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0
/ 2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赵东兵、谢林佑、黄海金

61042819890802**** 、 43102419901225**** 、 44130219780609****


摘要:智能化技术具有高智能、可靠度的特征,是确保自动控制系统运行良好的重要依据,伴随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元化的系统的应用,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对电路知识、电气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准确的了解,通过专业的知识来实现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运用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优势

1.1无需建立控制模型

由于智能化技术需要操控的对象数量较多,且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自动化控制需要进行建模工作。建模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误差,因参数误差会导致建模的质量不过关,影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而智能控制设备在进行设计时,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减少了因客观条件产生的误差,有效提升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度。

1.2便于调控电气系统参数

智能化控制设备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工作中更具优势条件。在智能化控制设备针对特殊电气设备进行操控时,工作人员仅需在中央控制室利用调整参数的设备对操作流程进行调整与控制,实现了远程调控。这种工作模式一方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参数调整实现了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更为精准的操控,有效减少人员值守。

1.3智能化控制设施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设备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不同数据的同时处理能力,就算智能化控制设备对于将要处理的信息较为陌生,也能够利用数据分析等应用对项目工程进行精准测算。控制对象的差异化影响了智能化控制设备的操作效果,当控制对象发生变化时,会使控制效果产生变化。因此,对于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须遵守相应的控制原则与逻辑,结合实际控制情况,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2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2.1 PLC技术的应用与智能控制

通过PLC技术的应用可使电气工程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改变其生产模式,提高其生产能力和效率,且可使电气室控制能力实现自动化。与传统控制器相比较PLC技术可对多种系统进行优化,如果在供电系统中应用PLC技术就可自动运行,但需提前设定供电系统的程序并对不同时间的电能供应情况进行调节,进而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解决了用电紧张的问题。如果供电系统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就会对用户正常用电以及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供电系统中需对PLC技术进行充分应用,不仅可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还可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2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随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结构越来越复杂,并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电气工程发生故障问题的可能性。对这些故障问题需工作人员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分析和诊断电气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可避免电气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否则将会对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在对电气工程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时,需利用故障诊断技术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相关问题制定完善的处理措施。

另外系统原有的运行模式会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而发生转变,将系统本身自动化的特点展现出来。在系统内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系统的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仍使用以往的检修与保养方法,就会降低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会加大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1]。所以需对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并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来制定有效的诊断方案,然后按照诊断方案中的要求对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以免因故障影响范围扩大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应用于人工智能控制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且人工智能控制技术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应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应用人工智能控制技术时主要包含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及专家系统控制三种形式,应用该控制技术可实现设备运行系统的自我管控,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支出。人工智能控制技术还能实现动态监管的目标,主要是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来收集和整理数据,经过相关数据分析后可明确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处理故障问题,而且还可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水平。应用智能化技术可提高电气系统的精确度和设备运行的速度[2],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设备操作具有可视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系统升级和设备操作提供众多的便利条件,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设备质量。

2.4应用于电气设备优化

电气设备作为电气自动化的基本元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如应用传统的方式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整个设计过程出现失误。由于电气系统设计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要求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操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对电气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分析环节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数据算法,不仅增加了整个设计环节的复杂性,而且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综合管理和评价设备,运用预定的程序来优化设备,进而节约了大量的电气设备设计成本和人力成本。

2.5优化电气工程设计技术

在电气设备设计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部门管理人员之间提前沟通和联系,因为整个设计工作需要他们共同完成,需综合考虑设备的功能及属性、生产的工艺及流程、设备使用要求及运行参数等个方面的信息。还需要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设计人员根据相关部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把所有部门的需求综合到一起。为能进一步优化和设计电气自动化运行流程,就需对创新型思维进行充分运用,以此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还可使用遗传算法把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功能整合到电气设备的CPU中,但在操控时所有系统的功能需在同一个CPU下,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增加CPU负荷量,甚至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加快了各种新算法出现的速度。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自身的运行情况及功能对其进行设计,进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准确性。另外还需适当运用网络设备与信息设备,有利于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

3结束语

传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十分低下,且应用质量得不到保证。智能化技术作为新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开展人工智能活动,不但可保证自动化控制效率,还可推动电气工程向着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是决定电气工程行业发展的关键,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价值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72.

[2]张桂昌.探究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5(19):247-248.

[3]宋县委.有关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151-151.

[4]康莉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8,401(2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