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3

医院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效果

谢青华

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 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院-家庭协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功能、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能明显提升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院-家庭协同护理;脑出血;负面情绪;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中血液向脑组织溢出,包括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前者多是由于受到外伤、重伤收治,后者则自发性脑出血,一般是具有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脑肿瘤等基础病的患者,在某一瞬间情绪波动过大、用力过大,导致骤然发病,该病早起死亡率高,而幸
存者中面临着漫长的治疗周期,大多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1-2]。因而,需及时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及早康复,使患者尽可能恢复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是从医学、家庭、社会等多角度考量出发,全方位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3]。本研究将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观察组各护理干预3个月,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院-家庭协同护理。观察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康复训练。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康复训练计划,由治疗师操作,主要注重握拳、床上翻身、双桥运动、坐起训练、患肢关节活动训练,训练强度和频率应根据病人体质因人而异,切不可一刀切。由康复师指导并帮助规范训练动作,同时完成训练及时打卡,训练完成后,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训练中、训练后的肢体感受,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2)心理疏导。主管医生、治疗师、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中主动关心、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同时采用适当方法指引家属在日常护理中多给予病人积极、正面的鼓励,使患者在被肯定中增加自信。由于患者可能存在一定心理障碍,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以增加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

(3)生活指导。由于患者偏瘫,可能运动量不够,故应增加高纤维、低胆固醇的实物,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帮助减少肠胃负担,同时对于不同基础病的患者应当适当调整饮食方案,如糖尿病患者注意控糖等。除饮食外,应合理规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卧床,尽可能多参与户外活动,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同时接触新鲜事物,以获得社会自信。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采用MBI 量表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FMA对患者肢体功能评分;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对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能力 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MBI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P

对照组

54

36.67±6.81

50.65±9.52

0.04

观察组

54

37.01±6.93

68.74±10.46

0.000

t


-0.351

-9.653


p


0.715

0.000


2.2肢体功能 详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FMA比较(`x±s,分)

组别

n

上肢

下肢

总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4

30.54±5.77

38.65±4.75

22.97±5.01

26.78±4.16

52.85±5.11

65.45±4.63

观察组

54

30.24±5.49

46.82±4.52

23.01±5.17

31.51±3.42

53.21±5.28

77.63±4.06

t


0.387

-9.458

-0.261

-6.738

-0.363

-11.952

p


0.613

0.000

0.763

0.000

0.412

0.000

2.3焦虑、抑郁情绪 详见表3。

表3治疗前后SAS、SDS比较(`x±s,分)

组别

n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4

58.54±4.87

50.01±3.64

64.52±5.49

56.44±4.92

观察组

54

58.43±4.69

47.18±4.29

64.38±5.38

49.41±4.41

t


0.668

5.431

0.253

6.117

p


0.482

0.000

0.716

0.000

3讨论

自发性脑出血占脑卒中的30%左右,有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老化等基础并的人群发病率高,集中在情绪波动大或者过度活动的时候发病,病发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极有可能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4]。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是将病人分属于医院、家庭、社会,使病人多角度管理自己的行为、情绪,从而帮助患者康复[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医院-家庭协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MBI、FMA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该护理模式能帮助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玉萍,闫晓洁,李晓华,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01):25-28.

[2]周刘蕾,张晓梅,张旦旦,等.以家庭为中心模式改善脑出血术后偏瘫病人日常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效果[J].护理研究,2021,35(19):3490-3492.

[3]姚婕,王从安,吕慧.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06):701-703.

[4]朱鹤.针灸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0):1620-1623.

[5]孙亚超,王锦玲.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06):614-617.



【收刊地址】:江西省 赣州市 章贡区 水南镇 梅关大道号16号 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七楼神经内科护士站 谢青华 1527978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