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覆盖式VSD技术治疗福建竹叶青属毒蛇咬伤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采用覆盖式 VSD技术治疗福建竹叶青属毒蛇咬伤的护理

陈燕莎 张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 ,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覆盖式VSD技术治疗福建竹叶青属毒蛇咬伤的护理方法。方 法 对30例福建竹叶青属毒蛇患者应用覆盖式VSD持续引流护理观察。结 果 通过覆盖式VSD治疗及护理,患者能够快速恢复,痊愈出院。结 论 针对福建竹叶青属毒蛇蛇咬伤患者采用覆盖式VSD治疗,密切的护理观察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覆盖式VSD;毒蛇咬伤;护理


竹叶青属蝰科蝮亚科,毒牙属小型管牙类[1],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次大陆等地,福建泉州区境内仅分布2种竹叶青,分别为白唇竹叶青与福建竹叶青,其中福建竹叶青生活海拔高于白唇竹叶青,故在福建地区福建白唇竹叶青咬伤更为常见[2]。每年我区因其受伤病例达2000人次,居福建蛇伤病患排名第一[3]。竹叶青属毒蛇咬伤后,受其分泌的毒液影响,不但伤肢高度肿胀疼痛而且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急性急性皮下广泛出血,重者可发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临床治疗护理难度增大。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科应用覆盖式VSD技术治疗福建竹叶青属毒蛇咬伤并给予全面、全程、规范、专业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确诊的30例竹叶青属毒蛇咬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12)岁。咬伤部位:手部12例,足部4例,前臂8例,小腿8例。

1.2方法 ①局麻后在两点状咬痕中点沿肢体纵轴方向切开皮肤,切口宽度1.5~2cm,深度为浅筋膜层;②以切口中点为中心沿“米”字型方向用止血钳在切缘皮下沿浅筋膜层钝性游离切口,游离宽度为2~3cm;③用过氧化氢溶液与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切口及皮下游离腔隙3~6次后采用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在伤口周边局封;④小血管活动性出血采用血管结扎法或缝扎法止血,活动性出血点采用电凝止血法;⑤经观察创面充分止血后以切口中点为中心沿“米”字型方向在伤口皮下游离腔隙内放置6~8片胶片引流条,引流条一半在游离腔隙内,另一半在切口外形成“米”字状排列;⑥VSD材料覆盖在 “米”字状排列的引流条上方,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⑦将VSD负压引流管链接负压装置或中心负压,负压范围为-125mmHg~-450 mmHg;⑧用0.9%NS500 Q8h或Q12h冲管;⑨持续负压吸引3~5日。

1.3结果

本组30例经使用覆盖式VSD治疗护理后伤口愈合满意,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开启蛇咬伤绿色通道,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仔细询问患者蛇咬伤的时间、经过、地点。一旦确认蛇种后立即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方法,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耐心解释,鼓励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应随时观察出血、血泡、组织坏死范围、肢体温度,每班测量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并与健侧对比,做好记录。还应观察全身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况,如患者有无烦躁不安、全身无力、胸闷、复视、言语障碍、心律失常、少尿、无尿等,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2.2体位护理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早期保持伤肢下垂位,病情稳定后可抬高15°-20°,促进血液循环。

2.2.3 引流管及负压护理 术后立即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维持负压范围为-125mmHg~-450 mmHg,持续吸引3~5d,以持续吸引出伤肢残留的蛇毒。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VSD 敷料有无漏气、硬结、鼓起;保持VSD 敷料瘪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引流管内有引流液吸出。若瘪陷的敷料鼓起,或潮湿变软,则提示负压吸引无效,应立即查找原因;若患者自诉切口肿胀较前更甚,应立即查看冲洗速度,压力大小,管道情况,负压吸引情况。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坏死组织或血凝块容易堵塞引流管,致引流不畅,常用处理办法是消毒堵塞处远端的引流管,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抽吸直至通畅[4]

2.2.4 持续冲洗 早期常规使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持续冲洗,10~20 滴/min,及时将渗出物及血凝块冲洗出来,避免因引流物粘附结痂而堵塞导管。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观察敷料周围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一般引流液逐渐由暗红色转为淡黄色清亮液体,若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则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若引流液达到引流瓶的1/2~2/3 时,应及时倾倒或更换,全程严格无菌操作。

2.2.5 用药的护理 蛇咬伤病情发展迅速,我们在做好局部症状处理的同时应配合整体治疗,抗生素、蛇药、抗蛇毒血清等的使用应安全而迅速。抗蝮蛇毒血清作为蛇咬伤的特效药物,越早给药,效果越好,常规用法是经药敏试验后静滴。临床上使用抗蝮蛇毒血清若患者无基础疾病限制输液速度,且药敏试验为阴性的患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一般在2h 内输注完毕;对于药敏试验阳性患者,则需要行脱敏试验,之后输注时前30min 缓慢滴注,如果患者无不良反应可适当调节滴速。在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滴速。

2.2.6 心理护理 蛇咬伤患者,常局部剧痛,肿胀,伴发热、烦躁不安或出血等全身症状,因此患者多会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对此我们与患者接触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为患者缓解不适感,取得患者信任,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护理,尽量集中,动作轻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而对于VSD 植入术后的患者,因为持续的负压吸引及冲洗,使自身活动受到限制,常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对此,护理人员更应耐心解释,多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满足其合理要求,指导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增加其心理上的存在感、价值感。

2.2.7 健康教育 对于运用VSD 治疗及持续冲洗的患者,告知目的及作用,妥善固定管道,

嘱其勿使管道扭曲、折叠、受压,勿随意调节负压大小,勿随意取下负压吸引管道,教会其

如何观察负压吸引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嘱其定时定量服用蛇药,胡泽

彪认为季德胜蛇药作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蛇咬伤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消除伤

口肿胀的作用,与抗蛇毒血清联合使用,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由于蛇咬伤后局部症状明显的特点,早期局部切开减压,运用VSD 已成为治疗蛇咬伤

的一种有效方法。有资料显示,伤后15min 切开伤口,持续负压吸引1h,可以吸出30%-50%的毒液,在伤口周围注射0.9%氯化钠溶液同时抽吸可以起到“伤口内冲吸”的作用,使蛇毒排除更彻底。通过对本组中30 例运用VSD 治疗蛇咬伤患者的精心护理和观察,30例患者均痊愈。

综上所述,有效的负压吸引及引流通畅和密切的观察护理,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

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亮. 绿荫下的猎手——竹叶青蛇. 生命世界[J].2015. (12), 70-73.

[2] 赵尔宓.中国蛇类第一版[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12.71-72.

[3] 王乃平, 李其斌, 李炳一, 黎肇炎, 李怀鹏, 汤圣希, 泽井芳男, 川村善治, 鸟羽通久, 小林照幸. 福建1990年蛇伤流行病学研究[J]. 蛇志. 1993 .(01), 10-17.

[4]罗毅,张剑锋,翟崇宇,吴雪,王琦,黄国亮.覆盖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运用于广西竹叶青属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10):1241-1246.

[5]王建刚,许来宾,王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蛇伤溃疡早期修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