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密植建设标准桑园是提高桑叶产量的关健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合理密植建设标准桑园是提高桑叶产量的关健因素

杨国日 1 刘俊江 2 李想 3 赵森 4 周振朋 5

1 、 新宾满族自治县绿源林业种苗繁育中心2 、 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 、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4 、昌 图县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5 、 昌图县付家机械林场

摘要:建设标准桑园,加强日常培育管理,对不同桑树品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适合不同栽培密度,合理的栽培密度对桑树单位产叶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健词;标准桑园建设;管理;桑叶;密度;产叶量

1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1.1标准桑园建设

桑树是多年生的深根乔木,通过桑叶收获,要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对土地要求较高,桑树生长对水肥需要量大,在栽植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①地块选择。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较肥的地方。并尽可能地适当集中,成片成带。地块选好后,先捡净石头,清除杂草,平整土地,然后依据山势,确定好道路、排灌水沟以及一定数量的稚蚕用叶地块。

②裁植方式。栽植形式分为单行式和宽窄行式两种形式。单行式行株距为1.5(1.6)×0.4米,亩栽密度为1000-1200株;宽窄行式行株距为:宽行的行株距1.8(2)×0.4米,窄行的行株距1.0(1.2)×0.4米,亩栽密度为1400-1500株。

③选择良种壮苗。 桑苗要求适合本地区栽培条件、品种纯正,根系完整、发达,嫁接部位愈合良好,主干及根皮无缩皱,苗干基径0.5厘米以上,芽子饱满,无病虫害。 如主根过长,应从25厘米左右处剪断,并剪去过长细根及破碎根茬。修根时注意剪口平滑。

④栽植时间。以秋栽为宜,冬栽要在土壤封冻前进行,以防止冻伤,春栽要做好苗木的保护工作,防止失水和冻伤,影响成活。

⑤栽植方法。重点把握十六字原则,即:坑大沟深,施足底肥,苗正根伸,浅栽踏实。浅栽是指桑苗的根颈(青黄交界处)埋入土中不超过10厘米。因根系接近地表,通气性好,感温较高,桑树生长快。但也不能过浅,造成根系外露干萎。在土质偏沙、气候干燥、寒冷和多风的地区应适当深栽。栽植时要求苗正根展。桑苗放定后,先填表层土,使埋没根部,轻轻提拨和摇动一下,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然后踏实。

1.2标准桑园管理

(1)培育管理

要保证苗全苗壮,应在平整土地、浇水造填、全面深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肥。栽种前按预定的行距开挖深50厘米、宽60厘米左右的栽植沟或栽植坑,翻松沟(坑)底土,施入有机肥,沟栽的每亩施入3000-4000公斤,坑栽的每坑3-5公斤。施肥后,上面覆上4-6厘米厚的表土,不使桑根和肥料直接接触。

②定根水。栽植完成后,应及时浇定根水,使苗根固定。务求浇透。待土壤璃情适宜时,松表土,填补地表裂缝,并使垄间平整。

③定干。按不同养成型式的干高剪去上部苗梢定干。冬栽的在解冻后期至早春树液流动前剪,春栽的则栽后即剪。

(2)树形养成

根据养蚕方式的需求,人们运用一定的剪伐方法(包括疏芽、整枝技术),通过逐年培育剪伐,使之具有一定高度与结构配置的主、支干,而由支干抽生枝条和桑叶,这个过程通称为树型养成。良好的养成型式,可使桑树减少花果的产生,促进枝叶的生长,提高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并使桑树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旺盛的生长势与丰产性能。

(3) 水肥管理

合理施肥既可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促进蚕的生长发育,增强蚕的体质。由于桑树一年中经过多次剪伐与用叶,应当在全年中有重点的分期施肥。这样不仅能及时满足桑树的生长需要,还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与浪费,提高肥料效益。

A.春肥

从开春后到春蚕期大量用叶前的施肥称春肥。春肥一般使用速效性肥料,可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桑树发芽前后(3月下旬-4月上旬),第2次在春蚕1-2龄期间施入。

B.夏肥

从桑树夏伐后到7月底施用的肥料称夏肥。桑树进行夏伐后,6、7月间的生长量占整个夏秋期生长量的60%-70%,这段时间内如果施肥不足,不仅秋季的产叶量不高,而且还会影响到第2年春季的产量。因此夏肥必须施足,满足桑树旺盛生长的需要。

C.秋肥

立秋后到8月底间施用的肥料称为秋肥。进入8月份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桑树也由旺盛生长逐渐趋于缓慢。适时施入秋肥不仅能促进桑树继续生长,推迟桑叶老化,还能促进树体养分的积累和贮藏,为翌年春叶丰产打好基础。秋肥一般在中秋蚕收蚁前10天左右(8月中旬)施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

D.冬肥

桑树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施入的肥料称冬肥。一般在11月上中旬施入。

适合桑树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最高是90%,最低是60%。超过这个范围,桑树的生长就会停止,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就会大大下降。为此,必须重视桑园的灌溉与排水工作。

(4)病虫害防治

从桑树发芽到夏伐,是大部分病虫开始活动、传播、为害的时期。

①春伐夏壮对生长较弱的桑树,要进行春伐养树,提高抗病力。桑芽枯病、拟干枯病严重地区,也要进行春伐,控制病原传播。

②人工捕虫。桑芽荫发时期,要注意捕捉啃食桑芽的越冬害虫桑尺蝼、桑毛虫及金龟子等,以提高发芽率。4月后及时捕捉第1代野蚕幼虫。

③春蚕期间药剂治虫。为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用叶计划,划片喷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1000倍液喷洒,防治桑尺蝼、桑象虫、小蠹虫、桑毛虫、金龟子等(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

④夏伐后至发芽前的1周内治虫。桑园内操作方便,对养蚕也很安全,应抓紧进行。用50%辛硫磷乳剂和80%敌敌畏乳剂按1:1比例混合,稀释1000倍,防治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蝼、野蚕、桑蓟马等害虫,效果良好。

⑤水保更秋蚕之间的喷药杀虫:夏秋之间分批养蚕,根据害虫发生状况,将桑园分片分批集中用药,最好是一药多治,或两药混合兼治,如发现顶芽被害,可用80%敌敌畏剂积40%乐果乳剂800倍液混合液喷洒顶芽,可兼治桑蓟马,红蜘蛛等吸食汁液的害虫。

⑥人工捕杀7-8月份捕捉多种天牛成虫,摘除野蚕、桑蟥茧等。

⑦病害防除经常巡查桑园,发现萎缩病株及时剪掉病或连根刨除。发现桑疫病要剪除病梢,并用100-500单位酸土霉素溶液喷酒嫩叶与顶梢,药液由淡到浓,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在桑里白粉病、桑污叶病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及时喷洒。

2桑苗合理密植对产叶量影响

(1)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对桑叶产量影响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试验,筛选出最佳桑树品种和栽植密度。通过试验数据表明,相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下,桑叶产量也有所不同;不同品种,相同栽植密度下,桑叶产量也有所不同。

通过相关实验数据表明,相同的桑树品种,由于栽植密度不同,产叶量也不一样。栽植密度在每亩1000株以下,桑叶产量明显减少,栽植密度在每亩1500-2500株,桑叶产量相对稳定;不同的桑树品种,产叶量差别很大,这说明选取适合当地的适宜品种很重要。

2)同一品种不同栽植密度不同年份桑叶产量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同样的品种,不同的栽植密度,随着年份增加,桑叶产量有所增加,三年后相对恒定,达到丰产;同样的品种,相同的密度,随着年份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但三年后也相对恒定。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随着密度的增加,桑叶产量也在增加,但每667m2超过2000株以后增产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过度密植,枝条增加超过一定范围时,不利于通风透光,桑条下层的叶片黄化脱落,高温多湿季节容易发生桑白粉病,反而降低桑叶产量。同时在1500株/667m2的栽植密度下,各品种的产叶量都能符合一年养两季蚕的用叶量。所以在辽宁地区,以每667m2栽植2000株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栽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