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市场未来研究方向及关键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中国电力市场未来研究方向及关键技术探究

方豪

云南省配售电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电力企业也开始逐步认识到自身在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通过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目前国网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层面、管理角度以及营销策略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对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电网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实现“两个率先同塔”战略目标。

关键词: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优化配置

一、引言

电力市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加入WTO,电力行业开放程度逐渐加深,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建设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过剩生产决定等一系列新要求推动发电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水电开发利用效率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电力市场未来趋势和方向以及相关技术。

二、电力市场概述

(一)电力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电力市场是指商品通过供需双方的交易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价格机制、风险控制和激励约束功能,并由发电企业进行产权界定。其“双主体”理论,而这一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经营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相互博弈最终达成一致目标下产生了一系列契约关系,即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类型及不同性质的合同关系(如买卖双方之间的合约、协议文本)或交易制度。

(二)电力市场的分类

电力市场分为发电端与配电端两大类,即通过直接方式给用户用的电能产品。其以电网为中心型,指的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包含有发电厂、变电站和输配电装置等部分单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结构体系的一类企业或单位形式,这种类型主要是由电厂和电网提供服务来实现其能量转化过程所组成,包括发电侧与配电端两个主体之间形成一条连接线,用户供电后通过主干网直接向负荷供应能源。

电力市场可以分为发电领域和配电领域。在我国,主要是指火力发电厂、光伏发电站等。 其中火电厂: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电能的工厂以及城市用电量大户,其产品包括了煤炭、石油及天然气两大类能源,而在配电网中又可根据供电可靠性要求不同进行分类为高压输变电站与特压线路两类,其中电力工业负荷则可以分为两类即大型发电和中小型发电[1]

(三) 电力市场的主要特性

电力市场具有普遍性、开放型以及自发性等特性,与其他商品相比,不需要进行贸易,也不用交纳关税费,同时电力系统的生产和分配是独立运行的。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对社会资源造成任何影响或者破坏,其电网建设主要依靠输电线路传输到用户或配电线电缆实现供电需求,而用户供电则依赖发电厂向大电厂输送电能满足自身生活用电要求并由小厂向企业转移负荷完成供送。

三、中国电力市场现状

(一)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模式

1、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由政府主导,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其特点是电网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巨大。其次就是以银行为主导、商业性参与为辅的混合式经营方式,最后是非盈利型企业与发电商共同合作完成双赢局面,而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主体并存以及竞争共存的格局和市场模式:其是由国有电力公司承担部分电量建设任务并直接对电厂负责。

2、电力市场的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垄断型、合作性和竞争性三种,其中,以垄断为主导。在这种市场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两价分离”(即完全信息交易与不完全价格变动),同时也有的是电力商品化程度较高而又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应时形成了所谓“寡头优势”现象且影响因素众多,如发电企业间的竞相压低、电网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二)中国电力市场存在缺陷

中国电力市场的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其在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价格主要由政府进行调节。这种模式下形成了垄断性,但是由于缺乏竞争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着电力系统中各个主体之间能够自由交易与协调发展关系到成问题:首先是发电企业自主报价能力弱,其次是电网公司主动报高成本、不愿意增加投入从而减少投资的现象在市场化改革初期有抬头趋势,而其他参与方也不重视这种情况,最后是市场主体不活跃,其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是发电企业,其中国有电力公司、民营私有机组投资公司等,而私营电源企业和私人小水电开发建设的私营电网工程项目则由国家垄断,而在这些电力系统参与竞争下的大发电厂和配电所占份额较低,还由于我国对新能源产业政策还未制定实施,所以导致了在售电侧出现很多问题。

四、中国电力市场未来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电力市场建设

电力市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且有效地能源,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着越来越大作用。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化建设作为指导思想。首先是要加强电网结构调整与优化,其中国目前电网的主要构成成分仍然属于输配电系统中变电站及用电负荷部分组成,其中电力网占比最大的是主变压器,但随着经济社会对供需关系的需求增加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其次是要加强电网基础设施管理,其在新能源发电标准、输配电设备安装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试点,加大对弱光伏并网系统改造力度以及智能调度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其效率及水平,最后还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电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市场监管机制和信息公开披露机制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

[2]

(二)完善电力市场的服务体系

电力市场的服务体系是指由电网企业、用户和发电公司等共同构建的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供电质量,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便捷高效电能产品与服务。 从国家层面来看,其首先是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运维监测工作,其次还要完善输变电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逐步建立起统一标准,最后是要强化电力市场营销网络化能力建设以及推广智能用电量大户系统和远程抄表体系等方式来有效提升电网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三)加强电力市场与企业合作

电力市场和企业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双方可以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达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共同进步。首先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稳定以及高效运行环境,其在我国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改革深入开展后,政府对国有发电企业实行了全面放开经营权限等优惠政策,其次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来为电力市场提供保障和支持作用发挥出来,最后就是要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进度推进,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五、结论

电力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发电企业、输配电及用电量用户,还涉及到众多相关产业。从我国目前电网建设现状来看,其在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对中国未来十年中电网投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有利于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是有助于降低成本并减少不必要消耗以节省开支,再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玉宏,丁珩,张维,徐秋实.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关键问题研究[J].湖北电力,2018:49-54.

[2]李硕辉.谈电力市场的发展及未来方向[J].中国科技博览,2013:30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