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7
/ 2

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郑庆

身份证号: 3203231986100402**



摘要:机械制造不仅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工业强国的重要基础。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推动了工业化的生产与发展。技术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切实掌握智能化技术,发挥其在生产中的作用,为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助力。文章对机械智能化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分析目前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对未来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
1引言
基于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业生产和农业建设活动,给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生产行业中的良好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了生产管理模式、机械生产流程以及机械制造产品方面,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提升生产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将会朝着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以及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针对我国这个制造大国来说,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目前智能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针对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
2机械智能化技术的概述
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将二者的技术进行结合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技术的融合,并且在自动化技术、设计技术以及系统管理技术等运营下,使得机械制造技术具有高度集成性以及柔性的特点。而且所形成的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可以对专家的研究活动进行模拟,对人脑的部分活动方式进行代替来进行分析、推力以及决策,实现数据的收集、共享以及存储。运用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中将人为因素排除,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机械制造的现代化,以及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机械制造智能化问题分析
3.1智能化水平偏低
在目前智能化技术在开始大规模的进入机械制造行业的过程中,相关的应用以及研究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加强对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与数控技术等多种机械制造技术结合的深入研究,提高机械制造过程中故障诊断处理水平。
3.2智能化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还仍处于利用单机智能化技术来进行机械制造处理技术的应用层面,表现出智能化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
3.3机械设计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的机械制造设计准则不符合工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存在技术更新比较缓慢和之后而且所参照的标准也不够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并进行解决,就容易导致机械设备的执行力不足,而且会影响机械设计的误差率,导致机械生产的效率较低。
4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发展
4.1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4.1.1生产设备智能化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将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实现传统机械制造工作效率的大大提升,通过先进制造、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和融合,可以形成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执行、自主学习及维护等自组织、自适应功能的智能生产系统以及网络化、协同化的生产设施,实现了机械制造生产质量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在目前的机械生产流水线管理中运用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以及存在异常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例如在传统工厂中,机器在失灵时维修,会带来大面积的停工;如果定期检修,又会对不需要维修的零部件造成损耗。在机器零部件中嵌入微型计算机后,由机器传出的信号可以以数据的形式传输到互联网上。一旦有零部件的数据出现反常,即刻就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维修成为可预测的事情,制造过程因此也变得可预测,不仅可以实现人力资源投入的降低,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产品生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通过降低故障概率而减少经济损失。
4.1.2生产管理方式的智能化
由于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时也表现出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对生产管理方式也要进行创新,通过布置在生产现场的专用设备(PDA智能手机、LED生产看板、条码采集器、PLC、传感器、 I/O、DCS、RFID、PC等硬件设备)对从原材料上线到成品入库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控的系统来改变传统机械制造方式中的生产方式滞后性以及发现问题之后难以及时进行生产状态调整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实时化的信息系统以及企业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4.1.3产品智能化
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还实现了机械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是把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传输系统融入各种产品,使得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例如传统的飞机发动机只是为了提供飞机的动力功能,但是当它被置入微型计算机后,就可以感知飞机的飞行路线,并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传给其他的机器。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机械产品各项性能的提升,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竞争力水平低提升。
4.2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目前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也正在向以下几个方向进步:首先就是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机械设备的体积不断缩小但是功能更加多样化。这主要是通过模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机械行业向柔性化以及微型化方向发展,加强了数据系统的作用,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灵活性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其次就是人机互动的快捷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自动化操作且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更加完备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来代替人工绘图等设计工作,实现了设计和制造精度的提高。再次就是制造进程的智能化。通过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等安装来实现机械制造质量和精度的提高,通过纳米技术的应用来实现机械制造效率和质量以及设备可靠性的提高,通过多轴化的发展减少机械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加工的复合性。最后就是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电子终端设备与计算机集合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网络来实现产品的销售、材料的选择和产品设计,实现远程控制和无人操作等。
结语
现代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是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想要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就需要正确认识到现状的不足,正确理解现代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特点,正确看待发展趋势,注重借鉴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努力探索新技术,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加以大力实施,才能使我国现代机械制造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提高企业的制造技术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艳军,余楠.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技术中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8):236-237.
  [2]孙玲.试析提高机械制造技术的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8):19-20.
  [3]吴增桂.浅析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方向[J].内江科技,2018(4):1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