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浅析

黄智冕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医学工程科 5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当今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疗器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诊疗阶段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与患者生命安全存在直接关联,因此积极有效开展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不仅可以让设备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也可以对医疗器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形成保护,也是医院保障诊疗质量的基础。安全保障管理在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进而全面提升患者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也可以积极改善医院医疗器械的维护质量。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安全屏障

引言

所谓屏障技术主要指的是采取措施避免目标受到伤害,屏障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安全屏障和物理屏障等两个部分。光、电、声、物品等具有实质性防护的设施指的就是物理屏障。在现代医学中医疗器械不仅仅包括了仪器器械、医疗物品等,还包括了医疗软件[1]。现代医疗整治涉及的医疗器械使用量非常大,医疗器械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也可以积极改善医疗护理治疗,但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如果存在非常规操作、保养维护不到位等现象很有可能会对医护人员及患者造成危害,由此可以看出将安全屏障管理应用到医疗器械维护中非常有必要。

1 当前医疗器械维护问题分析

    1.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逐渐出现了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面临的医疗整治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患者护理和治疗结果,对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关注程度较少。医疗器械在使用之后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维护和保养,则很可能在机械的下一次使用过程中造成医疗事故。另外医疗器械大多数都属于精密仪器,在开展医疗器械维护之前,如果医护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器械维护的重要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会因为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不当而对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2]。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也很可能会对患者治疗形成不利,一旦产生医疗安全事故也会对医院声誉产生极大影响。

    1. 医疗器械管理认知不足

在过去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医院的病症诊治过程中医疗器械使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大多数医护人员并未真正形成的医疗器械的管理维护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现代医院管理中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工作的推进具备较大困难。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精密仪器,医疗器械在运用过程中对使用者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之前必须要的对医疗器械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掌握,与此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医疗器械管理知识[3]。但是目前医疗系统总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实际使用状况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医疗器械损坏,这样不仅影响了医疗器械使用寿命,甚至可能会对患者正常诊疗产生影响。

2 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

2.1 医疗器械的屏障管理

(1)设置标识屏障。医院医疗器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1种类型本身的风险程度相对较低,只需要通过日常管理就能够充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部分医疗器械主要包括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第2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相对较高,这部分医疗器械主要有输液泵以及心电图监护仪等,针对该部分医疗器械也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第3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最高,这部分医疗器械主要包括患者生命维持类医疗器械、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等,例如呼吸机,这部分医疗器械对人体本身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在屏障管理中为了进行有效区分通常情况下会给予不同类型医疗器械相应的标识颜色,在医疗系统中通常利用蓝色圆点来标识一类医疗器械,利用红色圆点来标识二类医疗器械,利用黄色圆点来表示三类医疗器械。

(2)医疗器械管理屏障。设置医疗器械管理屏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具体的医疗器械制定出相适应的医疗器械管理规章制度,所有医疗器械都要采取专人管理负责制度,与此同时也要针对所有医疗器械实施分类和专项管理。各类医疗器械都要分配专人进行护理管理,另外还要相应地建立起护士的器械仪器管理职责,以此来督促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针对医院内部的所有医疗器械每周都要实施清点、检查及维护保养,在清点和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医院设备科也要针对所有医疗器械定期开展预防性维护检修。

2.2 医疗器械日常维护

针对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主要是进行日常消毒、清洗以及烘干等操作。医疗器械在使用后首先应该利用消毒液充分浸泡15~20min,浸泡完成后需要利用清水进行彻底冲洗,在所有消毒液完全冲洗干净之后擦拭干净。如果器械在使用后留存部分血液等,要避免直接将医疗器械放入到盐水中进行消毒浸泡,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医疗器械出现严重腐蚀情况。在清洗医疗体系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互相之间出现碰撞、掉落等现象,也要避免医疗器械上面堆放重物

[4]。此外在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要利用毛刷对医疗器械的关节面、轴节等部位进行清洗,在完成机器后要充分擦拭,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医疗器械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出现生锈等状况。医疗器械在完成清洗之后必须要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完成烘干之后,要严格按照轻拿轻放的原则来取出器械,避免医疗器械在取出过程中出现掉落造成损坏,或者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医疗器械污染或损坏。

2.3 强化人员培训,重视医疗器械管理

为了充分保障医疗器械维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医疗器械不仅需要进行日常科学管理,而且在采购过程中要明确要求供应商将医疗器械的重要性及时告知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与此同时医疗机构针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也要制定出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对于医院的精密仪器等必须要由专人指定使用,精密仪器使用坚决杜绝随意更换使用者。对于医疗器械易出现受损的部位使用之前必须要严格进行检查,以此来保障医疗器械能在诊疗过程中得到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医疗器械在放置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通风良好的干燥空间。

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人员也要及时开展系统性、专业化培训,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医疗器械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治疗。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培训也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我国出台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任何医疗器械机构都需要对医疗器械技术人员及保障人员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培训及考核制度,针对新产品及新技术要积极组织使用前的系统性培训,与此同时也要针对医疗器械的使用积极开展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的专业化培训,所有医疗器械技术人员及维护管理人员都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医疗机构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要制作相关的宣传小册,以此来保障相关人员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5]

2.4 制定科学措施及使用方法

医疗器械除了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之后还需要定期实施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医疗器械存在部分零件破损等现象必须要及时更新。如果医疗器械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出现积灰现象,长期的灰尘积压会导致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由此必然会对其日后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要不断加大使用频率较低的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力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的维护管理质量,也能够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需要委派专人对高危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同时对该部分人员要开展专业化、系统性培训及考核。这样才能在医疗器械出现故障的过程中通过专业化管理人员来实施故障分析和快速修复。医疗器械故障通常情况下与环境温度及仪器本身散热功能存在较大关联,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医疗器械很可能会出现散热不良等一些问题。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疗器械设备综合了各类高新技术,这对医疗器械的维护及使用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作为医疗器械的使用者以及维护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强化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才能保障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

2.5 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所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指的是,合格的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的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不存在关联的有害事件。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明确指出,作为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是使用单位应当针对医疗器械使用构建不良事件的监督制度,而且积极提倡医疗机构或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起关于医疗器械的无惩罚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或者是生产单位也应该充分结合屏障技术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物理及管理屏障,同时实施有效控制,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屏障管理实施之后,医疗器械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能够明显得到有效控制。

3 结束语

医疗器械在当今医疗体系中的应用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操作也更加复杂。医疗器械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作为医疗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管理,充分利用屏障技术实施有效管控,这样才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避免医疗器械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进而让医疗器械的诊疗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唐睿,王学亮,王华丽,曲怡蓉,熊秋菊.“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33(11):59-61.

[2]李波.口腔医疗器械临床管理的重要性及维护保养措施[J].医疗装备,2020,33(17):60-61.

[3]吕海霞.探索口腔医疗器械临床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维护保养的方式[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6):7-8.DOI:10.16269/j.cnki.cn11-9337/r.2018.06.004.

[4]刘虔铖,陈玉芳,金浩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254-255.

[5]陈建平,梅桂萍,黄文杰,陈宇珂,曹洪涛,孟征利.试论非典期间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管理要点[J].医疗卫生装备,200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