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应用调度集中控制提升嘉策铁路运输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浅议应用 调度集中控制提升 嘉策铁路运输效率

姚晓光

酒钢集团 宏兴股份公司运输部 甘肃 嘉峪关 735100


本文通过对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在冶金铁路运输重要意义阐述,分析嘉策铁路运输现况,提出在嘉策铁路推广应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必要性。调度集中控制可为嘉策铁路行车指挥打造安全、高效、可靠的作业环境,调度集中控制技术的运用可提升嘉策铁路运输水平,论证了应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是提高嘉策铁路运输效率最有效的手段。

1、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在冶金铁路运输中的意义

调度集中控制技术是铁路运输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产物,简称CTC系统,就是将通信信号及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科技进行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是对某一区域内的列车和调车作业进行指挥管理,通过联锁、列控、区间闭塞等信号设备,实现集中控制的铁路信号技术装备,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行车设备和指挥中枢。它与传统的控制手段相比具有高效性、监控性,智能性的优点,即通过CTC系统将高度中心的相关计划和命令进行及时的传达和发布;通过CTC系统对铁路运营状况的实时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通过CTC系统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系统服务器,实现对列车运行线路的跟踪、监管警报器以及运行流程图自动测绘;通过CTC系统对铁路运输组织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控和规划,并根据反馈信息选择出铁路运输组织最优的运行方案,实现调度控制集中。

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在铁路干线运输中应用已有了成功的经验,特别在高铁运输组织上已形成了标准规范的技术模型,并向信息化、集成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冶金铁路运输相对于铁路干线运输发展速度慢,起点低,鞍钢等冶金运输企业已成功应用了调度集中控制技术,改变了落后的运输组织方式,促进了运输指标进步,所以应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对冶金铁路运输意义重大,是提高企业竞争活力,经营管理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冶金运输效率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减员增效,降低成本的基础;是企业“四新”、“三化”技术工作的目标。随着企业生产先进技术设备的不断应用,工艺水平的提高,生产节奏的加快,经营模式的转化,冶金铁路运输需要通过调度集中控制技术提高运输效率。

2、嘉策铁路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2.1嘉策铁路现况

嘉策铁路起于酒钢厂区嘉新站,止于中蒙边境的策克西站,2006年投入使用,干线长459.008千米(其中甘肃境内114千米、内蒙古境内346千米),线路总延长517.5千米、道岔150组,全线大桥2座,长度为357米,中桥6座,长度为227米,小桥1座长度为18米,涵洞354座,长度为3642米。有人看守道口2处,全线现开通运行13个车站。远期设置17个车站,远期输送能力800万吨。沿途多为戈壁荒漠、砂岩砾石,部分路段处在沙丘软土地基上,途径黑河流域、胡杨林古河道,绝大部分地段荒无人烟。

嘉策铁路是酒钢厂内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酒钢原燃材料的输入工作,负责完成策克料场和葫芦山料场的原燃料运输任务,负责嘉策沿线的后期保障任务,负责国家铁路临策线的部分货物的装车运输任务,年运输量最高达580万吨,中间站每班2 人,实行月二班制作业模式,全线采用无线数字调度和固定通讯系统,信号采用微机联锁系统,运行图人工绘制,信息传递通过酒钢内网,每站设置行车人员操作行车设备。

2.2嘉策铁路运输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

2.2.1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表现在现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外聘人员,有的未受过系统教育,技能与持证不相符,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偏低,因环境相对艰苦人员招骋困难。

2.2.2现场有效控制能力低,各车站参与运输指挥,环节多,信息传递不畅,对现场作业进度掌控不够,运输作业效率低。

2.2.3作业过程安全可控性不强,依靠操作人员作业,出现失误甚至发生事故的概率比较大,安全风险大,对现场作业监控手段少,管理技术人员集中检查不易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

2.2.4设备老化严重,自动化程度低,调度计划还靠手工编写,调度命令手写,进路排列人工操作,信息网络传输速度慢。

2.2.5劳动生产率低,运输成本大,目前中间站至少4人(二班倒)作业,相对于类似铁路干线明显使用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设备的升级有减人的空间。

3运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提高嘉策铁路运输效率

3.1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在嘉策铁路应用的必要性

嘉策线具有线长、点多、面广、设备老化严重、作业环境恶劣、控制手段少等诸多不利因素,而运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可最大限度的消除以上不利因素,可实现对列车、调车进路的智能化远程控制,有效解决了调车控制过程中车站与行车指挥调度中心频繁交换控制权的问题,并且还能执行无人值守车站的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充分发挥调度集中的优势,可解决目前嘉策线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应用实施。

3.2调度集中控制可为嘉策铁路行车指挥打造的安全、高效、可靠的作业环境

运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通过除嘉兴站、策克西站单独设置人员控制外,其他11个中间站实现集中控制,实现了调度与列调台的合二为一,列车、调车进路自动办理,减少多环节指挥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通过运行图自动编制和列车运行计划自动调整,根据日运行列数及检修“天窗”要求,自动编制最优运行图,辅助调度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理,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列车运行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实时掌握列车车辆信息,货位装车情况,减少了信息人为传送的造成的失误;通过对列车及调车进路控制、行车信息显示、列车运行自动跟踪、列车运行图管理、运营统计报表、重叠信息显示等行车指挥功能,使运输安全高效顺行;通过系统交换信息功能运行信息的共享、统计分析可持续改进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3.3调度集中控制技术的运用可提升嘉策铁路运输水平。

通过应用调度集中控制技术,能够适应企业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要求,可实现以下能力提升:

3.3.1集中控制能力提升:将原有分散的调度系统改为集控,使得嘉策线各站之间信息实现实时互通;车站调度人员可及时、准确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合理安排列车运行图,减少调度指挥的中间环节,更加有利于统一的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在运输调度、人员调配以及任务落实等方面得到大的提升,从而形成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区间通过能力得到提高,按实施前每日6列核算(45辆),实施后每列作业时间可减少30分钟,运输能力每日可达到7钩,作业效率可提高16.7%。

3.3.2自动化水平提升:实现调度集中控制后,调度组织的环节减少,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且根据日运行列数及检修“天窗”要求,能自动编制最优运行图,通过列车运行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可实时掌握列车运行信息,车辆、货位装车等信息, 增强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

3.3.3劳动生产率提升:实现集中控制后沿线中间站可减2人,全线可减22人,同时因对调度智能化控制改造,消除了中间站作业环节,减少了中心调度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作业效率。

3.3.4运输成本降低:调度智能化控制改造后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按人工成本 13万元计算,每年可节约286万元,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3.3.5安全环保水平得到提升:调度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校验和信息综合,将行车作业的规章、标准、业务流程等纳入设备的管理中。从根本上解决了进路错办问题,实现了由监控向防控、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防护条件设定由人工设置向系统自动设置转换,使行车组织按规章、按流程严格执行,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自动控制系统消除了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现场定置管理水平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环境得到改善,符合公司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总之,调度集中控制技术是提高嘉策铁路运输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的实施应用会提升嘉策铁路运输水平,能实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指标进步的目标,,且为酒钢厂内运输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酒钢跨越式的发展助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