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时期中美政府采取的政策对比分析——基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7
/ 2

新冠疫情时期中美政府采取的政策对比分析——基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

黄梦瑶 段雯姣 胡诗丽 蔡怡珍 郑慧铃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迅速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出台不同的政策以促进恢复社会秩序,保持经济正常发展。中美是分属不同社会阵营的两大政治经济大国,因此采取的政策兼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运用霍氏文化维度理论,深入分析中美抗疫政策,能够从文化层面深入理解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冠肺炎;中美关系;抗疫政策;霍氏文化维度理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政府紧急部署疫情防控战略措施,发挥社会主义优势,以最快速度遏制疫情蔓延,控制局势发展。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创造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有条不紊地推进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为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反观美国,美方政府的防疫措施却使得美国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新增和累计确诊人数激增,经济发展遭受重创,社会秩序失控,失业率和犯罪率攀升,群众叫苦不迭。

面对此次疫情,两国在经济发展和遏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中权衡取舍等方面的选择大相径庭。本文将基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从社会文化因素方面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寻找战胜疫情的方法。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型

从1967到1973年,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在著名的跨国公司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他的团队对IBM公司的各国员工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用二十几种不同语言在74个国家和地区发放了116000多份调查问卷并回收了答案。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是各国员工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国别差异,后又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他的理论的补充,总结出衡量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权利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男性化与女性化”、“自身放纵与约束”。而本文将从前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下表中总结了中美两国在霍夫斯泰德列出的世界 74 个国家和地区在个体主义指数、长期取向指数的得分和排名(胡 1999)。

国家

个体主义指数

(共74个国家和地区)

长期取向指数

(共74个国家和地区)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中国

20

56-61

118

1

美国

91

1

29

3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李,2009),表明了社会中的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距离和彼此间的融合程度。美国文化属于典型的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个人主义文化,文化行为表现为个人取向;中国文化则属于典型的社团价值至上的集体主义文化,文化行为表现为他人取向(姜,2013)。

在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个体间联系松散,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个体更倾向于对自身及其家庭负责。西方文化中“自由”“民主”观点深入人心,社会更强调个人的观点及利益。如上表数据所示,美国的个人主义指数极高,他们在抗疫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国际社会方面,美国高喊“美国第一”的口号,宣布暂停资助世卫组织。此外,美国将本国疫情失控归咎于“中国病毒”,企图通过政治隐瞒真相;在政治方面,美国的各项经济刺激提案在议会两党的拉锯下陷入僵局,国难当前,应急法案却被拦在了个人利益之后;在医疗方面,美国疫苗分配不均,民众对美国疫苗的信任度低,在疫苗储备告罄时,政府 “拆东墙补西墙”,将第二剂新冠疫苗储备挪到第一剂接种使用。这都体现美国维护资本主义与个体利益的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联系紧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体注重群体内的关系和谐,并将自身价值建立在对社会的贡献上。群体可以干预个人生活,并在获得个体绝对忠诚的前提下为群体中的个体提供稳定且持久的保护。中国的个人主义指数极低,国民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在国际社会方面,中国积极地向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向世卫组织先后捐款5000万美元以支持其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在政治方面,国家卫健委成立专门的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部署全国工作,高效地应对疫情;在医疗方面,国家投资建设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并报销群众的大部分医疗费用,极大地保障2了武汉的医疗供给;在社会方面,海内外的中国人民自发捐款、筹集物资,民众自觉居家隔离,为国家抗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上均体现了中国在疫情面前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和集体利益至上的奉献精神。

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维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表明了特定文化中的成员对于长远效果或短期收效的偏好程度(李,2009)。美国文化属于短期取向的文化,倾向现在取向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属于长期取向的文化,侧重将来取向的文化行为(姜,2013)。

在短期取向的社会中,社会成员更关心眼前的短期利益,注重当下的形势,认为未来的不确定性高,希望付出就见成效,不愿意牺牲现在而为未来奋斗。疫情当前,美国多次忽视世卫组织及据经验所得的科学建议,为了当前短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重启美国”计划。另一边,民众抗议佩戴口罩,在他们看来,长远的疫情防控计划严重损害了自身当下的生活自由。

在长期取向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习惯于用长远的目光看待事情的发展,倾向于制定长远的目标和计划,愿意为所期望的美好未来不断努力奋斗甚至奉献自己。为了防控疫情,中国当机立断进行“封城”,停运一切公共交通;国家卫健委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及时指导国家开展病例救治、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并在较短时间内做了大范围的核酸检测。民众听从政府的指令,自觉居家隔离。中国在抗疫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短暂牺牲了当下的利益,具有前瞻性和较强的韧性。

结语

文化基因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中美两国呈现出不同的抗疫表现。抗疫表现的现实对比使两国的软实力此消彼长,这势必会加剧中美竞争,使中美关系走向更加困难的局面,为此中国要做好部署准备迎接来自美国的压力。在医疗卫生方面,中国应认真总结抗疫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建立全面、高效、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给予国际抗疫援助;在经贸方面,中国要发展中高端产业链、扩大内需,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应对贸易霸凌行为。另外,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国,应建立平等、友好、公平、正义的对话机制和合作交流平台,在全球抗疫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共同彰显大国担当。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姜艳.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看中西文化行为的差异[J].湖北:理论月刊,2013(08):76-78.

  3. 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12):126-129+185.





作者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黄梦瑶收

联系电话:18358208291

邮箱:9618673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