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殖生态绿壳蛋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林下养殖生态绿壳蛋鸡探究

魏茂森

江苏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于肉蛋奶等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生态绿壳蛋鸡的绿色养殖成为人们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因此,探析绿壳蛋鸡林下养殖技术,有效提高绿壳鸡蛋产量,不仅能充分满足现代绿色食品市场需求,更能有效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林下养殖;生态养殖;绿壳鸡蛋



前言:绿壳蛋鸡在当前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市场前景,其营养价值较高,且药食兼用,在很多区域引起了高度关注,成为重要建设项目,积极推广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林下养殖生态绿壳蛋鸡,希望能够为相关同行业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圈舍建设

在绿壳蛋鸡生态养殖中,圈舍建设是关键前提,只有确保圈舍得以优化建设,进而才能够较好保障后续绿壳蛋鸡具备理想的生长环境,解决圈舍方面出现的各类制约因素。一般而言,绿壳蛋鸡圈舍建设应该首先注重恰当选址,要求相应位置能够通风向阳,进而在后续确保绿壳蛋鸡圈舍不会出现空气严重污染或者潮湿问题。在圈舍建设中,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采光透气窗的合理布设,促使采光透气窗可以和整个圈舍较为契合,能够在后续实现理想透气采光效果。对于圈舍内的栖架、饮水架以及料槽等结构,同样也需要结合圈舍整体状况予以合理布置,以便促使所有绿壳蛋鸡都能够形成理想生存适应性。当然,为了体现出生态养殖特点,往往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圈舍建设中就地取材,借助于一些简易棚舍进行绿壳蛋鸡养殖也是有效方式,但是需要切实做好后续维护管理。

2选择优质的品种

鸡苗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鸡的生长速度与产蛋率,因此,选择优质蛋鸡品种,将为鸡的肉质和鸡蛋的品质提供有效保证。在购买鸡苗的时候,需要到正规的育种场购买,并选择优质、健康的鸡苗。首先,要确定绿壳蛋鸡的品种,就当前市场上的绿壳蛋鸡主要分为麻羽系和黑羽系,农户需要依据自身养殖需求来选择品种;其次,要选择毛泽光亮、健康活泼的鸡苗,这样才能保证鸡苗健康,防止病鸡弱鸡进入到鸡场,造成感染疾病事故的发生;最后,选择体型外貌全黑的鸡苗,由于绿壳蛋鸡具有肉质鲜嫩、产蛋率高等优点,在市场上常常有商家滥竽充数事件发生,因此,选择体型外貌全黑鸡苗就是为充分保证鸡苗的纯正。当前,绿壳蛋鸡由于性成熟较早、产蛋量较高,且行动敏捷,肉质结实紧凑,具有较强的环境变化抵御能力。蛋鸡以青草菜叶为食,饲养方便简单,是林下养殖的优选品种,且绿壳蛋鸡从鸡苗到成熟一般只需要90d左右。林地中拥有绿色天然的青草与昆虫,还有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得蛋鸡肉质更加鲜嫩,营养价值更高,成为市场上极受欢迎的主要食品,而且价格也是一般土鸡的1.5倍,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项目。

3饲养管理

3.1育雏阶段

着重加强对温度的管理,保证鸡群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及时供水,并且要保证鸡苗的饮用水不受污染,控制好鸡群的饲养密度,保证雏鸡饲料质量能够达到生长要求,加强观察雏鸡的饮食和活动状态,并防止外界其它野生动物入侵。

3.2育成期

育成鸡要从育雏室内迁移到林下再进行分类散养,此过程需要逐渐适应,慢慢调教。随时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气温适合时逐步将其放上山,观察是否有发生感冒、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痢等疾病,一旦发病立即进行治疗。育成前期的饲料和育成后期的饲料供给必须根据要求进行分别配制。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声音(如吹哨)训练蛋鸡,每天定时补充2次精料,并且调教后能较快地适应于避雨、进舍过夜。要合理分群饲养,加强草地合理轮牧。

3.3产蛋期

根据各种蛋鸡的产卵规律和不同时期蛋鸡的生理特征,适当地调整蛋鸡的营养水平,满足各种产蛋鸡的营养需求,同时确保优质的精料、充足的青料供给。在放牧的条件下,放牧场地应该要与周边寨子隔离,加强对边界活动围栏的安全检查,保证围栏高度及牢固。同时,活动鸡舍的摆放也要充分考虑到便于放养,地势高燥,光照较好的环境和地点,保证补饲和饮水,蛋鸡在产蛋时要避免因受到惊吓影响产蛋率。另外,要调教蛋鸡到专门制作的竹筐或鸡窝内进行产蛋,避免蛋鸡把蛋生产在树林里或者是鸡舍外面而受到污染。

3.4为了保证蛋鸡健康,提高鸡蛋品质,采用林下全放牧和草地轮牧的方式。可种植菊苣、白三叶混播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地进行轮牧。按300-500羽的密度分群放牧,按照每亩草地分群放牧30-50只,避免由于密度过大和分群放牧过度造成草地破坏。

3.5采取科学光照

在有太阳的环境中要让绿壳蛋鸡多在野外晒一些太阳,光照时间长,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对钙质的吸收,蛋重最高可以增加10%,且由于蛋壳坚固,极少会出现破损蛋。

4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4.1规范鸡苗引种

在引进鸡苗的时候,要到具有正规资质且专门培育绿壳蛋鸡的鸡苗产地进行引种。在引种的时候,要对鸡苗进行详细检查,装车之前也要做好各项检疫,并且要建立免疫档案,确保鸡苗不携带任何病毒疫情。在进场之前,要对新引进的鸡苗进行为期一周的隔离观察,待到确定无病毒、健康之后再放入林地饲养。

4.2科学制定免疫方法及免疫程序

在进行绿壳蛋鸡林下养殖的过程中,蛋鸡自然抗病能力虽然比普通土鸡较强,但是也需要制定一整套科学的防疫方法与程序,确保在发生流行病的时候,能及时遏制病毒蔓延,尽可能减少蛋鸡损失。首先,要依据当地气候、自然环境及以往家禽流行病史的相关特征,制定完整的免疫方案。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灭源,保持鸡舍环境干燥通风。当鸡舍出现流行病的时候,首先要将患病的蛋鸡进行隔离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饮水中用药进行治疗时,要考虑饮水造成的药效降低问题,避免因剂量不足而未达到治疗效果。此外,在实际的养殖防疫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多种病毒的交叉感染等因素。因此,在疫病防控与治疗的过程中,要逐渐完善防疫方案与流程。

4.3做好药物预防

在林下养殖的过程中,由于绿壳蛋鸡吃的是林地中的昆虫和青草、菜叶等,受到病毒及细菌感染的概率上升,因此,在平时养殖过程中,可采用药物预防。例如,在养殖时,农户可以在养殖饲料、饮用水中加入适合的预防药物,在产蛋期前可以加入氟哌酸、环丙沙星等药物,切实做好绿壳蛋鸡疫病防治,但不得使用违禁药品及人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4.4严格做好消毒措施

做好鸡群及环境的消毒是保证鸡群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要依据季节变化制定消毒程序,定期对鸡群、鸡舍、养殖用具及养殖环境进行消毒;一般需要在鸡舍上设置红外线消毒器,实现立体灭菌过程;在平常的时候,养殖场不得无关人员入内。依据相关要求,制定一整套消毒措施,对于进出场地的车辆、器具、鸡苗、人员等要进行全方位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切实为绿壳蛋鸡生产营造健康的环境。

结束语: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较为突出,为了切实保障该项事业的有序落实,往往需要注重做好技术推广工作,要求围绕着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涉及到的所有技术要点进行综合培训,进而才能够在得到当地政府支持的背景下,确保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得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琰琰.林下养鸡疫病防控的要点[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7):34-35.

[2]袁鑫.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技术探析[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7):20-21.

[3]陈继位,邹玲.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的管理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1):131-132.

[4]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J].贵州畜牧兽医,2020,44(6):28-33.

[5]龙明珠,张鼎州.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关键技术[J].畜牧与兽医,2016,48(12):133-135.

[6]李军,张孝庆,苏常明,等.赣榆区草鸡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2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