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身边的精神分裂患者

/ 1

如何识别身边的精神分裂患者

曾勇 

四川省富顺县精神病医院  643200

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且该疾病若未得到及时的干预,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了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危害性,临床上给予这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高度重视。针对身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若我们用心观察,在其患病初期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包含但不限于举止、言谈、个性。那么,针对身边的精神分裂患者,应当如何识别呢?

6217154516d25_html_b1a20c923c9ddb4d.jpg

言谈改变。话少:话少主要体现在平时开朗外向的人突然间变得沉闷,不与他人主动展开交流,话语减少,且自己明显感觉到自己反应较之从前迟钝,同时记忆存在困难。话多:话多主要体现为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内向的人突然间话变得特别多,且喜形于色。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发生争执的频率增加,且爱好说大话,同时也会做出并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设想与构思。话怪: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其会出现疑心重的情况,且对于他人的言行表现得更为敏感。在日常生活中当听到别人讲话时往往会怀疑其他人在议论自己。这与普通的多疑具有一定的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所怀疑的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但患者却极为坚定,且无法被说服。例如,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往往会怀疑自己的兄弟、父母对自己存在加害之心,从而每日惴惴不安。在自身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不治之症,或者被先进仪器所控制。话乱: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写作或者与他人交谈过程中运用生僻词汇的概率较高,同时也会存在用词不当的现象。除此之外,在与他人面对面交流过程中往往话不对题,最终给人留下交流难度大的印象。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出门也具有一定的恐惧性,其每日都会沉浸在自己的冥思苦想当中,但其所想的内容并无实际意义,并且与现实环境相脱节。

个性改变。如若一个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个性改变,以至于旁人会认为其变了一个人,则应当予以高度警惕。个性改变主要体现为原本力求上进的人突然目无纪律,缺乏责任心出现旷工。此前积极进取的学生突然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便出现成绩下降也不为所动,并对周围人的劝诫不予理睬。原本乐于交友的人突然对他人冷漠,疏远他人。当亲友来访时选择避而不见,忽视与父母妻女之间的关系。原本注重整洁的人突然变得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且精神分裂患者还会出现无缘无故情绪低落的现象,患者会在患病之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且否定自己的时间往往会持续较久。同时在生活中这些人也会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勃然大怒。而此前脾气温和的人则会突然变得蛮不讲理、言语粗鄙。原本性格内向的人则会突然变得情绪异常高昂,自命不凡。如若身边的人突然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个性改变,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应当高度注意,伺机带领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睡眠改变。睡眠质量的优良对于衡量精神病患者病情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精神疾病发病初期患者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会出现睡眠异常。患者会毫无原因出现早醒、多梦、入睡困难的情况。且部分患者即便整夜未睡,第二天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倦意,在表面上精力超乎常人。因而患者在出现该类症状时往往并不会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如若身边的人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后就可发现患者会出现情绪易变、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还有部分患者即便感觉自身困倦难忍,但当其躺在床上时其困意就会消失,脑中就会涌入万千思绪。第二天,该类患者会出现精疲力竭、昏昏欲睡的情况。

记忆力变化。记忆力变化是精神分裂患者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当患者患病后其会出现较为显著的记忆力衰退,其中以近期记忆力衰退为主要内容,患者往往会对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转瞬即忘。如若身边的人频繁出现近期记忆里衰退情况,则应高度注意其是否患有精神分裂。

举止改变。举止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但当其患有精神分裂后会出现一些变化无常的爱好以及兴趣,且这些兴趣与爱好与此前的习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此前并无收集爱好的人突然收集较多的无意义物品,甚至随身携带废纸等,并将这些废物视为珍宝。部分精神分裂患者会感觉他人、外界以及自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了不合乎常理的关注。会存在部分女性患者感觉自身脸部并不对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对称程度逐渐加深。而后其会多次求医,并主张进行矫正手术,即便在医生解释无需手术后,患者仍旧因脸部不对称而感到惶恐与苦恼。还会有部分精神分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做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动作,包括走路无目的性,走路姿势怪异等。除此之外,精神分裂患者在患病后也会出现做事丢三落四、动作迟缓的情况。当其在工作过程中会时常忘记自身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而导致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增加,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而原本秉持节俭原则的人在生活中也会变得大手大脚,严重时会大肆挥霍,浪费金钱。

精神分裂随着患病时间的推移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性也逐渐增大。当身边的人出现上述情况时也并不一定代表其患有精神病,但应当予以高度注意。此外,应当积极正视精神类疾病,避免讳疾忌医,应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力求将疾病危害性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