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3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探究

黄红艳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1


摘要: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其中电工电子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学生通过把握电工电子课程的电子学知识、电力学知识、控制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而传统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直接灌输”为主,其不足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一种创新的案例教学法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重点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开展分析,以给予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更多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电工电子课程

引言

中职教学中机电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中,电工电子作为基础专业课程,其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其主要以安全用电基本常识、照明线路的安装和排故、电动机的拆装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实践性较强,在常规的教学中,如果一直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仅仅将理论知识告知给学生,学生不仅难以产生较大的兴趣,还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伴随着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更多创新技术人才给当前教育教学提出了重大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在探索中开展新的尝试,从而全面带动中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1870年哈佛法学院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具体的课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情境等进行选择,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理解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或者原理等,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积极性。案例教学过程的重点就是将学生难懂的内容进行演示和解析,使学生对难懂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案例。学生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下,以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案例实习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和吸收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1.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其存在实践性强、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等特征。从一些教学情况来看,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差、理解能力不足、操作能力不足等。尤其是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室内照明线路安装与排故、电动机的拆装与维护、常见动力设备电气故障的检修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方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案例分析时,掌握更多知识,主动地探究所学知识。以下对电工电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了探析:

(一)基于生活实践+线上案例学习,增强学生操作能力

基于传统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不足,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实践案例以掌握更多抽象的知识点。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事物起源,人类认知的提升主要从感性认知主动上升到理性认知,有效促进和带动了实践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以掌握更多知识点。尤其是,生活案例的分析,将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生活经验,进而对教师给出的案例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职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中安全用电基本常识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将身边三个触电案例上传到微信群中或者钉钉群中,然后学生们利用课下的时间,学生们将生活中的触电案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即让学生对这三个触电案例的类型进行了解。学生们能够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发生触电的原因和安全策略等。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结合课下所学的内容对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即结合材料对触电的原因、造成的后果等进行讲述。

事故1:

某变电所控制室安装空气调节器时,使用三相手电钻在有积水的土坑中对供水母管进行钻孔。电钻主要是由4芯橡皮线供电的,电源侧接24m外的检修电源端子箱,在给电钻接线时,电钻保护接零线的绿、黄芯线与电源绿芯线相连,导致电钻外壳带电,操作者发生了触电,且经过抢救无效。

事故2

某电厂电工在变电所拆下计量柜上的电能表时,被相邻的10kv高压母线排放电击中,出现烧伤的情况,但是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学生们在分析两个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案例后,教师让学生充当律师、维修工、触电者、电工等角色扮演,并对事故处理进行解决。其中法律人员对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判定,然后给予工厂一定惩罚和触电者相应的补充。法律人员到场之后,结合专业的电工人员,对事情的经过进行还原,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触电者在操作时,违背了相应的安全标准准则,如:电钻操作时,应该佩戴手套或者穿绝缘鞋、切断电源等。

由此可见,课程中的案例源于生活,教师在开展案例分析时,通过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基于仿真案例,提升不同能力学生理解能力

案例分析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动手操作的能力。中职电工电子课程中《电动机的运行》这一内容作为最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结合仿真案例,提升知识理解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电动机这知识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口头讲解电动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组织开展分层教学的方式,以学习较好的一组交给学习较差的一组。然后由学习较好一组学生将自己制作”小型电动机模型”的仿真案例向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讲解,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电动机的学习有初步认识。最后,教师鼓励较差一组学生开展模仿,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将电动机运行的原理以视频的方式向大家讲述,通过实例的分析,以提升差等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在学习电动机的拆装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三项笼型异步电动机拆装的视频,通过仿真案例的分析,能够让学生一步步了解到拆装前的准备、电动机的拆卸和装配等。组织不同能力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从而全面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提升教学的效果

案例分析法主要是结合社会所需和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这内容进行分析,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典型工作任务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出职业岗位的代表工作内容,其具体的思路主要是:

1.本课程所设计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电工仪表和工具的选用;低压电器和电工材料的选用;照明和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维修等。然后教师将这些工作的任务作为课程学习的主要案例任务:如表所示:

表1《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主要案例任务

学习任务1

安全用电

学习任务6

实训室照明线路安装

学习任务2

照明线路的安装

学习任务7

办公室照明线路安装

学习任务3

家居用电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学习任务4

教室照明线路的检修

2.明确任务后,教师借助企业现场的图片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或者视频等吸引学生眼光。然后让学生们能够带着疑问进入课程的学习。教师在结合企业岗位的设置,对学习任务开展解读。学生们围绕教师提出任务通过走访电气工作人员、现场观摩等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最后,学生们结合自身调查,对各个任务中的调查信息归纳成一个表格,然后由鼓励不经常发言的学生在讲台上发表言论,提出解决的方法。教师和其他学生作为评委,做出补充和点评。

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本,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对于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充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以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标准。

  1. 基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思绪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实践中全面应用理论知识,才能发挥出知识学习的作用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理论学习中并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如何让这些学生在教学中对所学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实践,这已经成为当前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案例教学法更多是的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形式开展学习为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其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师让参与实训课的学生进行分组,以五个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向学生举例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故障,第一种:电梯运行时突然停止;电梯失去控制出现极速的坠落和极速的上升等,导致人员的伤亡。紧接着让学生分析继电器触点系统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电梯的设备系统开展小组之间的分析。各个小组结合门路控制电路中接触器、电梯设备制动控制电路、继电器、生产厂商中的使用说明中对故障问题进行检测和确定。并且,学生们结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如:要是开关处接触器线路发生了老化现象,即主要由于短路或者接触不良引起;基础器发生问题;开门继由器出现故障。最后,学生们结合故障检测维修手册以对故障问题进行明确,并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实训。这种案例分析的方法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结合实践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1. 案例教学方法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案例教学方法在应用到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内容,旨在推动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1. 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案例教学方法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更多深奥电工电子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平时的备课阶段,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在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和道具等,通过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的特征,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方法的使用,全面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实验和探索的喜悦感,进而更乐于参与案例教学,发挥出案例教学的功能。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主体地位,教师应合理设置案例分析,即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设置问题,还应增加探究讨论的机会。例如:教师通过将一个个知识点浓缩成探究式的问题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分析,然后鼓励学生利用创新性的思维来寻找出答案。例如:教师可以将某一个知识点作为学生要突破的任务,然后在让学生们开展小组的探究和分析后,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另外,教师通过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在设置更多实验的活动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理论知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合理设置项目案例的难易程度

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保持适度原则,避免将较难的项目案例应用到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从而使学生们在参与项目学习时,获取更多的喜悦感和成功感。例如:在设置案例时,教师结合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等方面设计一些相关的科学项目,进而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借助案例分析,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主动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能够在案例实践中掌握更多知识储备和电工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案例教学方法所带来的重要作用,合理设计案例、结合案例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解决的对策。同时教学还应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从而培养出更多电工电子行业的技术人才,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金翠荣.如何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4):107-108+114.

[2]谢淑林.中职Coreldraw三段式案例教学法的探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0):160-161.

[3]马兵乐.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6):29-30.

[4]欧沛民.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9):64-65.

[5]黄达生.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6):152-153.


作者简介 黄红艳(1973.9.5-),女,壮族,广西扶绥人,广西师范学院物理系1993级本科生理学学士,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电气技术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