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营胶园新割胶制度推广效果——以临高民营胶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海南民营胶园新割胶制度推广效果——以临高民营胶园为例

洪海燕

海南省临高县热作水果技术服务中心 571800


摘要:新割制在海南国营农场的普及率非常高,而在民营胶园推广率不到一半。民营胶园存在因割胶制度落后导致效益低下的问题。新割制替代老割制是一种能明显提高橡胶产业效益的方式。本文通过考察调研临高三个民营胶园得出,新割制在民营胶园进行推广,可增产率11-13%,减少33-57%的割胶刀数;年割胶耗皮量平均减少 29.7%,收入明显增加,成本明显减少。新割制替代老割制,可以明显达到增产增收和节皮的效果。

关键词:新割制

Abstract:

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之一,而天然橡胶是其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是重要的产胶植物之一,是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的人工林。当前,我国植胶面积已达107万hm2以上,已形成海南、云南和广东三大橡胶主产区[1-4]。

当前,获得天然橡胶的唯一手段就是割胶,而理想的割胶制度可以达到提高产量、减少耗皮、提升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延长胶树生产期等目的。割胶制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割线类型(最常用的阴线、阳线)、割线数目、割线长度、割胶频率和化学刺激(包括化学刺激剂型、化学剂量、刺激周期、涂药刺激次数、刺激涂药部位等)以及一定要求的割线斜度和深度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相互组合而成的一种橡胶树割胶方式[2, 5]。橡胶树种植7年后才能投产,其经济寿命(割胶期)可达30~40年,割胶生产的劳动投入占整个天然橡胶生产的70%左右。因此,在橡胶树的栽培生产,割胶是中心环节,提高割胶环节的效率和效益是重中之重[6]。而新割胶制度代替旧割胶制度,是最直接、明显的提高割胶环节的效率和效益的措施[7]。

新割制是把用胶刀割胶与涂刺激剂乙烯利相结合,3天一刀或者4天一刀甚至4天以上一刀的一种割胶生产新方式。在海南,当前新割胶制度已在国营农场推广30多年,推广率高达98.3%。近些年,天然橡胶价格低下,国内割胶劳动力不足与割胶成本上升趋势明显,采用新割胶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民营(自营)橡胶的新割胶制度推广率不到50%[8]。可见,民营胶园割胶制度有待进一步推广。本文以民营胶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获得数据,说明民营胶园推广新割制的效果,旨在为新割制在民营胶园推广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海南省临高县民营胶园面积较大的热作农场、光吉农场和红岛林场为对象,实地考察、调研所选民营胶园,获得数据推广面积、干胶产量、增产率、耗皮量等数据,从增产增收和节皮两方面说明推广新割制的效果。

  1. 推广效果

2.1 增产效益

通过调查数据得出,三个民营农场在推广新割制后,产量均增加,平均增产率在11-13%之间,基本实现平均每亩增产干胶11.9千克,亩增收130.9元,累计增收30.9-52.5万元(表1)。


表1 三个农场新割制推广的增产效果


单位

面积(亩)

干胶总产(吨)

两年增产干胶(吨)

平均增产率(%)

增收(万)

2020年

2021年

热作农场

2000

1980

378

47.7

12

52.5

光吉农场

1100

1060

216

28.1

13

30.9

红岛林场

1680

1600

302

36.1

11

39.7

注:干胶价格11元/kg计。

2.2 节皮效果

采用新割胶技术后,年割胶刀数由原来的120-140刀下降到60-80刀,割胶刀数减少了33-57%;年割胶耗皮量也显著减少,推广区年均节皮率达29.7%(表2),可延长橡胶树的经济寿命。

表2 新割制推广区节省树皮统计情况

单位

平均年耗皮(cm/株)

年刀数

平均年节皮(cm/株)

节皮率(%)

处理

对照

新割制

旧割制

热作农场

12.3

16.8

60-80

120-140

4.5

26.8

光吉农场

10.0

16.6

6.6

39.8

红岛林场

12.6

16.8

4.2

25.0

  1. 结论与讨论

国营农场新割制的推广较全面,亦获得了较明显的效益。以国营南阳农场为例,通过割胶制度改革成三刀一天和四天一刀,全场橡胶产量提高二倍多,胶工数量减少至改制前的35%,耗皮减少29.6%,胶工收入大幅增加,企业成本明显下降,效益明显增加[9]。本文通过对已推广新割制的民营胶园进行考察调研,亦得出相同的结论,即新割制替代老割制,可以明显达到增产增收和节皮的效果。

合理的割胶制度,以及与之匹配的栽培管理是橡胶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民营胶园存在割胶频率过高(多割多得的思想),树皮资源浪费、对刺激剂的浓度和涂药频率也不了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10-14]。因此,民营胶园新割制的推广应注重以上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推广建议。(1)以政府导向与宣传工作相结合。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或专家和热作部门干部职工,深入乡镇、村庄进行宣传,加强培训、印发资料、组织参观学习等,破除多割多得、涂药导致死皮等错误认识。(2)加强胶农新割制技术培训,提高其割胶技术水平。新割制对割胶技术要求较高,需加强胶工技术培训,准确掌握割胶深浅度、开割时间和割胶刀数,才能达到理想产量。(3)加强橡胶林段管理,确保产胶能力。推广橡胶新割制,必须以科学地施肥为基础。由于刺激割胶,导致树体养分消耗量大,必须加强林段管理,控萌除草,施肥补充消耗的养分,保持橡胶树的产胶能力。

文献

[1]. 王锋, 中国天然橡胶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2(03): 第58-63+82页.

[2]. 魏小弟, 许闻献, 校现周, 等. 中国低频刺激割胶制度的研究及应用[C].见:橡胶树割胶制度改革论文集(第三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42.

[3]. 许闻献.走向五天一刀新割制的思考[C].见:橡胶树割胶制度改革论文集(第三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5-169..

[4]. 林位夫, 周珺与王军, 中国植胶业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6(06): 第81-84页.

[5]. 何长辉, 刘锐金与莫业勇, 农户割胶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云南和海南植胶区的调查. 热带农业科学, 2016(06): 第85-90+96页.

[6]. 魏小弟, 我国割胶生产技术现状和建议. 中国热带农业, 2010(02): 第5-7页.

[7]. 魏小弟, 高产高效是割胶技术的永恒主题. 中国热带农业, 2009(06): 第38-39页.

[8]. 张良, 民营胶农的天然橡胶割制选择行为分析, 2015, 海南大学. 第 55页.

[9]. 陈教春, 浅谈新割胶制度实施的理论和实践——国营南阳农场推行割制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in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2005: 中国广西南宁. 第 5页.

[10]. 中国热带作物培训学[C].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编印.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39..

[11]. 海南省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海南省民营橡胶割制改革情况[C].见:橡胶树割胶制度改革论文集(第三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5-196..

[12]. 蚁秀清与傅国华, 海南省屯昌县民营橡胶发展现状调查. 热带农业科学, 2007(04): 第9-12页.

[13]. 黄月球, 祁栋灵与王秀全, 海南民营橡胶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发展状况及对其建议.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2(12): 第5-6页.

[14]. 祁栋灵等, 海南省儋州市民营橡胶发展现状及科技需求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2009(04): 第3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