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在精神科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4
/ 2

执业药师在精神科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的价值

穆喜术 1 李会 1 李娜 2

1 河北省荣军医院 071000

2定州市人民医院 07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科门诊药房实施执业药师药物咨询的实际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以对照实验的形式实施,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有不同类型疾病,在拿药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给予药物咨询,并且经过对患者基本资料调查确认后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并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前一组中实施常规药物咨询,另一组中则实施执业药师药物咨询,并分析、比较具体的药学服务质量。结果:本次研究中重点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中的满意度情况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精神科门诊药房中加强执业药师药物咨询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关键词:精神科门诊药房;执业药师;药物咨询;实际价值

前言:精神科在医院中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患者情况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对于精神类疾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药效较强,必须要保障用药合理性,否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副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原有精神科门诊病房的药物咨询服务质量不佳,基于此必须要重视加强优化改进,由执业药师给予患者用药咨询服务,让患者能够接受到更为高质量的用药咨询服务,对此本次研究中便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实施,纳入了64例研究对象,均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科疾病。入组后将患者分为了使用不同药物咨询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前一组内包括有19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年龄49~72岁,平均(61.02±4.36)岁;后一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2∶10,年龄53~70岁,平均(63.11±4.58)岁。比较分析可见其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依然继续实施常规药物咨询方法,由精神科门诊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观察组内需要加强执业药师药物咨询服务,选择由专业素质较高的执业药师参与其中,在患者取药时,向其讲解有关药物的基本情况,如用法用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同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用药,而且也要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要给予详细解答,并尽量应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患者可以了解[1]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不同药学咨询方法下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其中满意度的调查需要在患者取药时发放问卷,指导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最高100分,将其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若分值处于>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若<60分则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2]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工作中,选用SPSS23.0作为主要处理工具,并通过均数±标准差进行计量资料的组间数据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正态性分析,对于确认符合正态性分析标准的数据应进行t值得检验,反之需进行秩和检验;若计数资料,则应当通过卡方值检验。对于以上两种检验形式,均以(P<0.05)表示差异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用药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执业药师的药学服务下,未出现用药不合理问题,仅2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见表1。

1 用药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不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观察组

32

0

2(6.25)

对照组

32

3(9.37)

7(21.87)

X2


5.114

9.021

P值


0.002

0.001

    1. 满意度分析

均对两组患者实施了药学咨询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2

19

12

1

96.87%

对照组

32

14

11

7

78.12%

X2





11.056

P值





<0.05

    1. 讨论

    精神科药物比较特殊,而且许多存在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在思想意识上会比较敏感,心理问题相对较为严重,经过调查分析来看,此类患者群体中对所服用药物的认知不佳,因此在日常用药时可能会有不合理、不安全的情况,极有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是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疾病。

    本次研究中重视对在精神科门诊药房的药学咨询中实施执业药师咨询服务。执业药师为药物方面的专业人员,较之普通医师和医护人员更了解药学药理知识,因此执业药师参与到对患者的直接咨询服务中去可以更加详细的向患者讲解有关药物的药学药理内容,并且还有助于帮助检查处方的用药合理性,也能够及时指出其中的不足,给予用药调整,使得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得以提升[3]。如表1可见,在实施执业药师药物咨询服务后,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再如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由此可见执业药师的药物咨询服务也给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给予了重要帮助。

    当前时代背景下,执业药师药物咨询服务应当继续加强应用,并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第一,规范药物咨询记录。精神类疾病患者情况比较特殊,在每次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时,要对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所取药物、剂量、用药方法等;同时更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心理上可能会对咨询服务有一定的抵触感,或者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对此可以在门诊药房内单独设立一个咨询点,由药师单独与患者谈话,让患者可以更加从容的去咨询有关药物的内容,而且药师也要严格去保守患者的隐私。第二,提高执业药师专业素质。药师必须要继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定期去了解当下比较先进的精神类药物,以便于能够给患者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可见,通过执业药师药物咨询服务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高甜,何俊,王玉文,龙森. 精神专科医院药物咨询分析及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8):1608-1612.

    [2]张玉华. 精神科开展药物咨询以提高患者对药房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 心理月刊,2020,15(10):118.

    [3]穆晞园,罗晓东,刘守青. 精神科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对医疗质量的改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