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2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朱捷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 株洲市 4120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应用综合护理,更好地完成呼吸机相关治疗,保障新生儿健康。方法:实验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调研的主体,时间段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结合随机分组,记录180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成效。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新生儿在护理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0),对照组则为8.9%(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的统计上,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4.2±4.3)d和(60.8±11.9)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5±4.1)d和(84.3±15.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止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可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院内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胎儿分娩出后的2-6小时可发作,以新生儿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灰白为表现,以机械通气为主要治疗措施1】。有研究提出2】,对于重症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要加强护理指导,充分考虑到家属的要求,并鼓励家属参与其中,尽早地熟悉患儿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征,并建立与患儿的亲密情感关系,要提高家属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促使护理工作更为主动积极。实验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调研的主体,时间段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结合随机分组,记录180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情况。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调研的主体,时间段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结合随机分组,记录180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情况。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06例和74例,早产孕周在30-35周之间,且体重在1.1-1.6kg,平均体重则有(1.3±0.2)kg,均开展机械通气治疗、吸痰治疗等。在治疗改善上措施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由研究者负责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新生儿的病情监测,以及皮肤清洁、保暖、并发症预防等;

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在第一时间与家属沟通,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对治疗方案、患儿个体特点进行说明,建立良好的沟通。随后可开展密闭式吸痰护理,可以再持续机械通气的状态下进行吸痰控制,时间在10秒内,对于一次吸痰未干净者,可以一小时后再次进行。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防止呼吸机相关并发症,要记录新生儿的每日液体的输入量,同时确保无菌操作。可结合抚触护理,重视非语言沟通,提升新生儿治疗的舒适性。最后,可邀请家属共同参与对新生儿的照护,指导家属了解监护仪相关数据。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统计呼吸机相关并发症。随后,则统计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1.4统计方法

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针对机械通气用时、住院时间采用计量统计,对呼吸机相关并发症采取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新生儿在护理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0),即为2例感染;对照组则为8.9%(8/90),包括气胸、感染、肺动脉高压等情况,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的统计上,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4.2±4.3)d和(60.8±11.9)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5±4.1)d和(84.3±15.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机械通气的重要指征,而新生儿自身的功能发育未健全,由于缺乏顺应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则会导致呼吸困难,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由此引发死亡。

在综合护理措施下,更强调护理全局观,强调细节,并结合新生儿的特点进行护理支持。在本次护理干预中,我们也对护理方案进行了总结,考虑患儿自身、患儿家属以及治疗环境等问题。第一,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普及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患儿情况做专项分析,提升家属的配合度3】。第二,交替体位护理。其优势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减少心脏对肺部的压迫,提升肺部通气量。另一方面则可以改善膈肌运动方式,有利于分泌物引流。第三,患儿本身差异较大,需要重新制定喂养方式,控制速度。第四,则是加强呼吸系统护理,实施科学按摩,这对于患者脏器功能的恢复,提升血液循环率具有一定帮助

4】。可见,综合护理的应用优势显著,可以为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保障。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止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可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院内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娴.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4):125-127.

[2] 邓丽莲,梁尚云.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性通气下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0):158-159.

[3] 张胡爽,丁静,丁晓燕等.PEWS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3):108-110.

[4] 巩礼梅.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16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