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

王颖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摘 要: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日渐成熟,构建安全可信的支付体系的需求越发强烈,生物识别技术以其隐形性、不可替代、不可抵赖性成为金融领域身份认证发展的主流,其中手指特征识别技术是现有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实现的起点与基础。本文从专利角度出发,对支付领域的手指特征识别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手指;支付;识别;专利

一、引言

目前,基于手指生物特征的认证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指纹识别、指关节纹识别、指形识别、手指静脉识别等,其中以指纹和指静脉的研究最为广泛,如常见的指纹识别技术、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指纹与指静脉相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等。

1.1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最早用于司法、商业等领域的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指纹是人手指指尖表面的纹路,纹路中表现出的断点、分叉和转折点等细节特征为指纹识别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指纹识别系统通过读取指纹图像,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可以非常可靠地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识别技术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实际应用有支付宝推出的指纹支付,以及苏州银行、民生银行推出的手机指纹支付等。

1.2指静脉识别

随着静脉识别技术的拓展,静脉作为隐藏于人体内部的活体生物特征,具备强区分性,难被复制和窃取,因此该技术具备天然的活体性和高防伪性能。手指静脉认证技术源于日立公司在医学科技领域对人类大脑活动管理的高级研究项目,近红外线被用来观察血液流量的增加情况,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技术也适用于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工作。由于每个人的每根手指的手指静脉图像都不相同,所以基于手指静脉图像原理的认证技术能够成为现实。

1.3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往往由于传感器的噪声以及特征提取和匹配的缺陷而使得误识率过高,或由于特征易丢失而存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对应用的环境也有过多的限制,而且每一种生物特征也并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遍性。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是利用人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

二、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为了对支付领域中手指特征识别进行专利技术发展分析,将在专利库中进行检索和数据分析。本文通过构建检索要素所获得的专利申请经过筛选后建立专利申请数据库,作为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2.1 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2.1.1 全球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对数据库中获得的全球专利申请的申请量和申请时间做统计分析,得出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年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

62297283b5536_html_4a5381266b77c23d.gif

图1 全球专利申请量逐年趋势图(单位:件)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FBI、英国内政部和法国巴黎警察局开始着手研究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其中将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支付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始于1974年。2000年之前,手指特征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为141件,发展较为缓慢;2001年至2011年期间是手指特征识别技术稳定发展的阶段,专利申请量较为平稳,平均年申请量为110件。2011年-至今是手指特征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阶段,年申请量突飞猛进,到2015年达到了306件,申请量接近2011年申请量的3倍。

2.1.2 中国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对数据库中获得的中国专利申请的申请量和申请时间做统计分析,得出手指特征识别技术中国专利申请量的年度分布图,如图2所示。

62297283b5536_html_80011cefa4b8ca48.gif

图2 中国专利申请量逐年趋势图(单位:件)

由图2可以看出,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与其在全球的发展轨迹十分相似。在国内的相关专利申请始于1992年中国大恒公司申请的光电指纹识别仪,2000年之前,手指特征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为14件,发展较为缓慢;2001年至2011年期间是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年申请量较少;2011年之后,与之相关的手指特征识别专利年申请量陡增,更是在2015年突破了240件,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手指特征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专利布局。预计未来几年的申请量仍处于增长趋势,但增长率会有所下降,这与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和难度的增加一定关系。

2.2 专利领域分布

为了展现手指特征识别技术整体专利分布情况,采用了IPC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借此对该领域技术研发的重点和研发热点进行挖掘。在数据库中对手指特征识别技术的相关专利的分类号进行统计,得到排名前十位的分类号,分类号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手指特征识别应用于支付领域的分类号TOP10

序号

分类号

分类定义

1

G06K9/00

用于阅读或识别印刷或书写字符或者用于识别图形,例如,指纹的方法或装置

2

G07C9/00

独个输入口或输出口登记器

3

G06Q20/40

授权,例如,支付人或收款人识别,审核客户或商店证书;支付人的审核和批准,例如,信用额度或拒绝清单的检查

4

H04L9/32

包括用于检验系统用户的身份或凭据的装置

5

G06T1/00

通用图像数据处理

6

G07F7/10

连同有编码信号的

7

G06F21/00

防止未授权行为的保护计算机、其部件、程序或数据的安全装置

8

A61B5/117

人的鉴别,例如指纹、脚印或压印技术

9

G06Q20/00

支付体系结构、方案或协议

10

G06F21/32

使用生物测定数据,例如指纹、虹膜扫描或声波纹

由表1给出的前10位分类号排名可以看出,在手指特征识别应用于支付领域中,对于识别装置的申请最高,显而易见的想要对手指特征进行识别必然需要相应的识别装置,排名第三的分类号涉及的内容是支付协议授权,说明在该领域中,对支付人或收款人识别是申请人研究的重点。

三、总结

随着手指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该领域的竞争中,国内虽然较国外起步稍晚,但随着国内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对该领域的认识,现阶段,国内涉足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有很大的提高,国内申请人主要为公司,也表明国内申请人也开始致力于相关技术的系统装置、产品化的专利申请。虽然我国的申请量较大,但其中一部分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微小改进,其创造性有待提高,我国相关企业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点,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运用专利武器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