体育发展方式的内涵上,同样也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简单移植。

2.4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措施研究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进行服务才能够实现,保障措施决定了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能不能顺利完成,决定了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质量和效益,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无疑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朱建清(2010)认为:体育体制改革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保障手段。马德浩,季浏(2011)等认为:中国体育发展方式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在体育内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外部要和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马玉芳(2012)从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强调,顶层设计、体育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破解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体制难点、重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顾跃,赵兰信(2011)认为: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着力解决体育发展内部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协调关系,努力提高体育发展质量,解决体育产业结构问题,以科学技术来促进体育发展。董翠香,茹佳等(2011)在分析了中国学校体育所需要转变的目标模式以后,提出要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重视体育的长远效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强调政府、社会、家庭共同配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刘国永(2012)认为: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前提是要转变发展观,变革思维方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条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新格局,一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

其他还有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措施,如王景波,马逢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霍红,王洪砷《新形势下我国足球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原则及战略》;王杰、刘玉《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体育利益表达机制研究》;丁亚兰《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刘梅英《农村体育三种发展方式的理性选择》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实现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目标。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措施需要分清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寻求。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变化,上述研究基本上从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外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自身发展动力方面主要体现为管理方式的变动上,在外界要求上主要体现为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市场社会的介入等。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目标设定研究,根据时代要求科学合理的设定体育发展目标,需要对外界不断变动的环境发展有一定的预测,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在体育发展目标设定方面仅有架开封(2012 )从比较宏观得到角度提出体育发展方式应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从“竞技体育至上”向“均衡体育发展”转变、从“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从“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转变。霍红,王洪砷等(2012)认为:体育存在的根本是为了人,因此,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归宿也将是逐步实现体育价值的理性回归,从思想上向体育人文价值观转变,并确立其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生体育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体育发展的着力点,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设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根据整体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体育自身发展规律来预测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趋势还尚未有人提出。

2.5研究评述

  1.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解决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诚如吴敬琏教授所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所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能耗过大、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等问题所进行的一种全面综合的改革。故此,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所要解决的是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的接轨,体育与社会的协调,体育系统内部的协调等问题。因此,从与国际社会接轨以及解决自身问题出发来提出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取决于体育发展与外界环境以及自身问题正确认识上,在外界环境的认识上是从体育发展与国际社会、社会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着眼,为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外界铺垫,在自身问题解决上在于实现体育自身价值,突出自身特色,协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统筹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以及区域体育发展问题。

  2. 因此,对于相互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只有这样体育发展方式才能正确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更好的适应外部大环境。第二,研究体育发展方式的内涵必须要对体育发展方式的概念有一个清晰明了的界定。朱建清最早提出:“驱动体育演化与进步的各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均可称之为体育发展的一种方式。”之后在相关的研究中也大多是延续着这一概念所进行。事实上,这一理解是对“凡是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均可以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这一经济增长方式概念的一种演化。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因此体育发展方式的界定似乎较为狭隘,根据“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1]0”的理解,体育发展方式应该从体育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着眼。在结构上具体表现为体育发展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竞群结构、阶层结构、项目结构;在质量上则重在强调体育的投入和收益,可以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人财物投入收益上着眼,以及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之间的关系上着眼;在可持续发展上则从作为基础铺垫的长远发展来看,重点在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培育。 第三,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实现,而保障措施的得当与否一是要根据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二是要根据外界环境的要求进行。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要求来综合制定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措施。现有的研究素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体育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探讨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以便更好地理解体育发展方式的形成机制以及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与外界社会的动力传导机制;(2)关于国外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借鉴不够。对于国外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借鉴不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不清晰所引起。

由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变都带有明显的国家社会发展色彩,因此,清晰的内涵把握对于确定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借鉴至关重要。国外的不同背景下的发展方式采取对于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启示,不仅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的启示,同时还是对不同情况下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力度、深度、广度等的学习;(3)关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目标选择的研究不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形成从传统转向现代是不断变化的长期过程,因此,必须根据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在转型背景条件下,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为最终实现现代性体育发展方式奠定基础。尽管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但从理论支持和系统性上来看,确保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还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可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关转变的对策的研究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

3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概述

本章主要以生产方式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为切入点来阐述体育发展方式的概念、类型以及对体育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条件、影响因素以及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对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同时从社会转型理论、治理理论、新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来阐述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为后文解释国内外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奠定基调。

3.1体育发展方式理论概述

体育发展方式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讨论,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进一步分析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体育发展方式的本质在于通过其属性和职能的发挥,协调体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步调,解决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体育发展方式关乎体育发展的方向和效率,结构的合理与否,预期目标的实现与否,也就是体育发展方式关乎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育发展研究是体育学界普遍关注的主题,也是各国政府努力实现的方向目标之一。不论是从竞技体育成绩的获得,还是群众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都从最终结果上体现了体育的发展。体育发展一般是指实现体育从低级向高级,从功能单一到功能多元的变化。而实现这一有序的从低到高,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取决于推动体育发展的方式。有什么样的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体育形态体现,也就是体育发展方式直接决定了体育发展。从理论上看,发展方式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因此,对于同样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手段和方法而言,我们可以借鉴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的逻辑,来推理体育发展方式对于体育发展的逻辑。从其产生过程而言,体育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具有共同的演化逻辑,而这都要追溯到最早促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生产方式上来,关于生产方式的详细论述,最早见于马克思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中。

3.2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也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两个强国行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全体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才有可能实现两个强国的目标。学校体育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表现为“单一封闭、政策依赖、资源分配不公、监督问责不力”等实际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对国家一系列宏观教育制度改革的政策研究,结合我国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究政策与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从教育制度改革这个总体的大背景出发,对学校体育发展方式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强调了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以教育制度改革为最根本出发点。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可以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体育的公平发展,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能有力地促进教育制度改革的顺利实现,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早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尽管我国在一系列的国际赛事中是一个金牌大国,但金牌的含金量并不能让国人满意,在沉甸甸的金牌背后我们面对的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萎缩和现有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素质较低的事实。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中国未来的体育人口必须首先在校园中培养。目前国家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已经正式在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开展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增强足球人口,对于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试点成功将扩展到其他体育项目。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仅是在世界体育大赛中摘金夺银,更重要的是展现一种体育精神,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因此,体育强国的建设依赖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程度。广大青少年学生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体,对于大众体育的开展具有基础性的引领作用。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可似有效地提升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为早日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持。

3.3核心概念界定

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学校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内进行的体育活动,我国《学校体育大辞典》对学校体育的定义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早操和课间操、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广义的学校体育则在狭义的基础上扩展到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场所参与的一些体育活动,也可以认为是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延伸,主要包括在家庭或者社区进行的体育活动或者一些竞赛活动,此外,在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和各种体育协会进行的体育活动也属于是对学校体育的补充。本文认为,学校体育应该分别包含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进行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校园。故笔者认为广义的学校体育是指凡以学生身份参与的对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有一定作用的体育活动统称为学校体育。这里的学生身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角色,也就是说是定位在学校教育范畴内的受教育者。

发展方式所谓发展方式是指促进事物量的增长与质的优化的要素组合与制度安排,它比“增长方式”的含义更深刻、更丰富。发展方式就是为实现某事物发展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包括发展什么、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方面,是基于一定的发展观念,设定适当的发展目标,通过对过程要素的配置和使用,实现发展目标的方法和模式,其内涵涉及到发展的根本属性、主体和客体、目标和任务、过程要素及其组合和发展的结果及效果评价。因此,发展方式的实质就是由各发展要素构成的方法体系,发展方式的内涵需要基于发展要素进行解读。一定的发展方式总是与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总是扣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息息相关。所以说发展方式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3.4学校体育发展方式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各种发展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它反映了学校体育的规模、结构、过程、质量和制度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其中不仅包含学校体育发展的增长方式,也包括其结构、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在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逻辑关系中,发展的目标设定具有统领作用,它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发展主体根据这一方向,选择发展机制,提供发展手段,以实现设定的发展目标。而发展评定则旨在通过反馈机制确保发展不迷失方向并改善发展过程。发展规范则使发展方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减少运作中的不确定性。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诸环节各自的位置与功能不同,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关系结构,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关系结构的变化。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主要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就是社会的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3.5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借鉴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个体的发展要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促使人去适应他所处于的那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条件。如果看不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实体,在制定和实施教育目的的时候完全无视个人的因素,不考虑人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如求知欲的满足,美的享受和追求,·以及身心健康的需要等,也可能培养出缺乏理智与情感,缺乏志趣与爱好,生活态度冷淡,精神世界贫乏的对象来。同时,教育目的如果完全不反映人的个性的发展,也可能培养出某种“标准件”,甚至可能成为强加于人的精神因素。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才是能确定科学的教育目的。场域一惯习理论的内涵,场域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场域的界限在场域作用停止的地方。在同一个场域内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就是资本,这些资本就是场域内不同力量抗争的源泉,如果资本不是存在于场域之中,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也就无法发挥其功能。布迪厄用场域和社会空间概念来说明“社会”这一概念,即认为社会包含一系列彼此重叠的“场域,布迪厄主要是从关系的角度去说明场域概念的。场域是一个斗争的场所,目标在于维护或改变力量的构型。场域也是一种竞争性的市场,其中有各种资本(如经济、文化、社会和符号的资本),都会被利用和调集。“只有在与一个场域的关联中,资本才得以存在并且发挥作用。”简单地概括为争夺资源的位置丛。因此,可以说生活就是为获取资源而不断斗争的过程。

惯习是一种倾向的系统,既反映个体的身体行为和精神,也映射出社会结构的痕迹,一方面通过个体社会化来实现社会结构的内化,另一面也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变着社会结构。惯习的倾向使行动者偏向于选择根据他们的资源和过去的经验最可能成功的行为方式。通过指导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惯习也生产着社会的区隔。首先,惯习具有相对普遍性(指一定范围内的共享性)与绝对特殊性。第二,,溪习是一种非形式化的、实践的知识,而非推论的或意识层次的。第三,惯习具有使用上的迁移性,可以用于指导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资本布迪厄认为资本就是一种权力形式,是在理论上调解个人与社会。布迪厄把资本的不同形式的构成以及资本在各种场域中的可转换性,放到了对“场”的研究的中心位置。经济资本是由生产因素、财产、各种收入和经济利益所组成。社会资本是指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主要有社会网络、权威、信任、规范、行动和社会道德等。文化资本指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文化资本包括三种子类型:内含的、具体的和制度的。符号资本(或象征性资本)是用以表示声誉、威信和礼仪活动等象征性现象的重要概念。这类资本不是实体性的,是无形的、象征性的,可以增强信誉和可信度的影响力。

3.6场域一惯习理论的借鉴作用

惯习在教育制度改革和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形塑作用。是随着社会、教育、礼仪、习俗、声望等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惯习具有形塑作用,即能够通过比对当时的社会事实,形塑人的行为方式。鉴于此,通过惯习理论可以对教育改革中经常出现的“钟摆现象”和学校体育经常背离教育发展方向等问题给以充分的解析。因此,惯习所具有的形塑作用,不仅可以解析问题还可以使难题得以破解。场域一惯习理论可以为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与学校体育公平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中要整合资本,合理配置资源才有可能促进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公平发展。由于学校体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理顺这些问题,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结合具体的发展环境,在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中整合资本,合理配置资源才能促进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公平发展。场域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建构,场域内的资本可以整合形成很多子系统,而不同的子系统可以再进一步分化出不同的惯习。以场域一惯习理论为指导可以构建合理的诉求机制激发学校体育的活力。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理顺这些问题,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通过参与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满足他们的体育诉求,使之成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

3.7内卷化理论

内卷化又译“过密化”,是指内卷、内缠、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事物,有退化和复旧等涵义。其本身的涵义是指由于外部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不足和缺失,或外部力量过于强大导致对系统内部的割据与渗透,形成的一种内卷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内卷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使用频率极高,影响范围较为广泛的概念。“内卷化”这一学术用语源于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康德,他最早区分了演化与内卷化。印度裔美国人杜赞奇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也就是政权的正式机构与非正式机构同步增长,国家徒有扩张,没有收益。内卷化既可以指一种机理,也可以指一种现象,内卷化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内生型内卷化和外烁型内卷化。本文将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卷化界定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性不足或缺失,加上智育占绝对主导因素,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内部发展模式,导致学校体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因为制度管理和行为模式出现了渐进性的自我锁定,导致路径依赖,不断在系统自身内部精细化,复杂化,从而逐渐丧失其内部制度创新和根本变革的可能性,表现出有增长无发展一种低效状态。对于学校体育而言,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使其在起点和过程中都失去了向上的动力机制,即使有计划性的外部输血也只能使其有增长无发展,有效率无效果的内生型内卷化状态。即便有国家政策和教育内部政策外在的推动机制,但学校和社会家庭本身的内在意识和需求的定型化则成为这种内卷化的主体因素。砂七-砾型内卷化是由于目标复制,管理壁垒和社会需求造成的,表现的是功能性失调。

学校体育工作长期形成的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导致其抛弃了自身的开放化、生活化、实践化的优势。我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在功能、目标、方式及观念层面内卷化倾向十分明显,这就决定了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状态没有任何大的突破。用内卷化理论来解析学校体育在发展变革过程中难以突破的困境,石琳了解学校体育发展的“钟摆现象”,通过对内卷化涵义的解读,可以明确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使之更好地开拓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思路,为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4体育发展方式转变

4.1体育发展方式的缘起

自X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之后,与之相关的发展方式研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最早从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由于经济的发展大多涉及到产业,所以这类研究主要是从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方面来研究。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增长并不代表发展,而只是发展的一个充要条件,因为发展不单纯是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质的提高,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飞跃过程,发展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的过程,据此人们由经济增长方式研究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使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在中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之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把发展提到了议事日程,全心全意搞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1990年原全国体委系统领导干部论文报告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体育发展方式”一词’。从当时具体的社会和政治背景看,体育系统还不能真正明晰“体育发展方式”的真正含义,只是套用了经济发展方式,在具体的时间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规划,因此,之后也没有多少新的理论成果出现。由于当时对发展方式的认识不足,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更多意义上是只一种象征性口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社会对于奥运金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人们更多的是希望政府关注基层社区普通老百姓的体育问题,于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呼声愈来愈高,再加上党中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此,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并在短期内出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我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改革原因和理论框架的研究,有部分学者对中国最近60年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进行了梳趣,并提出了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伴随着中国体育的发展”;也有学者单纯从中国体育的发展出发,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对我国不同时期体育发展的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马德浩,季浏结合新时期三大改革的现状,分析了三大改革对我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并从政策的角度给予了一些建议。

王杰,刘玉(2018)结合体育发展方式的大背景对体育利益的表达机制给予了研究;刘玉,丁亚兰(2012)在充分分析和回顾我国体育发展方式演进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体育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给予了架构和分析;何世权(2011认为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转换需要注意体育发展的时代性和转换的有序性。不同视角下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趋势研究,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定位问题和未来体育发展方式的类型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心,杨桦,任海(2013)就把我国曾经的体育发展方式确定为“赶超型”发展方式,并指出今后我国的体育发展方式将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随着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深入,有些学者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体育发展领域,如何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来研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朱建清(2010在论述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体育发展的最基本理论并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与体育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随后马德浩,季浏(2Q12}基于科学发展观分别就五个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内容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董传开(2013)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论述中体育发展方式的公共转向问题。贾文彤,郝军龙从共生理念出发指出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体育改革整体考虑。

4.2不同体育领域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既有同质化的发展也有特色化的发展,不同领域的发展各有特色。目前关于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主要有基本理论、转变路径研、多中心治理路径,以及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的研究。有关大众体育发展方式的研究主要有大众体育方式的理论构建研究和转变研究。关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行为,丁亚兰分别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分析了政府应该有什么作为。何强对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项目协会应该如何改革进行了研究刘梅英(2011)研究了农村体育的三种发展方式选择。尹维增,张德利,陈有忠(2011)从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侧重对农村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3la冯豁对欧洲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4.3学校体育培养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学校体育究竟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源泉,所处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状况,而且也预示着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在2007年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韩国第24位,日本排在第29位,中国排在第}2位;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 25亿,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现实就是青少年的体质指标与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完全不相匹配,特别是青少年近视问题足以令人痛心,2014年的一项统计表明:近视眼率小学毕业生为,大学生更达到80%以上。这直接导致我国在最近几年的征兵过程中不断降低标准,以获得较多的合格兵源,由此看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危及到国家未来的安全。

伴随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持续下滑、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规模也奉逐渐萎缩;学校体育的开展不尽如人意,学校体育所处地位较低、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场地器材极度匾乏;家庭体育氛围十分淡薄、全社会没有形成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体育氛围。近几年,尽管在国家的重视下,经过全社会和学校以及全体学生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水平、形态发育有所提高,但是在耐力、爆发力、柔韧性、近视、肥胖这些方面还在持续下降,只是下降的幅度逐年减小而已”。我们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学校体育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归因:首先是应试教育导致学校不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占用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其次是我国传统的“文弱之风”和“重文轻武”的思想误导了人们对于体育的价值取向;再次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较多的肢体活动并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习惯;第四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家长和社会过于呵护孩子的成长,阻碍了孩子参与到略带安全风险的体育活动中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校体育没有真正地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学校体育工作没有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体育开展的好坏往往决定着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而学校体育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就是所选择的发展方式是否适合时代的需求,是否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本人对于体育的需要。

发展方式是实现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的组合设计和制度安排。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式从形式上看属于“单一封闭式”发展;从发展动力上看属于国家政策强迫推动的“政策依赖式”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在外源因素上,不能有效整合和分配体育资源,缺乏有力的监督问责制度,所有这些对于以开放式活动为主的学校体育发展极为不利,难以提高学校体育的运行效率;在内生因素上,由于是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强迫式发展,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兴趣和需求,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出缈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再加上重文轻武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使得学生缺乏参与体育的内在动机。这种发展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连续多年严重下降,难以完成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不利于体育强国的建成。近年来学校体育已陷入“国家重视、学校漠视、家庭忽视、学生轻视”的尴尬境地。

因此,当前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己成为函需解决的最根本问题。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特别是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央7号文件(中发〔2047号),对我国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增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距离我们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落实阳光体育工作,在阳光体育实施5年后,国务院发布了53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各地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随后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明确要求。这一系列国字号文件表明了国家对于体育工作的重视,也反映了学校体育不仅仅是教育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也是国家发展的问题,关乎到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只有学校体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囱。

参考文献:

[1]马德浩.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6):6-15.

[2]李艳翎,曹远红,韩磊磊. 生产方式视域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2):13-18+26.

[3]尹志华,汪晓赞,季浏. 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5):95-101.

[4]王传方.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05):32-36.

[5]张正民,陈宁.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诉求与理论导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88-94.

[6]俞大伟. 从无偿到合作:中国体育对外援助主导方式转变探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02):112-118.

[7]虞荣娟,汤际澜.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构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05):1-5.

[8]向青松.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05):12-16.

[9]辜德宏,吴贻刚. 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7-12.

[10]杨桦,任海. 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1):1-9.

[11]姜同仁,刘玉.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方式演进与转变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05):513-519+550.

[12]马玉芳.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2,33(02):102-105.

[13]丁亚兰.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03):272-276+286.

[14]霍红,王洪珅.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07):41-44.

[15]姜同仁,侯晋龙,刘娜.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3大结构障碍与战略调整[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06):473-478.

[16]骆先鸣.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19(02):38-42.

[17]姜同仁,夏茂森,刘娜.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05):397-405.

[18]汤际澜,楚英兰,虞荣娟.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因分析和路径探索[J]. 南京体育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6):14-19.

[19]刘娜,姜同仁. 中国体育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约束与创新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01):19-26+67.

[20]刘芳. 转型时期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变革的动力、阻力及其方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7):870-872+875.


作者简介:白洪煜,性别:男,民族:满,出生:1984.11,籍贯:辽宁开原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职位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