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报的分析策略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企业财报的分析策略浅谈

林江雨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3

摘要:对企业财报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精准合理的运用策略,能帮助经营者进行最优资产配置,以获得最佳回报。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既是企业投资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企业现代经营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企业财报;财务管理;分析策略


企业财报是企业经营能力的静态和动态体现,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行体系,乃至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等多种情况的直观反映。企业财报状况的分析与应用,不仅关系到企业对自身发展现状的全面考量,更是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企业财报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精准合理的运用策略,能帮助经营者进行最优资产配置,以获得最佳回报。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并且随着公司业务的日趋复杂,公司内部的分工和授权层次也将复杂化,企业资产现状、资金状况、经营利润等财务数据都将对企业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企业财报是企业发展状况的最直接描述,对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掌握和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决策有着重要价值,向公司管理层展示公司“管理层面”的经营风险和问题,特别是计划外事项所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以促使公司管理层着手提高和改善,甚至改变公司的战略方向,对企业财报进行合理分析、有效运用是极为必要的。

1.目前企业财报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财报分析方法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尽管财报是一种信息数据,但是通过科学、完善的分析方法及有效运用,其将为财报分析实现最大价值提供支撑。但是当前企业财报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缺乏对企业利润质量与实际收入等因素的综合考量,造成在整个财报编制过程中,未能构建科学、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是财报数据信息存在失真现象。当前部分企业在整理、汇总财报信息时,存在数据统计上的漏洞与失误,尤其是统计类型的不全面,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特别是信息失真,就很容易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实际上,整个财务报表中,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使用个别计价和平均移动计价等多种方法,对企业经营实际形成全面、合理的认知。因此,衡量企业财报是否有效的基础前提在于信息属实,只有真实反映企业财务信息,财报才有运用的价值。

三是数据评估存在影响财报数据的真实性。在企业财报分析与制作过程中,虽然有准则和制度规定,但企业财会人员往往会结合自身财会工作经验来对财报数据信息进行主观上的评估,财会人员的主观经验来进行评判,影响了财报信息的真实性,使得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内容及信息质量与企业经营实际之间存在本质性差异。

四是企业财报数据的时效性较差。对于企业财报来说,数据统计有着极强的时效性特征,但是在当前财报数据信息统计披露过程中存在时间较长的问题,这就使得整个数据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从一定程度上看,企业财报数据的时效性直接关系其整体价值。

2.提升企业财报分析水平的策略

一是立足企业实际,完善企业财报分析方法。从目前我国企业财报分析现状来看,更多使用的是单一分析法,造成整个财报分析的结果较为单一,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实际。在现代企业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想真正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立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多种可用的分析法来对企业财报进行分析。要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采用“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财报分析方法。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动态状况进行分析,确保财报能够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实现深度匹配。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有效分析,找到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指标,或者财务信息数据能提供企业经营情况在某个方面的表现。

二是立足企业财务实际,完善企业财报信息。结合企业财报的独特价值看,必须确保整个财报中各项信息内容的真实有效,尤其是避免出现误差,同时也要及时对企业财报信息内容进行披露,确保财报信息能够精准反映企业实际。企业财报涉及诸多信息内容,想要形成客观完善的分析,就需要注重构建全面的附注信息,针对财报中较难理解部分应当加以补充解释,从而使得财报中各项信息内容能够被大众所理解。通过及时披露财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从而实现该信息的最大价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确保财务报表统计与分析人员的专业性,通过强化专业技能培养,从而使得其能够掌握系统化的分析方法,以及对各种财会统计工具的应用水平, 确保财报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三是增加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深度。企业应当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深入。财务管理部门要将信息技术覆盖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定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评价,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而且企业也要构建完善的财务数据库,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完善财务数据库,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能够与企业的业务生产部门进行有效的联系沟通,避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不利影响。

四是加强业财融合体系。业财融合具有协同性、过程性、开放性以及全局性特点,其中协同性是指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过程性则是企业在落实业财融合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分步进行。开放性和全局性则是指企业的业财融合体系会在企业经营情况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而且业财融合体系涵盖的内容较多,对企业的经营环节都有直接影响。企业推进业财融合,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统一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管理目标,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目标总的来讲都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但是,为了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融合,两者的管理目标应当进行一定的调整。

3.小结

在现代企业制度日益成熟的今天,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合理分析和有效运用企业财报,不仅是其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更是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经营决策的有效工具。企业作为经营性组织,资金应用状况与财务投资分析能力等,都直接关系自身经营。可以说,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既是企业投资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企业现代经营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任何企业一旦缺乏良好的财务报表分析水平,不仅影响自身投资效果,更可能引发企业经营危机。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将是企业财会工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正确运用财务分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到财务管理中,展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其产生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制造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清嫒.浅谈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2】夏雪花试论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M】.上海会计2008(02)

【3】李环儿.浅谈运用财报分析提升职业经理人的核心领导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