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2015年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3

漳浦县 2015年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结果分析

张坤团

漳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63200

摘要:目的 调查本县人群居民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为控制本县的寄生虫病流行和促进人民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1粪2检),儿童蛲虫检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1检)。结果 全县人群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为9.47%,其中钩虫感染率为4.61%,钩鞭虫感染率4.61%,蛲虫感染率为8.55%。结论 全县人群居民感染率较前已大幅下降,对全县农民和3周以上岁儿童家庭等重点人群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提高人民健康卫生意识,降低人群寄生虫的感染率,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

我县相继消灭血吸虫病和基本消灭丝虫病之后,为了解全县人群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和流行情况,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性,为开展群众性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2015年我县为第三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省份县之一的要求,我县于2015年5月份开展此次调查。

1、调查内容

1.1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气温,湿度,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因素。

1.2开展人群调查,对蛔虫感染调查:有无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饮生水习惯,有否出现剧烈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以脐部为甚。对钩虫感染调查:有否赤足下田劳动史,有否不同程度的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对吸虫感染调查:有否吃生鱼片习惯者,住院慢性病人(肝吸虫引起的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胆管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等)进行调查,评估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3周岁(含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外来人口超过6个月以上者,当地人口外出6个月以上的不列为调查对象。要求每个调查点250人总数750人,且每个调查点4周岁以上儿童不超过所有调查对象三分之一。

2.2方法

2.2.1抽样方法 经抽样,我县的3个(乡)镇自然村,分别为旧镇镇玉厝自然村、前亭镇江口自然村、赤岭乡石椅自然村为此次调查点。调查病种为寄生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病。

2.2.2检查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病原学检查,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3、 结果

3.1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3个乡镇3个村750人,居民平均感染率为9.47%,其中钩虫感染率为4.61%,钩鞭虫感染率为4.61%,蛲虫感染率8.55%,阿米巴感染率为9.47%。以各个调查点比较,最高村为赤岭镇石椅村,达12.11%,最低为旧镇镇玉厝村共有6.75%。结果显示,我县以钩虫阿米巴感染为主,占总数的9.48%(表一)。

漳浦县各乡镇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表一)

村名

鞭虫

感染率

钩虫

感染率

钩虫鞭虫

感染率

阿米巴

感染率

总阳性率

石椅

0

0.00%

26

10.16%

26

10.16%

5

1.95%

12.11%

江口

0

0.00%

5

1.98%

5

1.98%

19

7.54%

9.52%

玉厝

0

0.00%

4

1.59%

4

1.59%

13

5.16%

6.75%

合计

0

0.00%

35

4.61%

35

4.61%

37

4.87%

9.47%

对比组 感染人数 未感染人数 X2 P

赤岭 32 224

前亭 16 236 5.615 0.018


赤岭 32 224

旧镇 23 229 1.497 0.221

前亭 16 224

旧镇 23 229 1.074 0.300

三个乡镇进行两两比较,见下表,其中α=0.05/[4(4-1)/2+1]=0.007,旧镇、赤岭和前亭两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率无差别。







3.2感染人群中年龄分布情况 在人群中不同年龄组均有寄生虫感染,但以31岁以上最多,占总数的83.09%(59/71),其中61岁以上这个年龄组最高,占32.39%,在感染人群中年龄最大85岁,最小年龄为4岁,此次调查结果与2009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漳浦县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组

钩虫

鞭虫

蛲虫

阿米巴

合并

3-10

0

0

0

4

4

11-20

0

0

0

1

1

21-30

0

0

0

7

7

31-40

4

0

0

6

10

41-50

7

0

0

5

12

51-60

7

0

0

7

14

61-

17

0

0

6

23

合计

35

0

0

36

71

3.3性别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男性感染率为47.88%(34/71),女性感染率为52.11%(37/71),男女感染率无差别(X2=0.254, P=0.615(>0.05))。

4、 结果分析

漳浦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北纬23°43′—24°21′,东经117°24′—118°02′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南望东粤、北邻漳州、厦门、陆界与云霄、平和、龙海等县市相接壤,土地总面积213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7.8万亩,山地182万亩(含草场面积24.1万亩),滩涂面积51.2万亩(含浅海滩涂27.6万亩),三者比例为1: 3.2: 1。境内山峰300余座,最高山峰海拔1005.9米,属闽浙丘陵地带。去年平均温度21.7度,相对湿度80%,全年无霜,历年平均降雨量1553.2毫米,历史极端最高平均温度37.9度,最低平均温度-0.7。我县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面广,流行严重,1992年调查居民平均感染率达到82.33%,适合于寄生虫病流行条件,2009年调查居民平均感染率达到31.12%,其中钩虫感染率为23.72%,占总数的76.24%,根据09年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县普遍寄生虫病流行,全县居民平均感染率达到9.34%,其中钩虫、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4.60%、4.73%,占总感染数的99.89%,说明我县目前钩虫病发病率较以往明显下降,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性不大。调查结果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感染率有明显下降,存在部分山区和沿海居民流行程度有点差别,这主要因为山区经济较为落后,粪便管理未做到无害化处理,直接施用于经济作物,故是肠道寄生虫流行重点地区。因此我县须宣传教育,普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加强卫生知识和个人寄生虫防治的教育,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专用资金,认真做好改水改厕。降低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有效控制寄生虫病在我县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这也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漳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8月14日